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篮球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作者

肖强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 215200

摘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体育教学应采用18课时以上的大单元模式,系统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重构初中篮球教学内容,通过技能、体能和战术的整合学习,使学生掌握三人制篮球竞赛能力,全面提升体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篮球教学;初中体育

我国体育教学长期存在内容碎片化、学习浅表化的问题,导致学生难以真正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篮球作为广受初中生喜爱的运动,兼具健身性、对抗性和观赏性,但传统教学缺发系统化设计,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本文基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大单元教学理念,重构初中篮球教学内容,以掌握运动技能为核心目标,构建完整的篮球大单元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篮球技能,落实以体育人功能。

一、大单元学习主题的设计依据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专项运动技能的大单元教学需对某一运动项目进行18课时及以上的系统教学。大单元教学并非简单的课时叠加,而是以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为目标,从运动技能、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维度进行整体设计。以篮球项目为例,其本质是攻防转换、团队配合与竞赛获胜的运动。基于此,本大单元教学设计以"三人制篮球赛"为主题,旨在使学生不仅能参与三对三比赛,还能胜任裁判工作,从而全面提升其比赛参与、观赏和判罚能力。

二、大单元学习主题的设计要点

(一)主题引领

大单元教学设计应以学情为基础,创设主题式学习情境。18课时的教学单元需突破单一技术训练,构建完整的项目学习体系,使学生在真实运动情境中获得全面发展。如《3V3全队攻防对抗赛》主题,即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实现从技能掌握到实战应用的整体提升。

(二)层层递进

大单元教学应采用渐进式设计,遵循"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以篮球教学为例,进攻训练应从消极防守逐步过渡到主动盯防,防守训练则采用"协防→单防"的递进模式。这种结构化进阶方式既能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又能有效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实战信心。

(三)结构学习

新课标强调结构化学习,要求将运动项目的发展历史、技能战术、体能训练、比赛实践和规则认知等要素有机整合。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需要系统构建这些内容的横向联系,通过渐进式细化,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项目学习体系。

(四)评价多样

篮球作为一项综合性运动,其评价体系应当多维构建。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三大维度(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可采用师生互评、小组互评及个人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全面、客观评估,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

三、大单元学习主题的学习目标

四、大单元学习主题的教学内容

五、大单元学习主题的单元评价

2022版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体育课堂教学实施一体化,落实“学、练、赛、评”一体化的设计,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针对评价方式的选择,本文选取过程性评价和技能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包括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对手互评、教师评价。技能性评价包括了:体能测试、技能测试、理论测试。

六、大单元学习主题的实施总结

大单元教学应注重技能间的衔接与技战术的综合运用,充分发挥其延续性优势。在实施过程中,需整合基础知识、运动技能、战术应用、体能训练、比赛实践及规则认知等要素,构建完整的项目体验体系。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运动项目特点,更能形成持续性的运动参与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张庆新.新课标视域下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内涵、设计依据与要点[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3):275-282.

[3]付循平.基于新课标的体育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教师,2023(10):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