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策略
李涛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东 惠州 516025
摘要:本文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对高校美术设计教学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对目前大学艺术设计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创新、师资培训、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一套系统化、有针对性的融入策略,以提高大学艺术设计教学质量,培养具有文化底蕴和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促进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策略;文化传承;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阵地,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担负着历史重任。艺术设计是一门重要的文化表达方式,在大学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同时也能给艺术设计注入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提高它的民族特色和国际竞争力。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性
(一)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艺术设计教学中,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学习与应用,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对传统文化的责任感[1]。
(二)丰富艺术设计内涵
传统文化是设计艺术创作的源泉。无论是传统的图案、色彩搭配,还是建筑造型和民间工艺,都是艺术设计灵感的源泉。把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美术设计作品中,使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在教学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鼓励学生用现代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来创新地表达传统文化,这给传统文化带来新的活力,让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学生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设计实践中,使其具有新的形态与面貌得以传承[2]。
二、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完善
部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传统文化类课程比重偏低,系统性不强。传统文化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关注,不利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同时,在专业设计课程中,传统文化元素并没有被很好地融入设计实践当中,这就造成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很难有效地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设计实践中去。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以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实际操作与互动交流的机会,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讲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并没有对它的文化内涵以及它背后的故事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让学生很难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艺术设计之中。
(三)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我国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师普遍存在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不能深入学习、理解传统文化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传统文化和艺术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利用传统文化进行设计创新[3]。
(四)学生认知不足
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不了解,不了解,在艺术设计的学习过程中,一味追求西方现代风格,而忽略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利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主动学习与应用的意识与动力。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策略
(一)优化课程体系
在大学美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对中国传统美术、传统图案、民间工艺等进行系统性的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并开设必修或选修课程,以保证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深入的了解;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专业设计课程中,如在平面设计课中,引导学生利用传统的吉祥图案设计海报;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一种借鉴。透过课程间的有机整合,让学生能将传统文化自然地应用于设计实践之中。
(二)创新教学方法
一方面,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搜集、整理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设计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之中,并进行创新。如对故宫文化产品设计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如何把故宫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设计思想结合起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传统文化主题的设计方案,使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传统文化知识与设计技巧运用于项目实践中。例如,组织学生进行传统节日主题海报设计项目、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项目等。在项目实践中,学生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利用传统文化。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定期组织美术设计专业教师参加传统文化培训课程,举办学术讲座,邀请传统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授课,增强教师们的传统文化素养,了解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的结合。同时,也支持教师们进行将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学相结合的研究项目,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对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价值与方式进行挖掘,为教学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同时,引进具有民族文化底蕴、艺术设计才能的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这些老师能很好地把传统文化知识融入美术设计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更专业的引导。
(四)营造文化氛围
学校和学院会定期组织传统文化艺术展览、讲座、工作坊等活动,例如传统书画展览、非遗文化讲座、传统手工艺制作工作坊等,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环境建设中,例如,在校园内设置传统建筑景观、文化长廊,展示传统艺术作品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结论
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的需要,对培养有文化底蕴、有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营造文化氛围等对策,才能使传统文化和艺术设计教学深度结合起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探索、改进这些策略,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要,才能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锦,张虹,章贞阳. 高校艺术设计课程融合中华优秀文化的实践研究[J]. 辽宁丝绸,2025(1):179-180,198.
[2]廖锐.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模式创新研究——以《旅游产品开发设计》课程为例[J]. 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3(16):99-101.
[3]刘一峰,宋刘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高校艺术教育的探索[J]. 中国高校科技,2024(1):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