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理念“破局”: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的学习支持策略新探
钮晓东
苏州市吴江区莘塔小学 215213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本文基于差异化理念,探讨了针对小学数学后进生的学习支持策略,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提出了个性化教学、分层作业、多元评价等具体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差异化;后进生;学习支持策略
一、引言
随着教育公平理念的不断深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所谓“后进生”,指的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学习成绩相对滞后的这部分学生。后进生并非是天生的,只要教师能够找准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并针对性的采取教学应对策略,便可以有效促进后进生的改变与转化。
如何转化这些后进生,使他们能够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差异化理念强调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为小学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后进生形成原因
1.薄弱的学习基础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非常依赖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而通过知识迁移来学习新的知识的。如果学生之前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基础,那么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由于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学生容易感到学习困难,听不懂新课内容,恶性循环,进而影响学习成绩。只有掌握好基础的知识才能进行迁移、建构、运用,学习新知,否则就是在建造“空中楼阁”。
2.不合理的评价措施
后进生的心理往往是比较敏感,表面上看上去大大咧咧,实则内心是比较柔软的。教师在评价后进生时候不经意就会和最优秀的同学进行对比,以为是通过这种方式给后进生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但学生心里觉得老师在讽刺、挖苦,不留情面,导致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严重受损,长此以往,后进生容易破罐子破摔。
3.滞后的家庭教育观念
大部分的学生家长都是非常支持教师工作的,家庭教育携手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孩子成长。但也有极个别家长不配合教师、不理解教师,他们认为,我们已经把孩子交给学校,那么教育的任务应该是老师的事情。他们觉得下班了很累,没有精力再帮助孩子辅导功课,直接把手机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查答案,自觉点的学生还好,不自觉的同学就容易抄答案,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玩手机上;还有些家长的观念,认为孩子读书不行就早点工作也挺好,不关心孩子的成绩问题;有些负责的老师放学的时候留下来给后进生补习一下,想提高点成绩,但一些家长不乐意了,嫌站在校门口等待时间太长了。
4.缺乏动力的学生
从内部因素来看,后进生自身对学习的兴趣不足、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自信心不够、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成效不佳,容易产生挫败感。之后,就容易沉溺在电视、网络等娱乐活动中,去网络游戏中寻找“成功的体验”以此来弥补自己挫败感。
从外部因素来看,家庭环境不稳定、缺乏家长的支持与鼓励、学校教学方法枯燥、班级学习氛围不浓、社会上存在的“读书无用论”等不良观念影响,也可能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的诱因。
三、后进生转化的学习支持策略
1.针对学情辅导,夯实学习基础
(1)摸清学情,以学定教
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是转换后进生的关键。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验成绩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深入分析。
(2)灵活教学,因材施教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采用更详细、更缓慢的讲解方式,确保他们能跟上教学进度。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直观的演示、生动的例子、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如:在教学解决问题时,可以直接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圈出、划出重点字、词,提醒启发学生,为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做好铺垫。在不断的师生交流中,教师解题的“注解痕迹”就直接记录在白板上,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解题思路模板,让学生清晰、明确的掌握解题方法。
(3)作业分层,事半功倍
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案,从而使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都得到满足,不论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还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实现相应的数学知识、能力提升,整个班级学生共同进步。如:我在设计每周一练时,分为基础巩固、拓展提优两个部分,后进生只要完成基础巩固部分就可以,鼓励他们完成拓展提优。让后进生也能够体验到按时完成作业的成功感,得到老师的表扬,重拾学习自信心。同时,及时批改和反馈作业,让学生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并给予指导和纠正。
2.家校携手合作,转化育儿理念
家庭和学校,作为塑造学生品格的“双翼”,共同肩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使命。教师通过入户家访、电话沟通、微信聊天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家长的思想动态,学生生长环境。在活动中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想法,进行引导沟通,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增进了友谊,为学生今后的教育打好基础。
有的后进生天性胆小,平时在学校里寡言少语,但在家里开朗大方,不同往日。许许多多孩子都可能过于对老师的敬畏,羞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情感,压抑着、积压着,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家访,可以给学生吐露心声的机会。
记得那天我来到了小朱的家,他热情地欢迎我,给我端茶倒水,非常能干,父母也夸奖他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帮忙一起照顾妹妹,俨然一个小大人。
我问:“你在家里表现这么好,在学校里为什么不多和别的同学交流呢?”他感到有点羞愧,虽然父母在身边,但眼泪依旧流来了,他说,有同学说他是外地的,家里穷,看不起他。我连忙安慰,之后他的话匣子似乎打开了,又说了许多事情。我继续帮他分析、引导,鼓励他今后在学习当中也要这么勇敢,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应该做回真正的自己。此次家访过后,他的成绩进步飞快,我也让他当我的数学课代表,为他加油、鼓励。
3.树立学习榜样,激发学习内驱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从后进生中挑选进步较大的同学树立典型,在班级中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同学看到希望,因为他们能够感同身受,因为之后他们都是后进生。例如:班级中的同学小屠,因为自己有点口吃,自信心不足,缺乏关心,学习基础也不够扎实,五年级的时候数学成绩不及格,经过六年级一个学期的辅导,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我在全班进行表扬,让同学们刮目相看,还奖励了一杯奶茶,学生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从此以后该生学习努力,给班级中的后进生们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的榜样。我号召其他后进生像他学习,只要自身努力,老师也会给予帮助,别人可以进步,你肯定也可以进步。
4.改进教学评价,激发学生自觉性
教师使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同时,也可以引入更多元化的评价工具,如项目作业、口头报告、小组讨论等。评价的结果需要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后进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当后进学生有进步了,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认可,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这些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如颁发证书、公开表扬等。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评价机制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同时,也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实施。
总之,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使用差异化学习支持策略,可以帮助后进生克服学习中的难点和问题,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 祁莉莉.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的教学转化策略分析[J] .生活教育,2024(06).
[2] 宋智菊.初中数学教学中后进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35)
[3] 高尚海.加强家校合作共建携手共育优秀人才[J] .新校园,20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