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任泰和
身份证号码:410183199510010596
引言
在现代工业与社会发展的演进过程中,自动控制技术作为提升生产效率、优化流程管理的关键技术,其价值正逐步受到更多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迭代,信息化与自动控制技术的交融渐成发展潮流,为该领域的革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目前,在多个行业信息化与自动控制技术的协同实践已积累了不少经验,部分应用场景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探索信息化技术在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路径,或许能够为相关行业的技术演进和产业优化带来新的启发。
1 信息化技术在自动控制中应用的优势
1.1 提高控制精度和效率
信息化技术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为信息获取与处理开辟了新路径。借助优化的算法和模型框架,系统对控制对象的调节得以进一步完善。相较于传统控制模式,信息化赋能的自动控制系统在感知环境变化时表现出更为敏捷的响应能力,能够基于实时数据动态调整控制方案,使控制精度得到显著提升。此外,自动化流程有效降低了人工操作频率,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人为因素可能引入的偏差,有助于生产运行效率的稳步提高。
1.2 实现远程监控与控制
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信息化技术在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路径。通过构建远程交互体系,操作人员得以在控制中心,借助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设备,对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可视化监测与管理。这种技术革新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同时为高危环境及地理条件受限区域的自动控制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在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提升了整体安全防护水平。
2 信息化技术在自动控制中的核心应用技术
2.1 传感器与数据采集技术
传感器作为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恰似系统的“感知器官”,在信息化技术与自动控制的深度融合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能够将诸如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物理量,以电信号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为自动控制环节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在工业生产领域,各类传感器于生产设备及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已较为普遍。以化工生产为例,温度传感器可对反应釜内的温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压力传感器则能够关注管道内的压力状况,这些监测数据经由数据采集模块传递至控制系统,为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调节创造了条件。随着传感器技术的持续演进,其在精度与可靠性层面不断优化,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出现,更是打破了传统有线连接的限制,实现了数据的无线传输,让复杂环境下的监测工作变得更为灵活、高效。
数据采集技术在整个系统中承担着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处理与转换的重要任务,它致力于将信号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凭借高速数据采集卡与配套软件,该技术能够实现对大量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妥善存储,进而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及控制决策环节奠定基础。
2.2 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
在自动控制领域,伴随系统复杂度逐步提升与监测点不断增加,运行数据的规模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大数据技术在处理这类数据时,展现出了对其进行深度剖析与挖掘的潜力,进而有可能从中提炼出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为自动控制策略的优化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路与方向。
云计算技术在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为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计算与存储能力。自动控制系统将数据存储于云端后,便拥有了借助云计算平台高性能计算资源开展数据分析处理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云计算所具备的资源共享与协同特性,使得多个不同的自动控制子系统或许能够通过云端实现数据交互与协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控制系统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比如在智能电网场景下,处于不同区域的变电站与配电系统,存在通过云计算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与统一调度的可行性,进而为优化电力
资源配置提供新的思路。
2.3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的融入,为自动控制领域带来了探索自主学习和智能决策能力的新方向。借助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数据的深度分析,构建控制模型并依据实时数据动态优化参数,这一过程为实现更为精确的控制策略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在工业机器人控制场景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机器人在应对环境变化时,具备了探索自主调整动作的潜力。以机器视觉系统采集工件位置姿态信息为基础,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机器人开始尝试自动规划抓取路径,逐步展现出对多样化工作场景的适应能力。
于过程控制领域,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控制算法,通过对生产过程历史数据及实时参数的分析,为预测系统未来状态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预测能力为提前调整控制量创造了条件,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控制精度与响应速度。
3 信息化技术在自动控制中的典型应用场景
3.1 工业生产自动化
在工业生产领域,信息化技术与自动控制的融合,为生产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传感器对生产线上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采集的数据借助通信网络传输至控制系统,结合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算法,可对生产设备运行参数进行优化调整。
工业机器人作为工业自动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技术的赋能下,能够胜任更为复杂的生产工作。通过机器视觉系统对工件进行识别,并运用人工智能算法规划运动路径,从而实现装配、焊接、搬运等操作的精准执行,在实际应用中有效提升了生产过程的精度与一致性。
3.2 智能家居控制
信息化技术为智能家居系统的自动控制与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物联网技术构建起家庭设备互联网络,使灯光、电器、安防设备等得以协同运作,用户能够借助语音指令或手机 APP 实现便捷的远程操控。
3.2 智能交通系统
信息化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的自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交通的安全性与通行效率。于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场景而言,借助传感器采集车流量、人流量等数据,再配合大数据分析手段,可对交通信号灯时长进行相应调整,助力实现交通的动态优化。
在自动驾驶领域,车辆配备的传感器、摄像头等装置持续获取路况信息,经人工智能算法处理分析后,能够对车辆的加速、刹车及转向进行控制。并且,通过 V2X(车与万物互联)技术,车辆之间得以实现通信,为协同驾驶创造条件,进而降低碰撞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与自动控制的结合已在工业、家居、交通、能源等诸多领域有所体现,在控制精度、运行效率及智能化程度提升方面展现出一定成效。传感器与关键技术的相互配合,为自动控制领域开拓了新的功能维度与应用可能。信息化技术与自动控制的协同发展,作为技术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趋势,在推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等方面,或将发挥日益关键的支撑作用,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许丁.电气自动控制中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探讨[J].图书情报导刊,2022,7(06):36-39.
[2]朱文娟,冯姝雯,王云锦.电子信息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20(04):122-123.
[3]王倩.电子信息与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07):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