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及纪检监察工作融合的思考
朱乾诚
宿州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234000
摘要:在客运行业竞争加剧与从严治党持续深入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的融合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立足客运企业实际,深入剖析融合的核心价值,揭示当前存在的理念、机制及人才等方面的问题,并创新性提出构建融合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等举措,旨在推动客运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深度融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关键词:客运企业;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纪检监察
引言
在交通出行市场变化、竞争加剧和国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客运企业面临转型压力。党建为企业发展把握方向、凝聚力量,纪检监察保障企业规范廉洁运行。但传统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相对独立,难以契合企业精细化管理、高效运营的新需求。深度融合二者,实现协同发力,成为提升客运企业治理效能、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本文从理论层面探究二者融合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客运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融合的核心价值
客运企业党委需把党建与纪检监察融合纳入战略布局,成立由党委书记挂帅的领导小组,定期研讨关键事项,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清晰界定各阶段目标、任务及分工,保障融合工作稳步推进。上级主管部门应通过政策引领与工作指导,将融合成果纳入企业绩效考核,构建上下协同格局。同时,修订完善党建与纪检监察相关制度,明确组织架构、职责、流程和考核标准,编制操作手册,为基层提供工作指引,强化制度执行监督,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另外,借助企业内部报刊、宣传栏、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宣传融合工作的意义、经验与案例,举办交流研讨会、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营造全员支持氛围,推动融合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当前客运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融合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思想认识偏差
部分客运企业员工和管理层对党建与纪检监察融合重视不足,秉持“重业务、轻党建”“纪检阻碍业务”等错误观念,未意识到融合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企业年度计划制定时,党建与纪检监察各自规划,缺少统一目标与协同,融合仅流于形式,缺乏内在推进动力,难以深入开展。
(二)工作机制脱节
客运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在考核体系、流程及信息共享方面差异大,未形成协同机制。党建考核聚焦组织建设与党员教育,纪检监察侧重案件查处与制度执行,评价标准不统一,基层工作难以兼顾,无法凝聚合力。党建发现的廉洁线索未及时移送纪检,纪检反馈的整改情况未纳入党建考核,信息流通不畅,严重阻碍融合工作推进。
(三)专业人才匮乏
党建干部缺纪检知识,开展廉政教育、排查风险难以精准发力,工作效果欠佳。纪检监察干部对客运业务流程,像线路运营、票务系统了解不深,监督难以触及业务核心,发现不了深层问题。此外,企业缺乏精通党建、纪检监察且熟悉客运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制约党建与纪检监察融合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提升。
三、新形势下客运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融合的创新路径
(一)构建“三位一体”融合理念体系
秉持“党建引领、纪检护航”理念,客运企业把运营目标与党建、纪检深度融合,构建含党建、纪检、运营指标的一体化体系。开辟新线路时,明确党组织参与及纪检监督要点。在党组织活动中融入纪检教育,关键环节同步开展党建考核与廉政审查,如采用“党建活动日+纪检微课堂”模式促融合。培育“诚信、廉洁、担当”融合文化,打造特色廉政品牌,通过“党员示范岗+廉洁服务标兵”评选等活动,让融合文化成为员工行为准则。
(二)创新“四项举措”工作机制
明确党委主体、纪委监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定融合责任清单与考核标准,实行党组织与纪委书记“双向述职”,推动协同。整合内部监督资源,搭建共享平台,在票务、车辆维修等重点领域,党建定标准、纪检监督、审计审查,形成监督闭环。改革考核体系,纪检成效占党建考核30%,党建落实情况纳入纪检考核,“双向赋分、捆绑考核”,奖惩分明。实施“双培计划”,组织党建、纪检干部互学,开展轮岗,建立“导师带徒”,培育复合型人才。
(三)打造“智慧融合”赋能平台
开发“党建纪检融合管理平台”,集成党员信息、廉政档案等功能,利用大数据精准识别风险,提升监督质效。借助微信公众号、企业APP设“一键举报”等模块,拓宽监督渠道,开展线上廉政教育,实时处理反馈。将区块链技术用于党建与纪检工作,对党建活动、线索处置存证,在项目招投标等环节用区块链记录信息,实现透明监督,提升公信力。
四、强化客运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融合的保障措施
客运企业党委应将党建与纪检监察融合纳入战略规划,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定期研讨重大事项,并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各阶段目标、任务与责任分工,确保融合工作有序推进。上级主管部门通过政策引导、工作指导,将融合成效纳入企业绩效考核,构建上下联动格局。同时,修订党建与纪检监察制度,明确组织架构、职责、流程和考核标准,编制操作手册,为基层提供指引,并加强制度执行监督,严肃问责违规行为。此外,借助企业内部报刊、宣传栏、网站、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宣传融合工作意义、经验与案例,开展经验交流研讨会、优秀案例评选活动,营造全员支持氛围,助力融合工作深入开展。
五、结论与展望
在新形势下,客运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的融合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构建融合理念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以及强化保障措施,推动两者从形式融合向深度融合转变,从“物理叠加”迈向“化学融合”,为客运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与纪律支撑。在实践过程中,客运企业应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党建与纪检监察融合模式,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白洁.国有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有效融合路径探析[N].山西科技报,2025-03-11(A06).
[2]姚彦存.新时代新征程背景下纪检监察机构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新引擎”[J].世纪桥,2024,(22):27-29.DOI:10.16654/j.cnki.cn23-1464/d.2024.22.030.
[3]刘刚.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与企业党建融合路径探究[J].珠江水运,2024,(06):72-74.DOI:10.14125/j.cnki.zjsy.2024.06.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