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刘欣悦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第四小学 067400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美术教育备受关注,然而受过去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将重点放在了传递知识、锻炼技能方面,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接收兴趣以及个性化的发展,这使得一些学生很难领悟和感知到美术的魅力,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而实施趣味性教学,融合小学生的实际学情,为他们打造趣味生成的多元课堂,可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使他们保持高涨的热情投入课堂中。因此,教师应积极探寻美术趣味性教学的策略,以增强课堂的实效性。本文主要针对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美术;教育实践
1趣味性教学模式相关概述
趣味性教学模式主要就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一个轻松且愉悦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收获到学习的乐趣,并且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将多样化教学手段运用到其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将会转变自己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与互动,整个教学氛围更加活跃。
在小学美术课堂落实趣味性教学模式,需要把听、看、思、画与做融合到一起,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且教师还可以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代入其中,在基础性学习的同时,可以感悟其中的文化与内涵,进而整个美术学习将会变得更加立体,学生将会产生真实的感受,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2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分析
2.1趣味性教学模式基础认知不足
尽管趣味性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逐渐受到关注,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却依旧面临基础认知不足的挑战。一方面,部分教师对此模式的认知尚浅,往往将其误解为仅是游戏或娱乐活动,而未能认识到其深层的教育价值和策略性。这种表层的理解严重限制了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导致其潜在的教育效果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此外,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趣味性美术教学活动方面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这不单是因为缺乏针对此类教学法的专业培训,更因为现行的教育体系和资源配备未能满足趣味性教学的具体需求。教师们在开展美术课堂的趣味性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受到多重阻力影响,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严肃性不足,教学效果差,学生们无法提升美术核心素养。由此可见,基础认知不足会导致教师在实施趣味性教学时存在困难。
2.2趣味性教学模式应用缺乏创新
趣味性教学模式可以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但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创新的趣味性教学模式可能会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具体而言,许多教师倾向于重复使用那些已被验证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和兴趣定制新颖的教学内容。这种做法也致使教学内容及活动缺乏新意,从而削弱了学生的探索欲和学习动力。
2.3趣味性教学模式和美术课堂融合不足
趣味性教学模式理论上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可以通过创造一个富有创意和互动的学习环境,极大地激发小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实际的小学美术课堂中,将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美术教育有效结合仍面临诸多挑战。开展趣味性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们自身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创造力,设计出符合小学生成长需求和审美趣味的美术教学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们往往囿于经验不足导致趣味性教学和美术课堂融入不够。
3小学美术中应用趣味性教学模式的策略
3.1实施游戏化趣味教学
在美术教育实践中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体现趣这一特点,而这正好与多数学生喜欢的游戏教学相关联,其核心理念在于将游戏元素,融入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为课堂增添无限的乐趣,这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提升他们的参与度。鉴于此,在当前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打破固有的知识灌输方式,为学生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将枯燥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学习,转化为一场场充满乐趣的游戏挑战,在这些游戏中,鼓励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并在不知不觉间,掌握美术基本知识与技能。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所设置的趣味游戏活动必须保持适度性,确保学生不会因为过度沉迷于游戏,而忽视对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以免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并不是趣味性教学的初衷所在。
3.2实施情境化趣味教学
情境化教学是一种通过创设特定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通过引领学生入境悟情,使他们沉浸于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会,是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又一重要教学策略。鉴于此,在实施小学美术趣味性的教学时,教师也可为学生搭设趣味性的情境,可依托先进技术设备之力,为学生呈现他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助力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领悟其中所包含的美术元素,汲取知识养分,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之中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强化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通过情境的搭设,使美术课堂的教学更加生动且富有生机,也让学生能从不同的学习视角切入,去体会美术这门学科的独有韵味,这样的教学势必能让学生积极参与,也能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3.3实施项目式趣味教学
项目式学习不同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强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具体的项目,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这显然比过去的课堂教学更具挑战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数都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这也为趣味性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育实践中,教师还可构建项目式的趣味学习课堂,运用项目式学习的理念,为学生设计项目任务,让学生有目标、有方向地进行学习探究,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充分感受美术的魅力,体验创作的快乐。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趣味性教学模式为现代小学美术教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实施思路,趣味性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热情。通过构建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引人入胜的教学主题以及举办激动人心的美术竞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力。这些综合性的措施将使美术教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技能传授,而是转变为一个培养学生全面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平台。展望未来,持续地探索和优化这些策略将成为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和优化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策略探究.陈美爱.名师在线,2025(01)
[2]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吴倩.教师博览,2024(03)
[3]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吕秀芳.读写算,2024(34)
[4]小学美术教学中绘本的应用策略.魏海燕.成才,2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