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绘本的幼儿园主题活动情境构建与实施路径
陈红霞
张家港市金港中心幼儿园
摘要:本文聚焦于基于绘本的幼儿园主题活动,深入探讨其情境构建与实施路径。首先阐述了绘本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重要价值,接着详细分析情境构建的原则与方法,包括真实性、启发性等原则以及利用多媒体、角色扮演等构建方法。在实施路径方面,从活动准备、开展过程到活动延伸进行全面论述,旨在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提升主题活动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基于绘本;幼儿园主题活动情境构建;实施路径
引言
幼儿园主题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形式,旨在通过围绕特定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促进幼儿在多方面的发展。绘本作为一种图文并茂、富有童趣的读物,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幼儿园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绘本构建幼儿园主题活动情境,能够为幼儿创造更加生动、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主题活动的教育效果。深入研究基于绘本的幼儿园主题活动情境构建与实施路径,对于丰富幼儿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幼儿园主题活动情境构建的重要性
幼儿园主题活动情境构建在幼儿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它如同肥沃的土壤,滋养着幼儿的全面发展。情境构建能够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直观、生动、形象的事物更感兴趣。通过构建与主题相关的情境,如充满奇幻色彩的童话场景、贴近生活的社区模拟环境等,能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如同置身于一个充满趣味的探索世界。例如,在开展“海底世界”主题活动时,将教室布置成神秘的海底模样,墙壁贴上色彩斑斓的海洋生物图片,悬挂着各种海洋动物模型,幼儿一进入教室就仿佛进入了真实的海底世界,瞬间被深深吸引,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期待,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2基于绘本的幼儿园主题活动情境构建原则
2.1教育性原则
基于绘本的幼儿园主题活动情境构建需始终秉持教育性原则,这是确保活动具备实质教育价值的关键所在。幼儿园教育有着明确的目标,涵盖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构建情境时,要紧密围绕这些教育目标,将绘本所蕴含的教育元素巧妙融入其中。例如,当选择以环保为主题的绘本开展活动时,在构建情境过程中,无论是布置场景还是设计互动环节,都要突出环保教育的重点。可以在活动室打造一个“绿色家园”的场景,摆放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手工艺品,如塑料瓶做成的花瓶、易拉罐制成的小摆件等,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到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
2.2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要求基于绘本的幼儿园主题活动情境构建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认知、情感和动作发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情境构建必须与之相适应。对于小班幼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认知以直观形象为主。在构建情境时,要注重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情节简单易懂。例如,在开展与动物相关的主题活动时,依据绘本内容,将活动室布置成一个充满童趣的动物园,放置各种逼真的动物毛绒玩具,墙壁上张贴大幅的动物图片。活动过程中,设计简单的互动游戏,如“给动物找家”,让小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常见动物及其生活环境。
2.3开放性原则
基于绘本的幼儿园主题活动情境构建应遵循开放性原则,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且充满无限可能的学习环境。开放性原则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情境内容的开放性。不应局限于绘本本身的固定情节和知识,而是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和延伸。例如,在基于绘本《小红帽》开展主题活动时,除了还原故事中的经典场景,如森林、外婆家等,还可以引导幼儿想象如果小红帽遇到不同的情况会怎样。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如小红帽发明了一种神奇的工具来应对大灰狼,或者小红帽结识了其他动物朋友一起对抗危险等。
3基于绘本的幼儿园主题活动实施路径
3.1活动准备阶段
在基于绘本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前,充分且精心的准备工作是活动成功实施的基础。这一阶段涵盖了绘本筛选、目标规划、资源筹备等多个关键环节。绘本的挑选至关重要,需契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偏好及教育需求。小班幼儿倾向于画面活泼、情节简单的绘本,像《抱抱》,其简洁的文字与温馨的画面,易于小班幼儿理解与感受;中班幼儿可选择内容稍复杂、具一定探索性的绘本,如《好饿的毛毛虫》,能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大班幼儿则适合富有深度、能引发思考的绘本,如《爷爷一定有办法》,有助于培养其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活动导入环节
活动导入是基于绘本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篇之笔,巧妙的导入能迅速抓住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为整个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故事导入是常用且有效的方式。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与绘本主题相关的简短故事,引领幼儿进入特定的情境。在开展以《小兔子找妈妈》为蓝本的主题活动时,教师先讲一个小动物迷路的小故事:“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一只小松鼠找不到回家的路啦,它着急得都快哭了,小朋友们,要是你们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由此引出绘本中小兔子找妈妈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同情心,使他们迫不及待想知道小兔子的经历。
3.3活动展开过程
基于绘本的幼儿园主题活动展开过程是幼儿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塑造情感的核心阶段,此阶段需充分挖掘绘本内涵,通过多元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绘本精读是重要环节。教师逐页展示绘本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细节。在阅读《母鸡萝丝去散步》时,教师放慢节奏,让幼儿留意母鸡萝丝悠闲的神态和狐狸狡猾的动作,适时提问:“小朋友们,看看狐狸藏在哪里啦?母鸡萝丝会不会发现它呢?”帮助幼儿理解画面信息,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4活动拓展延伸
基于绘本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拓展延伸环节能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主题的理解,将学习从园内延伸至园外,从课堂拓展到生活。区域活动延伸为幼儿提供持续探索的空间。教师根据绘本主题在不同区域投放相关材料。在美工区,开展《好饿的毛毛虫》主题活动后,投放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幼儿制作毛毛虫手工;在建构区,投放积木,鼓励幼儿搭建绘本中的场景,如毛毛虫的家。在语言区,放置绘本及头饰,方便幼儿复述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巩固对绘本内容的记忆与理解。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让家长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来。可以通过发放亲子任务单、举办家长讲座等方式,引导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开展与绘本相关的活动。如在开展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活动后,让家长带幼儿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将幼儿园的教育延伸到家庭中。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绘本的幼儿园主题活动情境构建与实施,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充满趣味、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环境。通过遵循真实性、启发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等原则,运用多媒体手段、角色扮演、创设实物场景和结合自然环境等方法构建情境,并按照科学的实施路径开展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认知经验,促进语言发展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绘本在主题活动中的价值,不断探索和创新情境构建与实施的方法,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幼儿一日生活教育活动系统优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 魏寅.陕西理工大学,2023
[2] 幼儿园大班生活活动优化的行动研究[D]. 赵雪梅.云南师范大学,2023
[3] 基于过程性质量的幼儿园生活活动评价标准的研制[D]. 郭念舟.湖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