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资源引入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
刘静宜
江苏省沭阳县正德中学 223600
前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讲授,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高中历史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而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宝库,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资料等,具有直观、生动、真实等特点。将博物馆资源引入高中历史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历史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博物馆资源引入高中历史课堂的必要性
由于历史教科书的篇幅及编排方式的限制,其内容较为简单、抽象,而通过对文物、图片和文献的介绍,能够使学生对历史有了更为直观和具体的认识,充实课程的内容 [1]。比如,在讲述中国历史时,利用博物馆内的青铜器、陶器等展品,使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技艺及人文特征有一个更为直接的认识。而在我国,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在引进博物馆的基础上,参观博物馆,观看文物图片展,开展专题讲座,丰富教育形式,能够让课堂教学方式更为新颖,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针对历史博物馆资源的考察,对学生进行历史认知、时空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核心素养教育,能使学生使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培养对史实的认识能力,运用对文化遗产产生的时间与空间的理解,加强对文物中所包含信息的解释能力,而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陈列展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荣誉感,培育国家意识。
二、博物馆资源引入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一)利用数字化博物馆辅助历史课堂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是有目共睹的,他们整日被困于白纸黑字中,难以抬起头去享受趣味的青春时光。虽然博物馆资源丰富,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但是让高中生频繁走出校园,走进当地博物馆都很难实现,更不用说跨越地区走进其他地区的博物馆了。但在现代教育的助力下,数字化教学是最为方便的最为快捷的教学方式,教师只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便能游刃有余地利用博物馆课程资源,补充教学资源,让学生足不出户与历史进行跨时空对话,即便在高中校园里也能突破空间局限,去参观其他著名博物馆中的精品文物[2]。
如:当学生学习“复兴之路”的相关史实时,我们便可以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点击“复兴之路基本成列”,跟随鼠标的指引,从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出发,前进与学习。再比如:山西博物院的数字博物馆中将博物馆中的展品一一列举出来,教师可以带着学生点击展品,分析展品背后的历史意义,从而去丰富自身的历史素养。比如:当学生点击了“兽面纹方彝”,教师不仅要了解其出土地、其外观特点等,还要查阅其历史意义,如原始社会有图腾崇拜……如此一来,电子博物馆中海量的历史课程资源不仅是教材的补充,更是学生历史思维培养的工具,在电子博物馆的助力下学生历史知识储备得到了丰富,学生的历史素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升华。
(二)在常规历史课中使用博物馆资源
毫无疑问,课堂教学才是教与学发展的重要阵地。所以,将课程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才真正契合了新课改关于课程资源新课改的要求,才是借课程资源促进师生交流、学生学习的重要举措。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博物馆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助力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完成。
比如:“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是高考热点,而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走进博物馆,而大多数的学校其实可以结合博物馆的公众号进行线上教学。博物馆的公众号是一个内容详尽、形式多样,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线上载体,在博物馆的公众号中我们不仅可以直接参观馆藏精品,还能通过 VR 虚拟漫游的方式亲身游览博物馆,让课业繁重的高中生获得一次真实体验,在提升他们历史素养的同时舒缓学习压力,让高中生的学习生涯也变得趣味丰富且精彩非凡起来。
(三)在活动探究课中使用博物馆资源
课外实践活动的核心是“实践”,在实践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更紧密,他们思考历史、感悟历史的能力也在一波波文物的助推下得到培养与提升[3]。比如:只有学生进入凝结时空的博物馆中,看到贯穿在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里的瓷器文明,感受到中国瓷器的百花齐放后他们才会真正理解“瓷器,中华文明的另一张名片”的意义。而来自瓷器的视觉刺激往往是教材、课本所不能给予的,所以适量、适时、适度的实践活动对于提升历史教学水平来说是彰显较著的。但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时间较为紧迫,所以教师尽可能地充分利用五一、十一、寒暑假等假期,让学生走进本土博物馆,参观陈列展品,了解展品以及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真正跳脱出书本与文物,与历史进行对话。
比如:为了更好地了解古代的经济发展,学生不仅可以参观各种钱币内容,还可以从博物馆展出的建筑、文化、政治方面分析经济的兴衰。在任务单的驱动下,学生再也不是盲目地参观博物馆,而是为了提升历史素养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参观与学习,这样基于历史博物馆而设计的实践活动无疑是行之有效的。
结语:
总之,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的地方博物馆,拥有大量的文化遗产,不论是教师们如何运用博物馆资源来进行课堂资料的补充和教学,还是让同学们去参观学习,都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5]。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立足于博物馆,挖掘博物馆中的电子资源和实践资源,设计出与传统课堂不同的“第二课堂”,让沉寂的课堂教学“活”起来,更好地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升华。
参考文献:
[1] 许萍娟 . 借助地方博物馆资源 , 达成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目标 [J].2024(20):174-176.
[2] 张艳奎 . 博物馆资源与高中历史教育的融通举隅 [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4(34).
[3] 陈盼 . 线上 VR 历史博物馆促进 " 探究与拓展 " 栏目教学的应用研究——以部编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为例 [J]. 成功 , 2023(2):0064-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