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美术课堂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闫旭尧

阿克苏市第十一中学

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游戏化教学策略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之间的融合,可以通过趣味性游戏情境创设方式,保证学生从中能够轻松地掌握相关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并更为活跃学生思维与行为,保证学生能够在游戏化教学指引下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小学美术课堂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课堂游戏化教学具备趣味性与挑战性,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使得学习学习热情得到充分调动。小学美术课堂中引入游戏化元素,使得原本枯燥、无聊的美术知识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让学生可以真正体验到美术课程学习与探究的乐趣所在。

(二)提高学生参与度

小学美术课堂游戏化教学更为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学生可以更为积极有效地参与游戏活动之中。学生在游戏参与之下需要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和竞争,如此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自身课堂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课堂所开展的游戏化教学活动,能够通过开放性与自由性优势的展示下,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与创造平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游戏化活动中尽情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跳出固定框架进行大胆创作。而且,游戏活动中所蕴含的审美元素,也在一点点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观念,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有着关键性引导作用。

二、小学美术课堂游戏化教学策略

(一)精心设计游戏

1. 结合教学目标

小学美术教师所设计的游戏活动,需要围绕教学目标为开展,这也是游戏化教学活动开展与实施的关键所在。小学美术教学目标能够明确学生在课堂中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美术知识与技能,使得游戏成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的助推剂。

例如,以色彩知识教学为例,色彩知识中包含了颜色的识别、色彩的冷暖对比、色彩搭配原则等多方面内容。因此,教师可以设计“色彩大冒险”游戏,从中分别设定三道关卡。第一道,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寻找游戏指定颜色,并强化学生对于不同颜色的横向对比和认知;第二道,教师可以在游戏中为学生展示一些色彩搭配不协调的图片,让学生可以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如此可以使得学生掌握和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第三道,则需要教师给出特定主题,比如,“温暖的春天”,让学生可以综合性运用课堂所学习到的色彩知识完成相应搭配创作,彰显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在环环相扣游戏环节的设计之下,学生能够更为轻松、愉悦的晚餐色彩知识的掌握,并显著提高了学生色彩综合运用能力。

2. 考虑学生特点

小学美术教师应依据学生具体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与性格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其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有限,所呈现的认知能力与动手能力不够成熟,因此,设计一些趣味性、简单性的游戏活动,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计“绘画接力赛”,将学生进行合理性分组,要求学生通过依次传递的方式,完成接力作画,每人只能添加一笔或一部分,在相互合作之下完成一幅美术作品。此等游戏活动既可以考验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绘画的轻松和愉悦。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其自身认知水平与创造能力更为成熟,教师则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游戏活动。“创意设计大赛”的设计与开展更加符合高年级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或者组织与开展“美术知识竞赛”活动,以抢答方式点燃学生竞争意识,保证学生可以从中进一步拓展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二)有效实施游戏教学

1. 创设游戏情境

游戏开展阶段,教师需要创设生动趣味的游戏情境,其可以将学生第一时间拉入游戏氛围之中,进一步点燃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

例如,教师以“动物世界”主题教学为例,应提前在课堂中布置“森林动物园”场景,在教师各个角落放置一些用纸箱、树枝等材料制作的假山、树木,并在其上悬挂色彩斑斓的动物图片,而后通过音效播放的方式,营造一个视觉与听觉双重体验的场景。学生走进教室的一瞬间,便会被场景所吸引,有一种身临其境般的感受。相信学生在此等情境之下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想象力与创造力,更愿意拿起画笔描绘自身所想象的动物形象,真正做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目标。

2. 明确游戏规则

在游戏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需要为学生详细介绍游戏规则,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清楚的理解游戏具体玩法和要求。并且,教师要强调游戏规则的重要性,保证学生可以在游戏参与中遵守相应规则,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

3. 控制游戏时间

小学美术教师所设计的游戏活动,要确保时间合理性、科学性,既要保证

学生能够拥有足够时间进行游戏活动,又要避免出现游戏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出现疲惫感。一般而言,教师所设计的游戏活动时间要控制在15 - 20 分钟左右,如此才可以真正发挥游戏化教学活动的优势和作用。

(三)充分借助网络资源

在现如今网络平台上包含丰富且多元的美术教学资源,比如,美术教学视频、图片、课件等。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之际,便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为游戏化教学提供多元性支持。例如,教师在教学教学“世界名画欣赏”时,则可以从网络平台挖掘与收集相关图片、视频,如此便可以设计“名画探秘大闯关”游戏,从中要明确找细节、猜背景等关卡。学生则需要在不断闯关之下完成欣赏名画的基本目标,保证学生能够真正了解与掌握名画创作背景、艺术价值,使得美术欣赏活动更具备游戏性与挑战性。

总之,小学美术教师设计游戏化教学活动,可以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美术教师可以借助精心设计游戏、有效实施游戏教学等相关策略,进一步完善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结构和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参与过程中点燃学习热情,显著提高学生美术课堂参与度,为学生美术创造力、想象力与审美力发展奠定良好课堂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玥燃 . 小学美术高段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J]. 美术教育研究 ,2021(24)

[2] 曹惠茹 . 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探微 [J]. 美术教育研究 ,2021(08)

[3] 周唯一. 美术教学游戏:为小学低年级美术教育架设一座桥[J]. 科学咨询 ( 教育科研 ),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