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学校小型旋耕机教学分析研究

作者

余文龙

云南省文山农业学校

一、引言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农村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小型旋耕机因其机动灵活、操作简便,特别适用于南方丘陵、零散农田等地,成为农业机械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中职院校虽已开设小型农机具相关课程,但教学模式与内容仍存在诸多不足,亟待深入改革与实践优化。

二、小型旋耕机教学的意义与特点

(一)教学意义

契合产业发展需求:旋耕机广泛应用于水田旱地耕整作业,尤其在云南等丘陵地带小农户使用普遍。中职生掌握旋耕机操作与维修技术,有助于提高农机服务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通过旋耕机的构造学习、驾驶操作、维修实践等课程设置,学生在动手能力、判断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可获得全面提升。

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旋耕机教学内容便于与农机生产企业、维修服务站合作,为实习实训和就业输送提供良好载体。

(二)教学内容特点

技术门槛适中:相比大型拖拉机等,小型旋耕机构造简单、易于操作,适合中职阶段学生掌握。

涵盖理论与实践多个维度:涉及农机基础知识、机械原理、发动机维护、田间操作、故障排查等多个环节。

课程可延展性强:教学内容可融合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节能环保技术等现代农业理念,具备良好的延伸价值。

三、当前中职学校旋耕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

部分学校课程体系滞后于农机技术发展,未及时引入新型多功能旋耕机、柴油机节能技术等,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现代农机应用场景。

(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设备数量有限、场地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求。部分教师重理论讲解,轻田间操作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弱,技能掌握不扎实。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匮乏

一方面,农业机械类“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操经验。另一方面,教学视频、三维动画、仿真软件等辅助资源匮乏,教学手段单一,课堂吸引力差。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教学评价多以期末笔试为主,忽视学生在实训操作、团队协作、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表现,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真实能力。

四、优化小型旋耕机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课程体系,贴近行业实际

根据用人单位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引入市场主流品牌(如久保田、五征、雷沃等)旋耕机技术标准与维护手册,提高课程针对性。

融合现代农业理念,增加内容如智能农业控制系统、节能减排技术等,拓展学生视野。

模块化教学设计:如“发动机结构与维修”“刀轴更换与调整”“整机操作与保养”等,便于分阶段训练与技能考核。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建设田间实训基地,引进真实农田环境中的小型旋耕机,组织学生进行翻地、碎土、整地等操作演练。

推行“岗课赛证”融合,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农机职业技能竞赛,推动课证融合教学,增强学习动机。

借助仿真软件与 VR 技术辅助教学,如使用 3D 仿真旋耕机操控系统,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反复练习。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支持教师赴农机企业实习或挂职锻炼,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定期组织专业培训与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参与农机装备前沿技术培训,了解行业动态。建设教学资源库,鼓励教师自主开发课件、教学视频、实训指导手册等,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四)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多元化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如出勤率、课堂表现)、技能操作考核、创新能力评估纳入总评。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实训成绩、证书获取情况、竞赛参与表现等,实现精准培养。

五、案例分析:文山农业学校小型旋耕机教学实践

文山农业学校位于云南文山,地处丘陵山区,农业以水稻、玉米为主。自2019 年起,该校在农业机械专业课程中强化了小型旋耕机的教学改革:建立田间实训基地,购置五台不同品牌旋耕机供学生分组使用,开展整地、维护、装配等项目化教学。引入地方企业合作,与文山某农机销售公司签订协议,组织学生赴企业实习,由企业技师现场指导。开展岗位技能竞赛,每学期举办“农机实操比赛”,通过实际操作计分,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师资交流与进修,选派教师学习智能农机相关知识,增强教学前瞻性。这些措施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就业竞争力,得到用人单位广泛认可。

六、结语

小型旋耕机教学是中职农业机械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职学校需围绕“贴近农村、服务农业、面向市场”的目标,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训练,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 2019.

[2] 王大志.《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3] 赵建军,李文浩. 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与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20(8): 44-46.

[4] 刘伟 . 中职学校农机课程实践教学问题及对策 [J]. 教育现代化,2022(12): 97-99.

[5] 王婷婷. 中职农业机械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6): 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