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技术迭代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重构路径研究
刘晓雄
晋中信息学院 山西省晋中市 030800
一、引言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以惊人的速度迭代更新,从基础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到复杂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AI 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也对就业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市场的重要群体,其就业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 AI 技术迭代背景下实现就业能力的重构,成为高校、毕业生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研究 AI 技术迭代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重构路径,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尽管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但就业市场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在数量和结构上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偏差。部分高校专业设置滞后,课程内容陈旧,无法及时跟上行业发展和技术变革的步伐,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例如,一些传统的制造业相关专业,在智能制造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课程中对先进制造技术、自动化控制等内容涉及较少。另一方面,毕业生自身存在就业观念陈旧、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部分毕业生过于追求稳定、高薪的工作岗位,对新兴行业和基层岗位缺乏了解和兴趣,同时,由于在校期间缺乏足够的实习实践机会,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导致就业难度增加。
三、AI 技术迭代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一)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AI 技术的迭代更新改变了就业市场的需求结构。一方面,大量重复性、规律性强的工作岗位被 AI 技术替代。例如,在客服领域,智能客服机器人能够快速准确地回答常见问题,减少了对人工客服的需求;在财务领域,财务机器人可以高效完成账务处理、报表生成等工作,使得基础财务岗位数量缩减。另一方面,AI 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一系列新兴岗位。如 AI 算法工程师、数据分析师、机器学习研究员等岗位需求不断增长,这些岗位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编程能力以及对 AI 技术的深入理解。同时,AI 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也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如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领域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二)对就业能力要求的影响
在 AI 技术迭代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要求发生了显著变化。首先,对技术能力的要求更高。毕业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还需具备与 AI相关的技术能力,如编程语言、数据分析能力、算法设计能力等。其次,对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要求提升。AI 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换代快,毕业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适应行业的快速变化。此外,沟通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软技能也变得愈发重要。在 AI 时代,许多工作需要跨学科、跨团队协作完成,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重构路径
(一)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高校应紧密跟踪 AI 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一方面,增设与 AI 技术相关的新兴专业,如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培养专业的 AI 人才;另一方面,对传统专业进行改造升级,融入 AI技术相关课程内容,实现专业交叉融合。同时,构建模块化、层次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和实践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2. 加强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高校应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AI 技术相关的实验室、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AI 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技能。通过产学研合作,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设计、教学指导和实习实训,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和行业最新动态。鼓励学生到企业实习,参与实际项目开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毕业生加强自我提升
高校毕业生应摒弃陈旧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认识到 AI时代就业市场的多样性和变化性,积极关注新兴行业和岗位,勇于尝试新的职业领域。同时,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和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在职业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 AI 技术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提前做好知识和技能储备。
毕业生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在技术能力方面,通过自学、参加培训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等方式,系统学习 AI 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如学习Python 编程、掌握数据分析工具、了解机器学习算法等。在软技能方面,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实习等,锻炼沟通协作能力、团队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抗压能力。
(三)企业参与协同培养
企业应积极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一方面,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行业需求信息和技术发展动态,协助高校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此外,企业还可以与高校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重构营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支持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高校和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同时,加强就业市场监管,规范企业招聘行为,保障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 AI 技术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社会媒体应加强对 AI 时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的宣传,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重构的关注度和支持度。
五、结论
在 AI 技术迭代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重构是适应就业市场变化、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必然要求。高校、毕业生、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高校通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资源;毕业生自身要更新就业观念,加强自我提升,不断提高综合能力;企业积极参与协同培养,为毕业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指导;社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重构。通过多方协同合作,构建完善的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帮助高校毕业生在 AI 时代提升就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就业,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永谋 , 彭家锋 .”AI 失业”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及其应对 [J]. 青年探索 , 2023(1):43-51.
[2] 张宏建 , 何莉 , 黎谧 .”人工智能 +,,, 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探析 [J]. 教师 , 2025(1):134-136.
[3] 夏欢庆,周斌.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变革[J].中国就业,2024(11):54-55.
刘晓雄 1990 年10 月 男 山西清徐 硕士 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