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江新平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4
中图分类号:F45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新时代,国有企业应将高质量发展作为改革核心方向,通过推动体制机制优化、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破解“体量大、负担重、发展慢”的结构性矛盾。在落实党建工作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认识到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党建引领发展模式的系统性升级,借助高质量党建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鉴于此,本文对“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议题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党建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一)提高企业管理效能
高质量发展要求企业提高管理效能。通过强化党建工作,企业可以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加强党建工作来巩固自身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包括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等),从而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管理体系,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管理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基层党组织能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管理向现代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确保企业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进而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管理的合规性。另外,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基层党组织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管理效能,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快创新步伐
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在党建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可以借助党群工作平台,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和技能培训活动,帮助员工提高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进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此外,基层党组织可以应用党的创新理论引导企业领导和基层员工重视技术研发投入与创新工作,树立创新思维,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并积极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促进社会责任履行
高质量发展要求企业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党建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可以定期开展主题教育,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企业将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履行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这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二、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一)推进产业链党建联盟建设
加强产业链党建联盟建设是国有企业协同推进党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举措。第一,国有企业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的变化,通过开展产业研究、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调研等方式制定恰当的产业升级战略,促进自身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第二,国有企业要建立或加入产业链党建联盟,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整合不同企业和组织的党建资源、业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第三,国有企业要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制定绿色发展标准等方式,积极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在产业发展中的落实,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二)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党建永葆青春活力的不竭动力。对此,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积极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企业发展的关键领域,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掌握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防止核心技术外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价、收益分享、激励等制度,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转化;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激发企业党建创新活力
创新是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的重要引擎,因为只有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才能保持活力,为此要通过建立创新平台、优化激励机制等方式让企业党建工作能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创新,从而实现党建工作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双重提升。第一,要通过创新理念的宣导活动,来加深党员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以便从思想上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还要定期组织创新主题研讨会,以便引导党员关注行业的变化趋势。第二,要借助先进的党建平台,鼓励党员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党建工作的新发展,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还有利于持续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第三,可以设立创新工作室,鼓励党员在特定的创新平台上提出想法,以便形成创新氛围,还要积极引入外部的创新资源,以便通过外部资源的引入推动党建工作内部的创新实践。第四,可以建立创新成果奖励制度,对在党建创新中取得显著成果的党员予以奖励,以便鼓励更多党员积极参与创新,还要为创新型党员提供晋升和发展机会,以便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创新专长。第五,要设立创新成果展示机制,因为通过创新成果展示的方式,可以增强创新成果的传播,从而进一步推动创新在党建工作内的广泛应用。第六,要建立创新的反馈机制,为此要定期总结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对创新方法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党建创新工作能保持活力并不断深入推进。第七,要通过与其他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的方式,来促成不同部门在党建创新中的资源整合,以便形成整体的创新推动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的综合成效。
(四)打造新时代国有企业精神内核
文化是国有企业党建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的精神纽带和创新引擎,能够通过价值引领、凝聚共识和激发创造力,将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生产力提升的内在动力,为二者深度融合提供思想保障和实践支撑。一方面,国有企业要结合企业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传统,培育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弘扬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要加强企业文化宣传,利用图片、文字等形式生动展现企业发展历程、核心价值观和愿景,并定期开展企业文化培训讲座和分享会,邀请资深员工讲述与企业文化相关的故事,增强新老员工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时刻践行企业文化。
结束语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挑战。这对企业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党建要与时俱进,以新的理念为导向优化自身架构,注重人才培育,把握时代发展大局。同时,未来的党建工作还需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力求通过系统性的机制建设,进一步推动企业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党建与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陈继春 . 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J]. 中国电信业 ,2023(11):28-32.
[2] 王慧 . 国有建筑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的逻辑分析与实践对策[J]. 世纪桥 ,2024(18):46-48.
[3] 杨杰 . 新时代背景下电网企业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J]. 社会与公益 ,2024(10):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