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蒸发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节能减排方法研究

作者

于波

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引言

伴随着全球工业化发展进程加快,致使废水排放数量逐年上涨态势呈现,传统蒸发技术在废水处理工作中存在的能源消耗较高,污染排放量大的情况越发突出,在此情形下,达成节能减排任务指标成为推动废水处理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蒸发技术当下实际应用状况,对其在废水处理方面的理论支撑及实践阻碍展开深入分析与研究,同时对节能减排优化途径展开系统性探索,旨在为提高蒸发技术运作效率,助力工业朝绿色方向转变供应科学依据及技术层面参考。

1 蒸发技术在废水处理中节能减排的理论基础

1.1 热力学原理在蒸发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机制

从本质来讲,蒸发这一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开展的能量转换进程,依靠热量传递使废水产生相变,以达成由液态水转变为气态,从而实现污染物与水分离的目的。不同区域环境下蒸发条件有别,如干旱地区气候干爽与光照充分为自然蒸发创造了一定有利条件,而工业废水处理通常需依靠机械蒸发装置。多效蒸发(MEE)技术作为依据热力学原理的典型应用,很有创新性地将前一效产生的二次蒸汽当作下一效的加热热源来搭建能量梯级利用体系,其关键在于通过精准把控各效操作压力让溶液沸点逐个降低,进而实现二次蒸汽循环反复利用,极大降低对新鲜蒸汽的需求。

1.2 蒸发系统能耗构成与影响因素解析

蒸发系统能耗构成的复杂性相对较高,关键部分涵盖加热蒸汽耗用,动力设备(如泵、风机等)产生的能耗及散热损失,其中加热蒸汽耗用在总能耗中占比高达 70%- 80% ,无疑是左右能耗水平的关键决定要素。环境相关因素对能耗的影响不容小觑,在寒冷区域,冬季低温会使设备散热损失显著增多进而导致整体能耗升高,并且蒸发系统自身诸多参数如蒸发温度、进料浓度、效数等同样会对能耗产生较为明显影响。

2 蒸发技术减排效能提升路径研究

2.1 提高浓缩比以减少后续处理量的技术方案

提升浓缩比例关键在于依靠技术创新及流程优化处理,尽力增强蒸发系统从废水中分离水分效能,以减轻后续处理阶段负担及能源消耗,从技术角度看机械蒸汽再压缩(MVR)与多效蒸发(MEE)结合使用呈现明显好处,MVR 技术靠运用压缩机提高二次蒸汽能量依靠提高蒸汽压力和温度,让蒸汽再次拥有供热能力达成热能循环运用,MEE 借助多效串联模式使各效温度依次降低充分运用前一效产生的二次蒸汽达成热量阶梯式利用 [1],二者组合后系统能量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能效,将浓缩比提高到传统工艺 3 至 5 倍,动态浓度调控技术的加入让蒸发流程进一步优化,该技术凭高精度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收集废水浓度、温度、流量等相关参数,借助智能控制系统动态调节进料速度与加热温度等操作条件,保证蒸发流程一直处于最佳运行状态,避免因参数波动让浓缩效率降低。

在设备结构改进方面,降膜式蒸发器凭借对布膜器流体力学设计的优化,以及采用特殊导流构造与分布元件,促使液体于加热管内壁形成均匀且稳定的液膜,切实达成扩大传热面积、减小热阻、提升传热系数的效果。强制循环蒸发器通过改进导流筒形状与尺寸并增设折流板等举措,实现对设备内部流体流动状态的优化,增强液体湍流程度,防止出现局部过热状况,避免因结垢、堵塞而造成浓缩效率降低。[2]

2.2 减少冷凝废气和蒸汽逸散污染的结构改进措施

降低冷凝废气与蒸汽逸散造成的污染,需从强化系统密封性和提高冷凝效率这两个层面展开全面且系统改进,系统密封优化环节要运用双层机械密封及氮气正压保护相关技术措施,其中双层机械密封以双层密封构造打造多个阻挡屏障有效阻止蒸汽泄漏,氮气正压保护技术通过在设备内部营造微正压环境状态,防止蒸汽向外泄露且抑制外界空气流入设备内部,避免其与蒸汽混合产生潜在污染隐患,此外新型膨胀节结构凭借特别波纹设计以及材料选用,在设备因温度改变出现热胀冷缩现象时高效吸收相应形变维持良好密封性能,减少管道连接部位出现泄漏风险。

在冷凝系统改进方面,螺旋缠绕式冷凝器凭借独特缠绕结构规划极大拓展换热面积,还通过优化流体通道增强流体湍流程度、提升对流传热系数以提高冷凝效率、减少不凝性气体排出量;膜冷凝技术利用疏水性膜材料对水蒸气选择性透过特点达成气液分离效果,在废气处理流程中,使水蒸气透过膜到另一侧后被冷凝收集,阻拦住不凝性气体与污染物,切实有效降低废气中污染物浓度;智能化监测系统整合红外热成像与气体传感器等前沿检测技术,实时监测设备表面温度分布状况及气体浓度变化的情况,迅速确定潜在泄漏部位并与密封装置联动及时修复,显著缩短泄漏响应时长,降低因事故导致排放风险,有力保障蒸发系统运行环境安全性。

2.3 与膜分离、生化处理等工艺联用的协同减排策略

将蒸发技术与膜分离与生化处理等流程搭配运用,可充分展现各流程长处,实现污染物分层且高效去除,提升整体废水处理成效与节能减排程度;在煤化工废水处理工作当中,厌氧氨氧化(Anammox)流程凭借特殊微生物把氨氮直接转变为氮气,相较传统硝化 - 反硝化流程,显著减少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碳源用量;纳滤(NF)膜对二价盐有很高截留比率,能有效除去废水中硬度离子及部分有机物,降低蒸发系统结垢可能性;机械蒸汽再压缩(MVR)对前期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浓缩处理;通过此三者共同协作,达成氨氮、盐分等污染物有效去除,延长蒸发系统运行时长并降低整体能源消耗。[3]

电渗析(ED)跟蒸发集成技术面向高盐废水处理,凭借 ED 利用离子交换膜选择性透过特点,在电场作用下实现盐分定向移动与分离,从而提前去除废水中部分盐分,以减轻蒸发系统处理负担,后续蒸发流程针对 ED 处理过的废水进一步浓缩的协同作用,不仅降低蒸发所需能源消耗,还达成水资源循环使用;在印染废水处理采用水解酸化 - 活性污泥法 - 陶瓷膜过滤 - 多效蒸发组合流程中,通过水解酸化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提升废水可生化特性、活性污泥法除去大部分有机物、陶瓷膜过滤,进一步拦截悬浮物与微生物、多效蒸发完成废水,最终浓缩的各流程相互配合,减轻蒸发系统处理压力,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废水处理经济和环保方面效果。

2.4 固废资源化处理促进“零排放”目标实现的探索

固废资源化处理对废水“零排放”达成起着关键作用,借助各类技术途径可将蒸发产生的固废转变为有经济价值产品或原料,以降低固废填埋量与减轻环境污染,像蒸发结晶产出的硫酸钙渣等无机废渣,经高温煅烧改变晶体结构拥有特定的物理化学特性后,再经磨粉、改性等加工流程,变成建筑材料原料用于生产石膏板与水泥等产品,达成工业固废在建筑领域大规模应用。[4]

对于高有机物污泥而言,低温热解 - 炭化技术可在缺氧环境下,对其实施热分解,将其中有机物转化成有着丰富孔隙构造与吸附能力的生物炭,该生物炭可当作污水处理中的吸附剂重复使用,进而既能降低污泥处理成本又能实现资源循环使用;针对含有重金属的固废,化学转化技术经酸浸、萃取、电积等一系列化学和物理操作,从废渣中提炼出重金属并精炼成高纯度金属产品,如此既回收利用了重金属资源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又降低了重金属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协同资源化模式是整合工业园区内不同企业固废资源,依据其成分与特性规划协同处理办法,将多种固废混合与反应来制备新工业产品,比如利用电厂脱硫石膏与化工企业含钠废渣共同熔炼制备玻璃原料,以此推动区域内工业废弃物循环经济发展,助力达成废水“零排放”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

3 结语​

在废水处理范畴之中的蒸发技术,呈现出极为可观的节能减排潜在价值,通过对热力学原理、能耗具体构成、各类影响要素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从提升浓缩比例、改良设备架构、实行工艺联合运用、推动固废资源再利用等诸多方面探究达成减排目标的路径,以切实降低蒸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数量。未来伴随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与创新,废水处理领域的蒸发技术所具备的节能减排成效有望得到更进一步增强,进而在环境保护及资源循环利用工作方面发挥更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玲.MVR 蒸发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23,43(4):144-148.

[2] 刘啸尘 , 初旭阳 , 刘啸晨 , 等 . 蒸发浓缩装置在镀铀工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J]. 铀矿冶 , 2025, 44(1):138-143.

[3] 李启辉 . 煤化工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现状 [J]. 应用化工 ,2023, 52(7):2234-2238.

[4] 郑晓晓 , 张家涛 , 董卫娜 . 工业废水处理中的零排放技术与其挑战探讨 [J]. 安家 , 2024(10):0256-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