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路径与案例设计研究
杜君艳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学校 442500
一、引言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是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载体,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语文课程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方法单一化、学生参与度不高等。因此,探索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案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路径
1. 深度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小学语文教材是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诗词的字面意思,还要引导他们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的情感表达以及诗词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如诗词中的意象、意境、韵律等。在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故事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认同感。
2. 创设传统文化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设传统文化教学情境,如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传统文化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布置传统文化主题的教室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3. 开展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教学活动
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学活动,如古诗词朗诵比赛、书法比赛、传统节日手抄报制作、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传统文化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案例设计
(一)案例主题
探秘传统节日里的文化密码——以春节、端午、中秋为例
(二)教学目标
学生能准确说出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时间、起源及习俗
掌握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词、传说,提升语言积累与表达能力。
通过跨学科探究、角色扮演、创意实践,培养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与创新思维。
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源:节日纪录片片段、传统习俗动画、诗词朗诵视频。
道具材料:手工制作材料包(粽叶、彩纸、黏土等)、角色扮演服饰、诗词卡片。
分组准备:将学生分为 5 - 6 人小组,每组推选组长,明确分工(资料搜集员、记录员、汇报员等)。
(四)教学过程情境导入
播放《中国传统节日》混剪视频,展示节日庆典中的舞龙舞狮、包粽子、赏花灯等热闹场景,配以欢快的民乐背景。教师化身“节日使者”,手持古风卷轴道具:“同学们,神秘的节日使者给我们送来一封邀请函,邀请我们穿越时空,探秘传统节日里的文化密码!大家准备好出发了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节日起源大揭秘
分组探究。每组抽取一个节日信封(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内含该节日的起源线索卡(如神话故事片段、历史文献摘要)。小组成员合作阅读资料,整理节日起源故事,用思维导图记录关键词。每组推选代表,结合自制道具(如简易头饰、手绘背景板),以情景剧形式演绎节日起源故事。知识抢答,教师提出问题:“除了刚刚表演的故事,还有哪些关于这个节日起源的说法?”学生抢答,答对可获得“文化小博士”贴纸奖励。
总结拓展
学生在古风信纸上写下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悟,或设计一条传承传统节日的创意方案(如“举办家庭端午诗词会”“制作节日主题手抄报”),投入班级“时光信箱”。教师展示非遗传承人坚守传统技艺的图片,深情总结:“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每一个习俗、每一首诗词都是文化的密码。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小使者,让这些璀璨的文化永远闪耀!”
(五)教学评价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探究、情景剧表演、美食制作等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展示、诗词背诵、创意方案等,从知识掌握、技能运用、文化理解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自我评价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同时,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结论
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系统工程。通过深度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创设传统文化教学情境、开展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教学活动、加强跨学科融合以及引导家庭和社会参与等路径,能够有效促进传统文化元素与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同时,通过具体的案例设计,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可操作的范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徐余刚. 基于任务群创设学习情境 催生小学语文课堂新样态[J]. 小学教学研究 , 2022, (27): 66-68.
[2] 张桐科 . 趣味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J]. 教师博览 ,2021, (27): 30-32.
[3] 吴盼盼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与德育的融入研究 [J]. 吉林教育 ,2023,(34):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