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电商专业“专创融合 + 服务产业”育人模式的升级策略研究
杨婷
福建省建阳农业工程学校
引言:
信息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要求中职电商教师不仅要掌握数字化技术,还要具备产业服务思维。当前,中职电商教育存在教师实践能力与产业需求不匹配、课程内容滞后等问题,急需通过“专创融合 + 服务产业”的模式升级,使教师成为产业服务型导师,培养适应数字经济的技能型人才。
一、以“数字技术 + 商业逻辑”为核心,重塑中职电商教师复合能力体系
(一)“双师型”教师能力维度重构
中职电商教师需构建“三维能力模型”:这一模型是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它包括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产业服务实战能力以及教学创新整合能力三个维度。
1. 教师需掌握商业数据分析工具如 Tableau,展示数据可视化,帮助学生理解数据。教师应能操作AI 营销系统,如智能客服训练平台,将技术应用于教学,让学生掌握新工具。
2. 教师应有电商运营策划经验,结合理论与实践,提供工作场景模拟。设计数字化营销方案,教授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提升销售。跨境电商平台实操经验对教师重要,教授学生国际市场电商活动,拓宽全球视野。
3. 教师应将企业真实案例转化为教学项目,让学生接触行业前沿案例,增强学习实用性和趣味性。运用 VR、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设计情境化教学方案,模拟真实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师资培养机制创新
1. 为实现校企双向赋能,我们提出建立“教师企业轮训基地”,要求教师每年至少两个月深入企业参与数字化项目,提升能力,并将经验带回课堂。
2. 推行“产业导师驻校计划”,邀请企业数字化转型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合作开发优化课程,如《电商数字化运营实战》,使课程更贴近行业实际,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3. 构建“教学 - 实践 - 科研”联动机制,鼓励教师主导校企合作数字化课题研究,如农产品电商直播运营模式,提升研究能力,为行业发展贡献智慧。
二、以产业数字化需求为导向,构建动态化课程体系
(一)课程内容重构策略

表一
(二)中职特色课程开发路径
1. 区域产业对接课程
开发《茶产业电商数字化运营》课程,结合传统茶产业与电商,提升销售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教师与茶企合作开发“茶叶直播带货全流程”教学项目,让学生体验完整电商流程,增强实战经验。课程融入地域特色,如茶文化数字化展示和农产品溯源区块链技术,教授学生如何传播本地茶文化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2. 创新创业融合课程
设计《电商数字创业实战》课程,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包含数字化选品分析(利用大数据工具调研区域特色产品)、数字化营销策划(基于 AI 工具的推广方案设计)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电商创业能力。
(三)课程动态调整机制
1. 建立“产业需求 - 课程响应”季度评估小组,由教师、企业代表、毕业生组成,定期评估产业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确保课程与产业发展同步。
2. 每学期更新 10%-15% 的课程内容,以保持课程的前瞻性和实用性。例如,2024 年新增《生成式 AI 在电商客服中的应用》模块,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电商技术。
3. 教师需参与产业调研,每学年提交至少 1 份《区域电商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以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实际紧密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以企业真实场景为依托,构建“教 - 学 - 做 - 创”一体化实训体系
(一)智能实训平台建设框架
1. 虚实融合实训环境
搭建“电商数字孪生实验室”:模拟真实电商企业运营场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将虚拟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立体的学习平台。
仓储物流区:对接智能分拣系统(如 AGV 机器人操作),通过自动化设备,提高物流效率,同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智能物流系统的运作原理和应用。
直播营销区:配置虚拟背景生成、实时数据分析设备,让学生在模拟的直播环境中,体验和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直播营销,同时通过实时数据分析,提高营销效果。
教师负责开发实训项目脚本,如《大促活动数字化运营实战》,通过实际的项目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电商运营的技能和知识。
2. 企业真实项目导入机制
建立“实训项目库”,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经验,满足多样化学习和职业发展需求。
1. 季节性项目:设计电商促销策划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与合作社合作,学习策划执行在线销售活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 常态化项目:提供企业电商平台日常运营维护项目,教师作为项目督导,指导学生处理日常运营任务,全面掌握电商平台运作和管理技巧。
(二)中职教师实训指导能力提升
1. 实施“实训教学能力认证”: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操作能力,教师需掌握至少三种智能实训工具,如电商数据分析平台、VR 直播系统等,以有效传授知识并加深学生理解。
2. 实行“实训项目导师制”: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指导学生从需求分析到成果交付。此过程结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四、校企协同实训评价体系

结语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电商教师需从“知识传授者”转型为“产业服务型教育者”。通过重塑复合能力体系、构建动态课程体系、搭建智能实训平台,实现“专创融合 + 服务产业”育人模式的升级,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数字化职业能力,更能推动教师成为连接教育与产业的关键纽带,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宋君远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J]. 老字号品牌营销,2024(04):205-207.
[2] 张华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商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研究——以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课程为例 [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01):42-46.
[3] 朱名勋. 数字经济视角下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06):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