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立德树人,以爱育人学会多角度关爱学生

作者

叶妙红

惠州市惠阳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

习近平总书记说:“ 一个人遇到好的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回想自己读书生涯,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好老师,他们教过的知识在时间的消磨下大多已经遗忘了,但他们给我的榜样示范却给我后来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带来无穷的力量。“师者如光,微以致远”作为教师,高尚的师德品格会成为学生一辈子追逐的光。教育的力量,将重担落在了教师的肩上,教师的榜样作用和传递作用不可或缺,但是,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任务的同时,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德育内容渗透于课堂教学中,渗透于日常生活中,以行导人,以情感人,以爱育人,立德树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一、关爱学生,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从一张表格说起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班主任,我必须全面了解自己班的每一个学生,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帮助他们,尤其是对于生理和心理都处在敏感期的初中生,只有更好地了解他们,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因此,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习惯喜好。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去认识和了解每个学生,我还会利用他们的学籍信息表或自制的一张班级成员调查表中,了解他们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信息、个人信息,毕业的学校,担任过的班级职务等。

刚接手八(8)班的时候,我从调查表中发现班上一个学生小尹除了填写家庭住址其它基本空白,据我多年的经验猜测这样的学生往往问题较多,因此在平时就特别留心关注,结果发现他脾气特别暴躁,经常和周围的同学发生矛盾,每次上课都是趴桌子或讲话,从来不拿出书本。如有老师批评他时反应也比较激烈,有时甚至会和科任老师起冲突,老师找他谈话时也不愿意敞开心扉,拒绝帮助。我猜想小尹的家庭教育一定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后来通过家访了解到原来他来自单亲家庭,妈妈带着他们兄弟三个靠摆摊为生,爸爸从来不管他们。常年的辛劳加上怀着对爸爸的怨恨,妈妈经常在兄弟仨面前发牢骚,说爸爸的坏话,有时甚至会把情绪发泄到孩子的身上。因此,从小生活在这样家庭环境的小尹比较自卑,对所有人都不信任,缺乏和人沟通的能力。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加关心和爱护他了,一开始,对他的学习不作硬性要求,也和科任老师提前交代只要他在课堂上能遵守纪律,作业或其它方面可先暂缓。然后,课后经常找他聊天,聊天的内容是多角度的: 学校、社会、生活、游戏 ...... 避免一味的说教。一开始,感受不到他的任何回应,但是我不气馁,日复一日坚持下去。慢慢地,他有了回应,偶尔会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或情绪,有时候甚至会和我分享他的日常。就这样,过了大半学期后,他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性格开始变得柔和了一些,不再像刚开学时的“小刺猬”,随时准备攻击别人的模样了。而且,在学习态度上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上课会拿出书本,作业也会依时上交,虽然成绩还是中下水平,但是于他而言,这已经是一次大转变了。“信其师,亲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学生也会因为喜欢老师而不忍老师失望,进而约束自己的行为。而老师则通过关爱学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爱,是教育的本质。

二、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从一张试卷说起

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敏感细腻,好胜心强,爱面子,会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因此,我们需要平等用心对待他们。记得有一次,末考前的一次模拟测验,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发挥得不太理想,为了鼓励他们,我在他们的试卷分数旁写下了鼓励语,但是我转念一想,如果试卷被班上其它同学看到了,心里可能会不平衡,认为老师忽略他,不重视他,因为没有在他的试卷上留下任何的话语。于是,我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在班上每个同学的试卷上写下了鼓励语。针对不同学生的分数,给他们不一样的鼓励,成绩考得好的,我会写下:“你真棒!继续努力,希望你末考考出更好的成绩!”成绩考差了的,我会写:“偶尔一次的失误不代表失败,加油!相信下次会发挥出你的水平”。成绩差的,我会写:“老师看到你有在努力,相信下次一定能考好 ....... 总之,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我给他们写下了不一样的鼓励语。当班上的学生拿到自己的试卷时,看到老师写下的鼓励语,有的欣喜,有的惊讶,有的沉默,有的含泪 .... 其中印象深刻的是班上的小达同学,当看到我写的:“你那么聪明,认真学习起来一定很棒!”他拿着试卷安静地盯了好久他的分数。要知道他平时是班上的小捣蛋,经常上课讲话,不认真听课,成绩也是非常差。自那以后,他上课明显专心了许多,上课也不讲话了。结果那一年,班上的学生末考考出了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而小达,也考出了他从来没考过的理想成绩。过后,他第一次主动找我聊天,聊起那张试卷,他说这是他第一次享受到被老师重视和关注的感觉,因此他暗下决心一定改变自己,要用自己的进步来报答老师的用心,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关爱学生,用心教育,让他发现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己,这是小达的自我成长,也是教育的真正意义—促进成长主体的自我成长。

三、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从一个糖果说起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关心爱护着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课堂的表现,也关注他们课后的情绪,并不因为成绩的高低而区别对待,也不因他们的行为表现而有所偏差,教育的宗旨在于立德树人,这意味着真正的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浸润过程。

记得有一次,班上有个同学叫小璇,她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平时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在班级是忽略式的存在,几个科任老师对她没有任何印象。有时候她请假好几天没到学校了,翻看作业登记本才留意到她的缺席。针对小璇的表现,我往往会比其它同学更关注她的动态。当我看到她在一次请假回来后,情绪更加低落,上课经常发呆,我没有立刻找她谈话,而是利用她到办公室值日的时机,给了她一颗糖果,诙谐地对她说:“给生活加点糖,抬头总能看到阳光!”她手里攥着糖果,惊奇地望着我,久久伫立 ..... 自那天过后,小璇明显开朗活泼了许多,有时候还会主动来问作业,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毕业前夕,她还给我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感谢我在她最黯淡无光的时候给她的一颗糖,给予她无穷的力量,让她从阴霾中走出来。慢慢地,我开始明白雅斯贝尔斯说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归根到底,其实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教育的根本法则应该是像云朵推动云朵一样,靠人的精神力量去影响他人的心灵,促进他精神力量的健康成长。

四 、结语:

作为教师,立德树人,是新时代的使命,以爱育人,是教育的初心。我站在讲台前,“捧着一颗真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使我的教师人生变得格外幸福。岁月的溪流里,我庆幸遇见最蓬勃的生命,我愿用最无私的爱,陪伴我的学生们的一路成长,彼此成就,彼此抵达。

参考文献:

[1] 郝雪玥 ; 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研究 2020.04.21

[2] 王成洋; 名班主任关键能力及生成方式的研究 201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