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学习型社会与图书馆创新发展

作者

王萍

鄂州职业大学图书馆

摘要:终身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文章阐述了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图书馆创新发展,为支持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措施策略。

关键词:图书馆   创新发展  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与图书馆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图书馆作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具有开发读者智力、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图书馆将更加充分地发挥教育职能,成为学校以外的社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学习型社会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1 图书馆是学习型社会的知识信息中心

图书馆拥有海量的书籍,是知识资源的汇聚地。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涵盖各个学科领域。除了纸质书籍,现代图书馆还拥有大量的电子资源。这些电子资源可以通过图书馆的数据库进行访问,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学术数据库收录了全球范围内的学术期刊文章、学位论文等,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的知识储备。以报纸为例,图书馆通常会保存本地和国内外的重要报纸。这些报纸不仅是新闻传播的载体,也是研究社会历史、文化变迁的重要资料。

1.2 图书馆是全民教育的终身学校

在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终身教育成为时代的要求。图书馆为公众提供免费的教育资源。图书馆面向所有人开放。服务包括借阅学习,查找资料,还包括阅读推广等,使人们不间断地获得最新知识、技能和精神食粮,因此是全体社会大众的终身学校。对于儿童,图书馆有少儿图书专柜,还要举办故事会等。对于成年人,图书馆会举办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技能素质。每个人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保持终身学习理念,继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馆是社会上一切人的终身学校。

1.3 图书馆是提高全体公民素质的重要场所

图书馆作为整个社会共同使用的社会公益性文化设施,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教育功能。图书馆还提供一些辅助学习的条件,如电脑、报刊阅读机、免费阅读AAP,插座等。这些设备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便利,使他们能够更方便地进行长时间的学习。一些图书馆还设置了学习隔间,这些隔间相对独立,适合小组学习和学术交流。在学术研究中,研究团队可以在图书馆的讨论室里进行项目讨论。图书馆还会举办各种学术讲座、读书分享会等活动。这些活动为不同领域的人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1.4 图书馆是提高人民群众文化以及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除了电视,上网,文化类书刊读者也比较关注,体育、旅游、摄影、电影、戏剧、书法、烹饪、电脑、、服装、美容等书刊成为读者争相阅读的热门书刊,一些消遣性读物如人物传记、文艺小说、历史故事之类也是图书馆书刊流通中的热门。另外,公共图书馆既是提供从幼儿到老年人自我教育的场所,同时也是居民获得各种文化生活信息和休闲娱乐的场所。图书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闲场所,创造一种温馨而亲切的环境和气氛,让人们自由阅读,自我娱乐。一些图书馆还开设了多功能厅、咖啡厅、儿童舞台、音乐厅等,倍受读者欢迎。

1.5 图书馆具有文化传承作用

图书馆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许多图书馆收藏有古籍善本,这些古籍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例如,中国的国家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古籍,像《四库全书》等。这些古籍承载着古代的智慧,通过图书馆的保护和整理,能够将古代的文化、思想、艺术等传承下去。图书馆对古籍的修复工作也非常重要,它能防止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损坏,让后人能够继续研究和欣赏。图书馆还通过展览等方式传播文化。一些图书馆会举办文化主题展览,如“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展”。这些展览通过展示书法作品、书法工具等实物,以及介绍书法的历史和流派等内容,让参观者了解书法艺术的魅力,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

2 图书馆创新发展为支持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策略

2.1 充实馆藏,做好资源建设

图书馆需要不断丰富馆藏资源,包括纸质文献和数字资源,以满足不同读者的学习需求。同时,要加强特色资源建设,如地方文献、专题文献等,为地方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2.2  信息服务升级与优化

图书馆要创新服务模式,要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还要让信息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例如,开展线上服务,如数字图书馆建设,移动图书馆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激发社会公众的阅读兴趣;要加强与学校、社区、企业等社会机构的合作,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比如,图书馆与社区合作建设社区图书室,与企业合作提供职业培训资源,与学校合作,一方面,为学生宣传指导课外阅读,另外,为学生讲解图书馆的资源和使用方法,从而更好地辅助学校的教育工作。

2.3 做好图书馆设备设施建设与更新

图书馆的设施建设要注重人性化和智能化。合理规划空间布局,设置舒适的阅读环境和先进的设施设备。同时,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

2.4 重视图书馆管理和业务人才的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变革给人们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冲击。图书馆作为较早地感知和应用现代科技成果的服务行业,跨前一步、主动学习,从理念和实践上紧随时代的潮流。图书馆自身要重视馆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先行培养“学习型馆员”,以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同时,图书馆也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社会公众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

2.5  寻求政策支持与保障

图书馆首先是政府主导,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责任,将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架构,纳入财政预算,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其次,是社会参与,鼓励和支持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兴建、捐建或与政府部门合作建设公共图书馆,或者通过捐资、捐赠、捐建等方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管理和服务。再者就是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鼓励和支持公共图书馆开展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

总之,图书馆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加强图书馆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的学习需求,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同时,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也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将为经济文化建设、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袁冶. 面向教育与社区的图书馆转型 ——日本图书馆案例研究

[J]. 图书馆学刊,2024(11)

作者简介:王萍(1975-),女,湖北鄂州人,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图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