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对策研究

作者

陈俊锋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对策。通过分析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拓展、网络平台利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协同等多方面构建教育引导体系,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且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其成长成才及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对策

一、引言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理想信念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部分大学生出现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甚至缺失等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社会转型期的一些负面现象,使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产生困惑和质疑,削弱了其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2.家庭因素

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些家庭过度强调物质追求和个人成功,忽视了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家庭氛围不和谐或父母教育缺失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构建过程中缺乏正确引导。

3.学校教育因素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教学方法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校园文化建设不完善,缺乏对理想信念教育的系统性规划和有效载体,不能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

4.个人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自身认知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尚不完善。一些学生缺乏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在理想信念选择上出现摇摆不定。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对策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1.优化教学内容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热点、大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吸引力。例如,结合我国脱贫攻坚成就讲解共同富裕理念,使学生深刻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改进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践教学等。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分析实际案例中深化对理想信念相关理论的理解;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思想碰撞中坚定理想信念;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遗址等,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理想信念的力量。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营造文化氛围

通过校园建筑、雕塑、文化长廊等物质文化建设,以及校训、校歌、校史等精神文化传承,营造浓厚的理想信念教育氛围。例如,在校园内设置名人雕像和事迹介绍,激励学生以榜样为力量,树立崇高理想。

2.开展文化活动

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主题演讲比赛、文艺演出、志愿服务活动等。主题演讲比赛围绕理想信念主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文艺演出通过话剧、诗歌朗诵等形式传播正能量;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使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理想信念。

(三)拓展社会实践平台

1.建立实践基地

学校与企业、社区、公益组织等合作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在企业实践中,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和职业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在社区服务中,增强学生对基层社会的认识和服务意识;在公益组织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担当。

2.开展实践项目

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鼓励学生自主选题、组队开展实践调研。例如,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调研项目,使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国情,在实践过程中思考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从而坚定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四)利用网络平台优势

1.打造网络教育阵地

学校可考虑建设理想信念教育专题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及时推送优质教育资源,如理论文章、视频讲座、先进事迹报道等。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线上互动交流活动,如话题讨论、在线答疑等,增强与学生的沟通联系。

2.加强网络监管与引导

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潮,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同时,培养一批网络文明志愿者,在网络空间积极传播正能量,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助力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

四、结论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协同努力。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展社会实践、利用网络平台和协同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维度的对策实施,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且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还需不断探索和完善教育引导机制,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大学生成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任长鹏.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4,(08):124-127.

[2]张志杰.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守正创新[J].中国德育,2024,(02):16-22.

[3]牛晓清.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困境与对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05):65-68.

[4]康慧,徐园媛.新时代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三维论述[J].领导科学论坛,2023,(08):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