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责任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
彭冬梅
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
摘要 本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行动研究等方法,构建了融合社会责任教育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设计框架,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通过实际教学应用,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生物学知识掌握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社会责任;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一、引言
在当前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成为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1]。社会责任作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社会决策。然而,传统的生物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2]。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供了新的思路[2]。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社会责任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策略与应用,为生物教学中融入社会责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基于社会责任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2.1关注社会热点,引入真实案例
社会热点中的生物问题是创设教学情境的优质素材[3]。教师应关注如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生物科技进展等领域的热点事件,将其引入课堂。例如,在讲解基因工程时,可引入“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讨论。教师先展示关于转基因食品在全球种植、消费情况的数据,以及不同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政策。同时让学生思考:“转基因食品是否存在潜在风险?”。这些实例不仅培养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还增强其在生物科技应用方面的社会责任意识。
2.2结合生活常识,创设熟悉情境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知识。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如健康饮食、运动健身、疾病预防等。在讲解血糖调节时,教师以“一杯奶茶下肚,你的身体会发生什么?”这一生活现象创设情境。学生分组绘制血糖变化曲线,结合胰岛素作用机制分析“糖分轰炸”对机体的影响。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血糖调节的过程和意义,同时也能将生物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健康生活的意识,履行对自身健康负责的社会责任。
2.3开展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情境
实践活动是让学生深入体验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有效方式[4]。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调查、生物实验探究等活动。如组织学生对本校现有资源开展植物栽培活动,观察生物生长所需适宜环境,分析种间竞争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其次,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在《DNA的结构》教学中,让学生角色扮演DNA双螺旋的探索历程。教师组织开展“基因编辑技术是否打破自然稳态”等主题辩论赛,鼓励学生表达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增强社会责任感。
2.4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情境呈现
多媒体资源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够为学生呈现丰富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展示生物现象和生物科学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兴趣。在讲解生物多样性时,播放关于热带雨林、珊瑚礁等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的纪录片,让学生感受生物多样性的魅力。同时,展示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图片和数据,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考,激发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社会责任感。
三、基于社会责任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应用案例
3.1案例一:“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教学
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家乡河流生态环境调查与保护”的生活化教学情境。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家乡河流过去清澈美丽的照片和如今污染严重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河流生态环境变化的关注。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对家乡河流进行实地调查,包括测量水质指标(如酸碱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观察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等。课后小组讨论分析河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原因,如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直排、垃圾倾倒等。学生们讨论如何恢复和保护家乡河流的生态平衡,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环保宣传、监督企业排污、建立污水处理设施等。通过这一教学情境的应用,学生不仅掌握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知识,更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了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3.2案例二:“健康生活与传染病预防”教学
以“免疫调节”为例,教师以“流感的预防与控制”为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或身边人患流感流感的症状、传播途径。接着,结合教材中免疫调节的知识,解释人体免疫系统如何抵御流感病毒的入侵。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提出预防流感的建议,如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加强锻炼等。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流感高发季节,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该如何做来减少流感的传播?通过这一案例,学生将免疫调节知识与生活中的健康问题紧密联系,提高了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结论
基于社会责任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应用,是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5]。通过关注社会热点、结合生活常识、开展实践活动和利用多媒体资源等策略,能够为学生营造生动、真实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本文提出的策略和应用方法为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社会责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主题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设计,以及如何将社会责任教育更好地融入整个高中生物课程体系中。
参考文献
[1]林炎.生活化教学情境培育学生社会责任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3.
[2]张丹丹.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及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20.
[3]刘西芹.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3,534(06):94-96.
[4]姚红梅.利用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的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