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生命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融入

作者

唐延秋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亳州第十六中学 安徽亳州 2368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发广泛关注。缺乏生命教育的背景下,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甚至产生不良的想法。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青少年品格塑造的重要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生命意识和责任感的重大使命。通过适时地将生命教育融入该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还能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本文旨在探讨生命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融入方式及其必要性,期望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融入;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重要性

生命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与尊重,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当今社会,青少年面临着学业、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很多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这一时期是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关键阶段。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与外界压力的积累,部分青少年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甚至产生一些极端行为。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生命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怀,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必然选择。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和社会适应能力尚在形成,若能够通过道德与法治课进行适时的生命教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强化他们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事实上,许多青少年之所以在面临生活困难时产生悲观情绪,甚至选择极端方式解决问题,往往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生命意识和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一种关注人类行为和社会规范的课程,具有天然的契合点,其本身就涵盖了许多与人权、生命、法律等相关的重要话题。因此,生命教育的引入,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教育体验,促使他们在认知上发生深刻转变,逐渐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与世界观。

二、生命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的策略

(一)丰富教学方法,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

生命教育不同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它更注重情感的共鸣和价值观的培养。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情感和思想层面充分感受到生命教育的深远意义。例如,教师可以在讲授“尊重生命”的课题时,结合具体的案例,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从他人的遭遇中反思生命的珍贵。除此之外,播放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电影片段、音乐或图文并茂的资料,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从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中获得深刻的感悟。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汶川地震时救援人员不顾生死,奋力抢救生命的画面,或者是癌症患者用尽全力与病魔抗争的感人故事,这些视频和故事都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相比单纯的说教,这种多媒体手段不仅能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增强生命意识教育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帮助学生逐渐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定期锻炼身体,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习惯,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习惯,实际上都与学生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关于生命健康的心得体会,帮助他们认识到生命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应该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成为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准则。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发现生命的美好。通过欣赏那些描绘生命意义、体现生命力量的诗歌、电影或绘画作品,使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光辉与力量。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思维方式。

(三)从法律角度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关法律的内容非常丰富。例如,教材中关于“预防犯罪”、“我们的生命权”以及“法不可违”的相关单元,都是和生命教育密切相关的内容。通过法律的视角,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还受到社会和法律的保护。通过案例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保护生命方面的作用,帮助他们树立法律意识,了解每个人都应当遵守法律,并尊重他人的生命。例如,在教学《善用法律》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侵害生命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反思。通过法庭模拟等方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深入理解法律对生命的保护作用,以及每个人在社会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也能够加强他们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四)结合热点新闻加强生命教育的融入

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密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新闻,及时将其融入到课堂内容中。这种做法不仅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近年来社会中发生的一些悲剧事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法律和社会规范来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学会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境。

三、结语

生命教育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初中阶段,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生命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生命的尊重。通过将生命教育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还能为他们提供应对人生挫折的心理准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并实施多种教学策略,确保生命教育的有效融入。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积极面对人生挑战的青少年,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崔成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的思考——以《增强生命的韧性》一课为例[J].吉林教育,2017(36):66-67.

[2] 姜根华,叶紫儿.德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以“敬畏生命”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05):17-21.

[3] 徐万丽,赵家浩,蔡一诺.生命教育,道德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好家长,2018(40):120-121.

[4] 王有鹏.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及注意之点[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15(0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