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吴美萍
闽侯县祥谦五虎山小学 350007
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成为教育改革重要方向,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特点和信息技术应用存在天然契合性。然而当前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教学效果提升,通过分析当前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探索多媒体资源整合和智能平台应用策略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一、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凸显应用瓶颈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融合程度日益加深,多数学校已配备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等基础设施为信息技术应用提供物质保障,然而通过调查发现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诸多瓶颈;各地区学校间信息技术设备配置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农村小学因经济条件限制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甚至部分教室仍无法实现网络全覆盖制约信息技术应用深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尤其是年龄较大教师对信息技术工具掌握不熟练,缺乏必要技术支持和培训导致即使有先进设备也难以充分利用。
信息技术应用流于形式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教师仅将信息技术当做展示教材内容工具,将传统黑板板书简单替换为课件播放未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信息资源建设质量不高,针对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开发教学资源不足,许多教师使用网络搜索获取教学资源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信息技术应用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科学评估标准难以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影响教师应用积极性。
二、多媒体资源整合课堂活动,教学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构建立体化语文教学情境,教师应当利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为学生创设接近真实情境学习环境;开展交互式阅读教学活动通过电子书籍、阅读软件等工具,设计点读功能、生字注释等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文本内涵;构建协作式写作教学模式,利用在线协作平台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写作、作文互评活动;开发游戏化识字教学方法,将汉字结构特点融入益智游戏中如汉字拼搭、部首组合等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掌握汉字规律;建立多元化口语交际平台,利用录音、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学生口语表达过程,通过回放分析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促进表达能力提升,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过程中应注重技术和教学目标契合度,避免为用技术而用技术,确保每项技术应用都能服务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以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为例教师应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课前教师通过微课形式导入,播放动画版小马犹豫不决场景引发学生思考小马为何不敢过河;课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河水流动画面,配以不同水流声音让学生感受哗啦啦和静悄悄两种状态差异,理解拟声词表达效果;教师还可以设计交互式情景对话,学生扮演小马、老牛、松鼠等角色,通过触摸屏选择对话内容体验不同角色观点;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分组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故事情节探讨小马过河蕴含道理;针对实践出真知主题教师应当设计多媒体互动游戏勇敢尝试,学生通过操作虚拟小马,面对不同障碍做出选择体验亲身实践重要性;课后学生利用录音功能朗读课文,教师通过学习平台提供针对性评价指导朗读技巧。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智能平台拓展学习空间,评价反馈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智能学习平台实现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巩固全过程贯通,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学习内容,教师根据预习情况调整教学重难点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智能作业批改系统对学生作文进行初步评价,包括文章结构分析、语法错误标注等减轻教师批改负担同时提供客观评价参考;学习行为数据分析系统记录分析学生学习轨迹包括阅读停留时间、错误类型统计等,形成学习画像为教师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个性化阅读推荐系统基于学生阅读历史、兴趣爱好等因素,智能推荐适合阅读书籍拓宽阅读广度提升阅读体验;家校协同育人平台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参与互动式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智能平台应用应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设计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系统避免技术使用门槛过高影响应用效果。
以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借助智能平台构建情感体验与评价反馈一体化教学模式。课前学生通过智能学习平台预习课文,平台根据阅读时长、停顿次数等数据生成预习热力图,教师据此把握学生预习难点;课堂伊始教师利用智能平台创设虚拟雪夜场景,通过温度感知装置模拟寒冷感受,让学生体验小女孩处境;阅读环节学生通过平板电脑跟随朗读,智能系统实时分析朗读情感起伏,给予音调、语速等方面指导;理解环节平台呈现多维度理解任务,学生可以选择不同难度问题作答,系统根据答题情况调整后续问题实现个性化阅读指导;情感体验环节学生通过智能平台表达对小女孩遭遇感受,系统分析关键词,将情感相近学生自动分组促进深入讨论;写作环节学生撰写续写或改写内容,智能系统提供写作建议,教师针对创意思维部分给予点评;课后平台推送与主题相关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关爱话题;家长通过家校平台了解学生情感变化,配合开展家庭关爱行动实现课内外学习情感教育一体化。
结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应用过程中存在技术设备配置不均衡、教师应用能力不足、应用流于形式等瓶颈问题,通过多媒体资源整合课堂活动,构建立体化教学情境,开展交互式阅读教学,实施协作式写作训练等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智能平台拓展学习空间,建立混合学习环境,运用智能批改系统,开发学习行为分析系统等方式能够提供精准评价反馈实现个性化教学。
参考文献
[1] 韦彬华 .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J]. 求知导刊 ,2024(8):41-43.
[2] 刘青会 .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 教育实践与研究 , 2024(4):12-14.
[3] 陈灿晞 .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策略[J].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