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吴纪翠
吴江平望中学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与具体要求,是新课标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方式。英语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说明如何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设计阅读课,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核心素养培养落地。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基本内涵与意义
“教—学—评”一致性是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的前沿问题, 也是推进课题研究与改进教学实践的新视角。崔允漷教授从理论分析的视角概括“教-学-评”一致性的三因素理论模型, 该理论认为, “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这三个因素应该具有目标的一致性。
二、高中英语“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贯彻不深入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蓝本”,对教学目标的贯彻执行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开展“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活动时,不少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知和理解不够深刻,没有充分重视课堂目标,缺乏教学目标意识。尽管部分教师关注教、学、评三者关系的平衡,结合基本学情和教情设置教学目标,但是仍存在目标不够具体、合理,缺乏可行性等问题。
(二)学生课堂参与不积极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要求教师高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是有些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比较单调,偏离教学目标,没有能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教师过于依赖教材甄选教学内容,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习惯的培养,极大挫伤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能动性。
(三)课堂评价落实不到位
作为“教—学—评”一致性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高效的课堂评价不仅能够直观地反映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也为教学策略和思路的调整提供有效的参考。当前部分高中英语教师阅读课的课堂评价意识不足,课堂评价滞后于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难以实现“一课一评”。一些教师过度关注教学目标,忽视了评价任务的科学设计,和有效实施。
三、“教—学—评”一致性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高中英语是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致性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始终坚持创新导向,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科学选取教学内容并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结合教学目标综合评价教学效果,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中有效完成英语听、说、读、写等学习任务,逐步从“学习知识”向“运用知识”的顺利过渡。
(一)强化目标意识,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为实现高效教学目标,高中英语教师应具有较强的目标意识,主动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定位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任务,需注重自我提升、逐步强化目标意识、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以实现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和教学评价活动。
首先,教师应深度研读课程标准,以课标为导向设定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始终。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三册unit 4阅读课 Chinese Scientist wins 2015 Nobel Prize时,教师可以结合新课标提出的阅读要求定位教学目标,以学生掌握新闻报道题材特点、正确理解中国传统医药的价值和以屠呦呦为主要代表的科学家所体现的高贵精神为基本目标,主动回归教学正轨,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反复揣摩。这种依托新课标制订教学目标的形式符合“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能够宏观指导教学、学习评价。
其次,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从学生的视角制订教学目标。现代教育理念反复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订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优化目标,全面发展学生英语的听、说、读、看、写等多元学科能力。
再次,教师应培养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掌握最新的教育资讯,提高自身的教研意识和能力。主动积极地与优秀同行交流经验和想法,合作解读高中英语教材,提升目标意识和指定目标的能力。
(二)践行创新意识,组织高效教学活动
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活动时,教师分析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综合考量教学活动与评价任务的契合度及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有效统筹教学目标、评价任务和教学活动的平衡,确保设计的教学活动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在定位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深度剖析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立足基本学情设计教学方案,明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掌握的知识内容,分析预期学习成果,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步细化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整合多样的评价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三)树立评价意识,贯彻评价促学
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科学评价教学效果,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科学设计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开展教学反思工作,逐步改进教学设计,充分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目标。
教师应强化对教学评价目的和作用的理解,培养良好的评价能力及评价意识,尝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传统的教育理念导致教师对教学评价不够重视,在教学中出现了“有教无评”、“有学无评”等问题。还有的教师直接将课堂评价等同于题目练习,缺少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对此,教师应积极接受培训,增强评价意识,学习评价知识和多样有效的评价方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提升自己的评价水平。
教师应在开展教学评价工作时,转变传统以考试为主的终结式评价,运用多种课堂评价手段,不再将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法。站在宏观的视角调整教学评价思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逐步营造良好的教学评价环境,确保“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教师应始终以教学目标为先导,科学把握和深度剖析课堂评价设计方法,综合分析评价任务的设计要素,尝试运用多种教学评价策略,实现多措并举,科学、理性地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模式。
五、结语
在围绕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教、学、评”一致性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逐步强化目标意识,精心制订教学目标,全面加强教学评价,提升课堂评价能力,不断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要在多措并举中纵向推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确保“教、学、评”一致性教学顺利推行,稳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中小 学管理,2013(1):4 6.
[2]崔允漷,雷浩.教—学—评一致性三因素理论模型的建构 [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33(4):15 22.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5.
作者: 吴纪翠 女 吴江平望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本文系苏州市“吴江区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专项课题 编号2024GZ0817 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