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新疆木卡姆艺术的特征

作者

金正兴

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一、当代新疆十二木卡姆的抢救

1. 初识新疆木卡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面积为 166.49 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与八个国家接壤……2023 年 9 月我入学到新疆艺术学院——天山脚下音乐家的摇篮,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我参加的第一场大型的学术研讨会就是在 2023 年 9 月 16 日召开的“木卡姆情怀”—万桐书先生纪念研讨会。本次学术交流研讨会名家云集,让我见识到了木卡姆的伟大与不朽。新疆艺术学院长期聚焦包括木卡姆在内的新疆各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为包括木卡姆文献在内各民族艺术资源的保护开发和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据资料和学习得知。新疆木卡姆主要分为四种。第一是十二木卡姆。它的演奏时长最长,一套木卡姆大概在两个小时左右。它的代表人物是民间演奏大师吐尔地·阿洪;第二是刀郎木卡姆。它的时长最短,一套时长约在5-10 分钟,目前有九套;第三是哈密木卡姆,主要演奏乐器是哈密艾捷克,目前有十二套;第四是吐鲁番木卡姆,目前有九套。

2. 深入了解当代新疆木卡姆的保护新疆木卡姆在保护和传承的问题上得到了党的关怀和支持。

在《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指出:“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再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在百废待兴,国家积贫积弱、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抢救工作的历史史实;

1950 年春天,原新疆省副主席赛福 鼎·艾则孜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了有关濒临消亡的新疆十二木卡姆的基本情况。周总理高度重视并指示由文化部组织,交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音乐学院选派人员具体组织实施抢救新疆木卡姆艺术。中国音乐家协会则在中央音乐学院选定了万桐书。

万桐书,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出生于湖北武汉,抗日战争爆发后,他 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先后在四川江安国立乐剧科、重庆青木关国立 音乐院等地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广州市立艺专、湖南长沙音专、南京市委文艺处音乐组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参加筹备“庆祝 新中国成立音乐会”工作。1949 年 11 月被调往中央音乐学院。1951 年年初,万桐书接到通知,文化部决定让他去新疆,去抢救新疆木卡姆艺术。

万桐书先生拖家带口,带着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来到了新疆,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这里会有无数的困难等待着它们。语言沟通障碍、物资的匮乏、繁重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万桐书夫妻在当时不会想到,他们要在此付出绝大部分青春并且还夭折了一个孩子。根据万桐书先生实录记载:“五十年代是整理喀什地区‘十二木卡姆’的第一步工作,是抢救性的,把濒临消亡的新疆木卡姆艺术原滋原味地保存下来,即把吐尔地·阿洪演唱的全部‘十二木卡姆作为原始的、第一手的传统‘十二木卡姆’完整的录音记谱保留下来。”

二、新疆艺术学院发展木卡姆艺术的情况特征

1. 新疆艺术学院木卡姆教学与演奏

1996 年,新疆艺术学院成立了木卡姆表演艺术班。我院中国传统音乐系是中国传统器乐及木卡姆表演、教学、传承、发展的教学与研究基地,民族器乐表演专业方向被列入“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开设有二胡、古筝、琵琶、笙、唢呐、扬琴(锵)、竹笛(乃衣)、艾捷克、胡西塔尔、萨塔尔、弹布尔、独它尔、热瓦甫、卡龙、手鼓、马头琴、库木孜、冬不拉及木卡姆演唱等19 个专业方向。现有教师16 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 名,硕士以上学历教师8 名。

2. 万桐书纪念馆

截至近些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派出专家学者多次远赴万桐书老先生晚年定居的厦门开展访谈工作。在各方努力以及多年的成果积累下。万桐书木卡姆文献馆由新疆艺术学院建立,于2018 年建设完成,总面积278.31 平米。馆内展示区分为历史图片、乐谱手稿、出版物等七个展示区。其中,乐谱手稿区藏有万桐书于 1951 年至 1957 年间录音、记谱、整理的十二木卡姆手抄本 3部。新疆艺术学院党委每年投入专项经费约20 万元,用于保障文献馆日常运转,现配有专职讲解员2 名、专职研究员2 名。

就收藏的木卡姆乐器种类而言,我校的万桐书纪念馆的乐器收藏量应该是全疆范围内最多的,甚至要比自治区博物馆的种类和数量还多。

(万桐书纪念馆作者实拍)

3. 我校发展传承木卡姆演出近况

2024 年由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支持,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国家级音乐艺术盛会——2024 北京现代音乐节于 5 月 8 日至 12 日在北京举行。新疆艺术学院新疆木卡姆专场音乐会亮相北京现代音乐节,本场音乐会全面演绎了新疆十二木卡姆中第五部《潘吉尕木卡姆》的27 首作品。

《潘吉尕木卡姆》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轻快明朗。其旋律线条流畅,跌宕起伏,极具歌唱性和舞蹈性。其乐器配置丰富多样,有萨塔尔、艾捷克、手鼓、扬琴等。这些乐器在演奏中相互配合,形成了独特的音色和音响效果,展现了《潘吉尕木卡姆》音乐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无论是富有律动的鼓点、缭绕的笛声,还是悠扬的弦乐、清脆的弹拨乐器,演奏家们通过丰富的技法,将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表现得淋漓尽致。歌声展现着新疆人民淳朴、热情的精神面貌。无论是绵延不断的乐音,还是富有特色的律动节奏,都为观众呈现出一幅独树一帜、别具特色的新疆风景。本场木卡姆的歌唱部分极具表现力,无论是齐唱还是男女对唱,演唱者们独特的嗓音与激昂深情的曲调融为一体,在观众耳畔回荡,久久不能平复。歌声有时动人而婉转,有时又雄浑而深沉,独具风韵。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乐曲中偶有出现的舞蹈,这种乐与舞的交错呈现,将音乐中的深情悠扬视觉化,更加深刻的传达着新疆人民的情感和心声。

总结

新疆木卡姆作为新疆歌舞文化中的精粹,新疆艺术学院作为学院派的领军人物,一直将研究传承保护新疆木卡姆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凭借自身身处天山脚下的优势,既有学院派的严谨认真,也对民间悠悠传承的海纳百川。我校师生发挥专业优势,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尽自己所能地传播在大江上下,天山南北!

参考文献

[1] 周达疆 , 阿不都赛米·阿不都热合曼 . 新疆木卡姆艺术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以万桐书木卡姆文献资料为例 [J]. 黄河之声 ,2020,(14):13-15.

[2]简其华.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舞蹈[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01):2.

[3] 赵塔里木 . 学校艺术教育传承——中国维吾尔木卡姆当代保存的重要手段 [J]. 中国音乐 ,2007,(02):22-24.

[4] 雷嘉彦 .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研究的考察与总结 [J].艺术百家 ,2011,27(05):207-210.

作者简介:金正兴(2001.4--),男,汉族,河南新乡人,2023 级在读硕士研究生,音乐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