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尺度与真理尺度的辩证统一
游瑶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追求真理、创造价值的过程。既有其价值尺度,又有其真理尺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尺度包括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真理尺度包括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尺度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合目的性的探索,其真理尺度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合规律的探索。总的来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价值尺度与真理尺度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尺度;真理尺度;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自此,学术界围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开了众多视角的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再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对其“两种尺度”的研究仍缺乏系统论述与深入思考。因此,本文将从“两种尺度”这一视角分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尺度
研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要考察的便是它的价值尺度。所谓价值尺度,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存在着主体必须按照自身活动的需要对客体进行改造的关系,这就是主客体间的意义关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尺度就是其对主体的意义。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尺度的主体性
马克思指出,“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因此,价值尺度的主体性意味着价值直接与主体相关联。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尺度的主体性具体表现在:其一,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价值关系中,主体为中国人民,客体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没有中国人民,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此外,同一客体对不同的主体来说会产生不同的价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于中国人民而言是具有价值的,但是对于其他国家人民而言,就未必存在着相同的意义关系。其二,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能否与中国人民之间形成价值关系,关键还在于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造实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关系是党带领作为主体的中国人民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所创造形成的。并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使二者的价值关系由潜在变成了现实。因此,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间的价值关系就是中国人民在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尺度的客观性
价值尺度的客观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独立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尺度之所以具有客观性,其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践主体的存在与需要是客观的。一方面,作为实践主体的中国人民,其存在是客观而非抽象的,中国人民的需要是“从社会生产和交换中产生的需要”,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其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客体的属性和功能是客观的。客体对主体是否有价值、有多少价值,不依赖于主体的认识为转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否可以满足主体的需要,并非由主体的主观意愿决定,而是由内在于其自身的属性与功能决定。概言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尺度是客观的。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尺度的多维性
价值尺度的多维性是指客体为主体带来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意义关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尺度的多维性体现在作为客体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主体的价值意义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中,中国人民这一主体必须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客体的价值进行全面的审视和理性的选择,以确保主客体在价值关系中保持统一性。
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中华传统文明向现代转型来说,其价值意义在于,重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文明的自信心,激活了中华文明生命力,并赋予其新的生机和活力,彰显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独特的文明价值。这要求作为主体的中国人民对客体进行理性选择时,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更好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来说,其价值意义在于,向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揭示了西方文明观的弊端,进一步解构西方中心论,有力地冲击了西方“文明一元论”所强调的“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西方化等同于文明化”的意识形态霸权。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独特的意识形态价值。这要求作为主体的中国人民对客体进行理性选择时,始终坚持平等、包容、互鉴,不搞文化霸权,与世界文明进行和平对话。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真理尺度
研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还要考察其真理尺度。所谓真理尺度,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反映了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就是中国人民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是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真理尺度就在于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论有效转化为现实。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真理尺度的客观性
真理尺度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性质来讲,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创造。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这是它的本质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这是其实践原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性质、本质要求及活动原则的内容并非来源于主体的臆想,而是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得出来的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践规律的客观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科学把握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真理尺度。此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性质、本质要求及活动原则的内容是客观的。但从其表现形式来看,又是主观的,它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或理论形式来表达。但在理论内容上仍是对其客观内容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尺度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在一定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人民对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观形式却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或理论形式来表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内容的一元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的统一。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真理尺度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从真理的发展过程看,真理尺度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真理尺度的绝对性在于:一是,它的根本性质、本质要求及活动原则的内容是客观的,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承认了它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它的绝对性。如列宁所说:“承认客观的即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真理,也就是这样或那样地承认绝对真理。”二是,随着主体认识世界的能力不断提升,人们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客观存在,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恰如恩格斯所说:“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真理尺度的相对性在于,一是,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正确认识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是有局限的。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整个实践历程来看,由于主体往往会受到一定历史时代与物质条件的局限,主体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认识广度有待拓展。二是,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具体事物而言,对其根本性质、本质要求及活动原则的真理性认识只是某些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而不可能穷尽所有方面、所有层次,主体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认识深度有待深化。正如列宁所说:“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因此,任何真理都只是主体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的反映,体现了真理尺度的相对性。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真理尺度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真理尺度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真理尺度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从真理尺度的两重性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真理尺度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首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真理尺度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二者相互依存。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性质、本质要求及活动原则的真理性认识,只是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认识,其必然是有局限的。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下,它又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正确反映,因而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其次,二者是相互包含。一方面,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真理尺度所包含的根本性质、本质要求及活动原则都只是在特定条件下所把握的,是一定范围和程度的正确反映。另一方面,相对性也包含并表现着绝对性。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根本性质、本质要求及活动原则的正确认识与谬误有本质的区别,它是人们在一定的范围和条件下的正确认识,包含着确定的客观内容。总之,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质及其规律的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其绝对真理。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真理尺度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的思维与人的认识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从主体认知的角度来看,人的思维是至上的,人完全能够认识不断发展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表明主体的认知能力具有绝对性与无限性。但具体到每一个人乃至每一代人,受到主客观方面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其思维又是有限的,人们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正如恩格斯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时又是有限的。
中国人民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真理性认识始终处于由相对走向绝对,并逐步趋向绝对性的转化和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真理尺度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时,必须辩证地看待其真理尺度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否则将陷入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将阻碍我们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认识的进一步发展。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尺度与真理尺度的辩证统一
主体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在这一过程中,既存在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尺度,也存在主客观相统一的真理尺度。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活动也是如此。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尺度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合目的性的探索
文明是人类始终不懈追求的目标。但文明的实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各民族国家的社会历史特征进行的。同样,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立足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否则就无法开辟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正确道路。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社会条件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也与世界其他民族国家大不相同。因此我国对于“现代文明”的追求是既要有现代文明的共性,更强调蕴含我国鲜明的民族特性,具有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文明。因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尺度体现的是中国人民对需要什么样的现代文明形态的探索。不论是蕴含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现代文明,还是勇于创新的现代文明,不论是开放包容的现代文明,还是追求共生并进的现代文明。都是与中国特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相联系,与中国人民的现实需要相联系的文明。因此,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尺度的探索,正是作为主体的中国人民所需文明形态的客观反映,是合目的性的探索。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真理尺度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合规律性的探索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性质、本质要求及活动原则的内容构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真理尺度,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质及其规律的探索。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真理尺度的根本性质强调,中国人民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践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百年探索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赓续发展。其真理尺度的本质要求强调,我们要坚持以中华文明为根基,守好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其真理尺度的活动原则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文化自信,推进“两个结合”。总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性质、本质要求及活动原则的内容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真理尺度。因此,中国人民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践,就必须明确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性质、本质要求及活动原则,依据这一真理尺度来指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践,并在新的实践条件下发现、发展真理。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尺度与真理尺度的辩证统一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尺度与真理尺度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价值尺度要以真理尺度为前提。这要求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践过程中要“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否则价值尺度将偏离正确方向。另一方面,中国人民对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的价值尺度,推动着中国人民不断去探索、发现新的真理,形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真理尺度。如果脱离了价值尺度,真理尺度就失去了主体意义。因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两种尺度”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
基于实践的具体性与历史性,价值尺度与真理尺度的统一也是具体的历史的。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提出的“中体西用”到“全盘西化”,从毛泽东提出“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到邓小平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尺度与真理尺度的具体性和历史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种尺度”的统一将随着实践的不断进步而达到更高的层次。随着真理尺度从相对趋向绝对,人们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需求也将日益多元。那时,价值尺度与真理尺度是否实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必须由人们的实践加以检验。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蕴含的价值尺度与真理尺度的一致性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实践中获得统一。总的来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既符合价值尺度,又遵循了真理尺度,是二者有机统一的结果。在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中,作为主体的中国人们要自觉坚持价值尺度与真理尺度的辩证统一,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践的价值尺度为基础,不断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目标更快更好地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