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评促学”理念下的英语写作反馈模式优化

作者

贾贝贝

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写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体现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以评促学”理念强调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本文以人教版Go for It教材为依托,探讨当前英语写作反馈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旨在为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以评促学;英语写作;反馈模式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英语教学中,写作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人教版Go for It教材以话题为线索,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英语写作反馈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反馈方式单一、反馈内容缺乏针对性、学生参与度不高等,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以评促学”理念强调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更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将“以评促学”理念应用于英语写作反馈中,优化写作反馈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英语写作反馈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反馈方式单一

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写作反馈的主体,主要采用教师批改的方式进行反馈。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逐字逐句的批改,包括语法错误、词汇拼写、句子结构等方面的问题。然而,这种单一的反馈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教师的批改往往侧重于语言形式的纠正,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内容、思路和创意的评价,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学生在被动接受教师反馈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和参与的机会,容易形成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反馈内容缺乏针对性

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往往难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反馈。教师的反馈内容通常比较笼统,如“内容较充实”“语言表达较流畅”等,缺乏具体的分析和指导。对于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独特问题,如逻辑混乱、论据不足、表达不清等,教师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指导,导致学生无法准确了解自己的写作优点和不足,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

(三)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传统的写作反馈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参与反馈的机会和积极性。学生往往只是等待教师的批改结果,而没有主动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和修改。同时,学生之间也缺乏有效的交流和互动,无法从同伴的作文中学习到优点和经验。这种缺乏学生参与的反馈模式,不仅降低了反馈的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二、基于“以评促学”理念的英语写作反馈模式优化策略

(一)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份自评表,让学生根据自评表的内容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同伴互评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阅读和评价彼此的作文。在同伴互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遵循一定的评价原则和标准,如尊重他人、客观公正、具体明确等。学生在互评时,可以从写作内容、写作思路、语言表达等方面对同伴的作文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建议。教师点评是写作反馈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的基础上,教师应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全面的点评。教师点评应注重针对性和指导性,既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又要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二)采用多样化的反馈方式

书面反馈是教师常用的一种反馈方式。教师可以在学生的作文上进行批注,指出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如语法错误、词汇拼写错误、句子结构不合理等,并给出修改建议。书面反馈具有直观、具体的特点,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同时,教师可以在书面反馈中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口头反馈是一种及时、有效的反馈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口头点评,表扬优秀的作文,分析典型的问题。在口头反馈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写作思路和想法,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问题进行指导和解答。

(三)注重反馈的及时性和持续性

及时反馈是提高写作反馈效果的关键。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应尽快进行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如果反馈时间过长,学生对作文的印象会逐渐模糊,无法及时进行反思和修改,影响反馈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分批次批改的方式,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如每次批改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在下次课上进行反馈,确保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收到反馈信息。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反馈和指导。教师不应仅仅在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进行反馈,而应在整个写作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持续的关注和指导。

(四)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针对性的反馈标准

人教版Go for It教材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写作目标和要求,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针对性的反馈标准。例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 1“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的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生活习惯,教师在设计反馈标准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是否能够正确使用频率副词,如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hardly ever,never等;是否能够清晰地描述生活习惯的具体内容和频率;是否能够表达自己对生活习惯的看法和建议等。通过设计针对性的反馈标准,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学生的作文,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写作要点和技能。

结论

“以评促学”理念为英语写作反馈模式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采用多样化的反馈方式、注重反馈的及时性和持续性、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针对性的反馈标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写作反馈的有效性,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然而,“以评促学”理念下的英语写作反馈模式优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商红艳. “促学”导向下英语写作多元反馈系统的构建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03): 151-153.

[2]柳青, 董蓉蓉, 徐嗣群. 以评促学——档案袋评价法与培养自主英语写作者——以南方科技大学为例的实证研究[J]. 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 2020, (06): 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