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多源热能协同供热系统的运行优化与能效评估

作者

刘基伟

河南省华电漯河发电有限公司 河南省 462003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传统供热方式面临着高能耗和高排放的问题。多源热能协同供热系统作为一种集成多种能源源头的供热模式,具有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效的潜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多源热能协同供热系统的运行优化与能效评估,通过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运行特点、优化方法及其能效评估的分析,提出了提高系统性能和能效的可行路径。研究发现,优化多源热能协同供热系统的运行可以显著降低能耗,提升热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能源的高效利用。文章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验证了不同优化方案对能效提升的作用,并对未来的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提出了展望。研究表明,多源热能协同供热系统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高效利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多源热能;协同供热系统;运行优化;能效评估;节能减排

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能源消耗问题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供热领域,传统的集中供热模式由于单一能源来源和高排放的特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降低能源消耗,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能源领域的重要课题。多源热能协同供热系统作为一种集成多种能源方式的创新型供热系统,能够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能源资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废热和传统能源(如燃气、热电联产等),通过合理的协调和优化配置,提升供热系统的整体能效。该系统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有效缓解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是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压力的有效方案。然而,要充分发挥多源热能协同供热系统的潜力,优化其运行和进行系统能效评估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深入探讨多源热能协同供热系统的运行优化策略以及能效评估方法,为进一步推动清洁供热和绿色能源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 多源热能协同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多源热能协同供热系统基于多种能源的协同利用,通过优化各类能源之间的转换和配置,来满足不同负荷下的供热需求。与传统单一能源供热系统不同,多源热能系统通常包括燃气锅炉、热泵、太阳能热水器、地热等多个热源,在智能控制系统的支持下,根据外界环境变化和需求变化,动态调节各能源系统的输出比例,以达到系统运行的最佳效能。

多源热能协同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能源的动态匹配和优化调度。在实际应用中,系统会根据实时数据进行分析,自动调整各个能源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负荷分配,以确保热能的充分利用和系统能效的最优化。例如,在夏季或日照充足时,太阳能热水器可能是主要的供热源,而在低温或阳光不足时,燃气锅炉或热泵则可能成为主要的供热源。同时,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废气、废热等二次能源也能被回收利用,进一步提高整体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该系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能够灵活配置多种能源,避免了依赖单一能源造成的供应不稳定和能效低下的问题;其次,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的辅助,能够实现对多种能源的实时监控和动态优化,使得系统在保证热负荷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浪费和排放;最后,多源热能协同供热系统能够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废热资源,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二、 多源热能协同供热系统的运行优化策略

多源热能协同供热系统的运行优化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优化各能源源之间的调度与配置,另一方面是提升系统的能效和经济性。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运行优化策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优化能源调度策略是多源热能系统优化的核心。通过建立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对不同能源的运行状态、环境变化和需求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确定每个能源源的运行优先级和负荷分配。例如,在系统负荷较低时,可以优先使用成本较低或环境影响较小的能源,而在系统负荷较高时,则采用更为高效的能源以保障供热需求。其次,提升热源的运行效率也是优化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配置高效的热源设备,如高效燃气锅炉、地源热泵和太阳能热水器等,能够在满足供热需求的同时,最大化能源的利用效率。对于传统燃煤锅炉和燃气锅炉等设备,还可以通过改进设备的运行方式或配备辅助设备(如烟气热回收装置)来提高其能效。

第三,系统的能效提升需要依赖于优化的热交换与储能系统。热交换器是多源热能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高效的热交换装置,可以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传输效率。此外,储能技术的应用,如热储能系统和电储能系统,能够缓解负荷波动和间歇性能源的供应问题,确保系统的平稳运行。储能系统能够在低负荷时储存多余的热能,并在高负荷时释放储存的热量,从而保证系统的供热稳定性和能效。

三、 多源热能协同供热系统的能效评估方法

能效评估是判断多源热能协同供热系统是否能够达到预期节能减排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系统化的评估方法,能够为企业或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并为未来优化提供方向。多源热能系统的能效评估通常包括三个主要指标:能源利用率、经济性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估。

能源利用率是衡量系统能效的核心指标,主要通过热能输出与能源输入之间的比值来进行评估。通过计算不同能源源的利用效率,能够判断哪些能源设备运行效率较低,进而为优化调度策略提供依据。经济性评估则主要通过对比传统供热系统与多源热能系统的运行成本,分析其在长期运营中的成本效益。经济性评估通常包括初期投资、运营成本、节能效果等方面的综合考量。环境影响评估主要关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空气污染物排放等,通过评估不同能源源的环保效益,优化能源使用结构。

通过这些评估指标,能够对多源热能协同供热系统进行全面的能效评估,帮助企业在保证热负荷需求的同时,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四、 结论

多源热能协同供热系统作为一种创新的供热模式,能够通过集成多种能源并进行优化调度,有效提升能效,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通过合理的能源调度策略、设备优化和热能储存技术的应用,该系统能够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稳定运行,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在实际运行中,通过能效评估指标的量化,能够全面分析系统的性能,并为优化提供依据。尽管目前多源热能系统仍面临一些技术和成本方面的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储能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的突破,未来多源热能协同供热系统将会在更广泛的应用中展现出更大的潜力。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一技术的普及,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并加强行业合作与技术创新,推动能源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敬智,肖宁,黄夏楠,等.电氢耦合综合能源系统:韧性量化与多目标优化[J].洁净煤技术,2024,30(12):147-160.DOI:10.13226/j.issn.1006-6772.HH24112501.

[2]王晶,冷江潼,张淼,等.基于换热站远程集中控制系统的供热节能优化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24,31(11):34-36.

[3]张海新.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高效灵活供热系统性能研究[C]//冶金工业教育资源开发中心.2024精益数字化创新大会平行专场会议——冶金工业专场会议论文集(中册).河北华热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24:482-484.DOI:10.26914/c.cnkihy.2024.037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