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房菲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一中学 131500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语言能力的关键途径,更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丰富情感体验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学生在被动接受中难以真正领悟阅读的乐趣与价值。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出现,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过程,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在文本上留下属于自己的阅读痕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解锁阅读教学的新密码。
关键词: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
一、引导自主批注,开启阅读思维之门
自主批注是阅读教学中极具价值的环节,它赋予学生充分的阅读自主权,使之从传统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当学生在字里行间挥洒感悟与疑问时,其思维的引擎便被点燃。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文字记录,而是深度的思维体操。学生依据过往所学、生活体验以及个人情感偏好,与文本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在剖析语句、咀嚼字词中,对文本内涵的挖掘层层递进。比如在阅读散文时,凭借自主批注,能敏锐捕捉作者情感的细微波动;阅读小说时,可深入角色内心,洞察人物性格的多面性。这种思维的活跃状态促使理解摆脱千篇一律的模式,呈现出五彩斑斓的个性化与深度化,极大提升学生独立阅读与思考的能力,为构建稳固的语文素养大厦筑牢根基【1】。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散步》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引导学生开启自主批注之旅。课堂上,学生们沉浸在文本描绘的温馨场景里。当读到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轻,毕竟也是人了,也不算轻” 这句话时,一位学生停下阅读,陷入思考。片刻后,在书页旁认真写下批注:“作者对母亲和儿子体重细致入微的刻画,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深意。散步途中,作者留意到母亲身形的瘦弱,尽显对母亲健康的关切;提及儿子体重,又满含为人父的珍视。这般平常语句,恰似一把细腻的刻刀,雕琢出作者对家人全方位的关注,宛如春日暖阳,温暖人心。” 通过这一自主批注,该学生不仅敏锐捕捉到文字背后的情感,更深入理解家庭亲情在生活点滴中的自然流露,真正开启探索文本情感内涵的思维大门,为后续深度解读文章奠定良好开端。
二、巧用符号批注,搭建阅读理解之桥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里,运用特定符号开展批注工作,宛如为学生配备了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精巧钥匙。当学生面对一篇篇课文时,繁杂的文字信息常让人眼花缭乱,而符号批注能够巧妙地化繁为简。例如,以横线划出生字词,学生便能在初次阅读时迅速锁定学习重点,后续集中攻克,强化词汇积累;用波浪线标注优美语句,为赏析文本的语言艺术埋下伏笔,促使学生品味修辞之美、用词之妙。问号的运用,则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带着疑问深入文本探究。这些符号如同导航标,将阅读过程梳理得井井有条。学生在后续回顾文本时,凭借符号就能快速定位关键内容,构建起清晰的文本内容框架,加深对文章整体结构、段落层次以及重点语句的理解,为更深入的文本分析,如主题挖掘、写作手法剖析等筑牢根基,极大提升阅读效率与质量【2】。
在八年级上册《三峡》的预习阶段,教师精心引导学生采用符号批注法。学生们手持书本,沉浸在对三峡壮丽风光的文字描绘之中。当看到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时,一位学生敏锐地拿起笔,在句子下方画上波浪线,脑海中浮现出三峡两岸山峦连绵不绝的雄伟画面,随即在旁写下 “总写三峡山的特点,连绵不断”。而读到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时,该学生为突出水流湍急这一关键信息,果断用横线标注,同时思索着:作者通过朝发暮至的行程对比,侧面烘托出江水奔涌之势。通过这一个个符号,学生如同在文本的迷宫中找到了清晰的路线,将描写三峡山水的重点内容逐一梳理,在脑海中搭建起一座理解文本的坚固桥梁,为课堂上深入学习《三峡》的魅力奠定了良好开端。
三、开展小组批注,汇聚阅读智慧之光
小组批注作为一种极具活力的阅读教学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学生之间思想的交融与碰撞。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以及思维模式都不尽相同,在面对同一文本时,自然会产生多元的理解。在小组讨论批注的进程中,学生们纷纷各抒己见,将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悟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比如,有的学生善于从情感角度剖析,有的则擅长从结构层面解读,当这些观点汇聚在一起,就如同五彩斑斓的丝线交织成绚丽的锦缎。在倾听他人观点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视野被迅速拓宽,不再局限于自身的狭隘认知。同时,在探讨不同观点的合理性时,批判性思维悄然萌芽,学生们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完善对文本的认知。
在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的课堂学习中,教师精心组织了小组批注活动。其中一组学生围绕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这句话展开热烈讨论。一位学生率先发言并批注:“这句话着重强调了职业的神圣与可敬,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作者对职业怀有的尊重态度,字里行间都透露出职业无贵贱之分的理念。” 另一位学生紧接着补充道:“联系当下现实生活,我们确实应该尊重每一种职业,送外卖的小哥风里来雨里去,为大家带来便利;清洁工人天未亮就劳作,维护城市的整洁。这些看似平凡的职业,实则都不可或缺,绝不能有职业偏见。” 还有学生从历史角度举例,阐述不同时代各类职业的重要性。小组成员你一言我一语,在交流中不断完善批注内容,逐渐对文本中关于职业观的论述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智慧的光芒在热烈的小组讨论中熠熠生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引导自主批注、巧用符号批注、开展小组批注等策略,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策略让学生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思考,在阅读中构建知识体系,提升思维能力,感受语文的魅力。然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探索之路仍很漫长,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批注式阅读教学的优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阅读的海洋中畅游,汲取知识的养分,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苗.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10):13-15.
[2]程璐一.例谈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3,(34):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