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引领下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创新实践
李贺勇
长岭县集体乡中心小学 131500
摘 要:在教育不断革新的当下,小学体育教育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一环,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新课标为小学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游戏化教学则是顺应这一趋势的创新举措,它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的沉闷与单调。通过融入趣味情境、设计多元游戏等方式,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育知识,提升运动技能。本文将深入探讨新课标引领下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创新实践,剖析其在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技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创新实践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和运动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然而,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技能传授,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着新课标对体育教学提出更高要求,游戏化教学逐渐成为优化体育课堂的重要途径。它将体育知识和技能巧妙融入趣味游戏中,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接下来,本文将围绕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巧妙运用游戏化手段展开论述,探究如何在满足新课标要求的同时,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与成长。
一、巧妙融入趣味情境,充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新课标着重强调需全方位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促使学生达成在快乐中学习、在玩乐中锻炼的理想学习状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注意力容易分散。传统单调的体育技能教学模式,往往难以长时间吸引他们的关注,易使学生产生倦怠感。巧妙融入趣味情境,就如同为枯燥的体育课堂注入一股鲜活的清泉。通过构建生动形象、充满想象力的情境,能够把原本枯燥、单调的体育技能学习进程,转变为充满乐趣、引人入胜的生动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学生不再将体育学习视为一种负担,而是主动探索、积极尝试【1】。
在教授立定跳远这一体育项目时,为了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技能,同时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教师精心创设了 “青蛙跳荷叶” 的趣味情境。活动开展前,教师便开始了细致的准备工作。教师提前来到操场上,用彩色垫子精心模拟出一片片错落有致的 “荷叶”。在设置荷叶间距时,教师依据教学难度与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了巧妙安排。特意将部分荷叶的距离设置得较近,这对刚刚接触立定跳远的初学者来说,更便于他们巩固双脚起跳、平稳落地等基础跳跃动作;而对于那些已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教师设置了距离稍远的荷叶,以此来挑战他们的能力,促使他们进一步提升跳跃水平。很快,学生们来到操场,看到精心布置的场景,纷纷兴奋地要扮演青蛙,跃跃欲试。游戏正式开始,学生们全神贯注,努力从一片荷叶精准跳到另一片荷叶上。为了进一步增添游戏的趣味性,教师还在部分荷叶上巧妙放置了小奖励卡片,像奖励一次免跑圈机会等。在学生们跳跃的过程中,教师时刻关注着每一位学生,不断地鼓励他们,同时耐心提醒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比如双脚要同时用力起跳、膝盖弯曲以积蓄力量、手臂摆动要与腿部动作相互配合等。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全身心投入其中。在欢快的跳跃过程中,他们不仅扎实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技巧,还充分且真切地享受到了运动带来的愉悦感。一时间,整个操场都洋溢着欢声笑语,体育课堂的活力被充分激发出来。
二、精心设计多元游戏,切实助力提升运动技能
依据新课标明确要求,体育教学需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推动学生运动技能稳步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他们多元化的成长需求。精心设计多元游戏,就如同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方位身体素质锻炼的大门。从速度维度来看,短跑类游戏可助力学生提升爆发力与反应速度;力量维度上,搬运重物等游戏能锻炼肌肉力量。而协调性方面,跳绳花样玩法等游戏可有效提升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协同配合能力。同时,丰富多样的游戏情境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所学运动技能的广阔空间。例如在模拟球赛场景的游戏中,学生要灵活运用传球、接球、带球等技能,这不仅实现了技能在不同场景下的有效迁移,还能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强化巩固这些技能,真正将运动技能内化为自身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
在进行篮球教学时,为了提升学生的篮球运球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竞争意识,教师匠心独运地设计了 “运球接力大闯关” 游戏。游戏开始前,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他先仔细观察并了解每个学生的篮球基础与体能状况,然后将学生合理分成若干小组,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确保小组间实力均衡,让每个小组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在操场上,教师精心设置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障碍物。标志桶呈 S 形排列,这对学生的运球变向能力是极大的考验,学生需要精准地控制篮球,灵活地改变运球方向。而小栏架则要求学生在运球时精准控制高度,巧妙运用急停急起技巧跨越,稍有不慎篮球就会失控。每个小组的第一位学生手持篮球,在教师的一声令下,迅速运球依次绕过这些障碍物。完成挑战后,立刻将球传递给下一位同学。比赛过程中,学生们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篮球,双脚灵活地调整步伐,熟练运用变向运球、急停急起等关键技能。小组内成员相互加油鼓劲,“加油,快一点!”“注意变向!” 的呼喊声此起彼伏。组与组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大家都不甘示弱。在这充满竞争与趣味的热烈氛围中,学生们不断挑战自我,篮球运球技能得到了极为显著的提升,课堂上充满了活力与激情,原本枯燥的篮球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引领下的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成效显著。通过巧妙融入趣味情境,成功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精心设计的多元游戏,也切实助力学生提升了运动技能,实现了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但这只是小学体育教学创新的一个起点,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不断探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时代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游戏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让游戏化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小学体育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持续贡献力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充满趣味的体育课堂中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陈晨.小学体育课程游戏化教学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24,(20):86-88.
[2]徐志伟.聚焦新课标“玩转”新课堂——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4,(18):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