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大型综合体灭火技战术几点思考

作者

赵天意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桃城消防救援站

一、前言

大型城市综合体火灾与民用建筑火灾不同,具有建筑体量大、结构复杂、火灾负荷高、人员流动性强等特点,给消防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带来新挑战。西宁“4.9”纺织品百货大楼、西安铭宇文具批发大楼等火灾,其超常态高温浓烟与大面积过火,对现有技战术和装备提出巨大考验。当下,如何扑救此类火灾、避免消防人员战斗减员,研究典型危险特点与避险措施,以适配的灭火技战术攻克火灾,成关注热点。

二、大型综合体火灾扑救带来的挑战

(一)建筑结构复杂带来的扑救影响。1.火灾初期人员疏散、防踩踏问题。2.整个火灾扑救过程中内攻人员的通信联络、战斗撤离问题3.建筑相对封闭,自然排烟散热效果差,容易形成烟热聚集导致轰燃。

(二)高火灾负载带来的扑救影响。1.可燃物燃烧产生的大量烟雾带来的视野狭小、吸入性损伤问题。2.火灾发展阶段的多火点、立体燃烧问题。3.火灾扑救过程中高温热辐射问题。4.火灾完全燃烧阶段,各燃烧单元的轰燃、回燃、结构倒塌问题

(三)裸露电线、燃气等其他危险因素。1.可燃气体爆炸。2.电灼伤

(四)较为完善的防火设计和相对滞后的日常消防管理 。1.产权复杂造成管理缺位。2.主营业态调整突破设防标准。3.电子商务等市场因素冲击,部分综合体由设计时的主营办公、零售业态向餐饮、娱乐等体验式群体消费业态转型,擅自改变使用性质、区域功能和防火边界条件[1]。

(五)作战人员应激行为。环境因素:高温刺激神经,削弱抑制过程,影响战斗观察与判断;浓烟刺激视觉,致方位知觉迟钝或错觉,易被困;强烈噪音刺激听觉,引发思维混乱与烦躁,遇特殊啸叫会产生恐惧。身体因素:体力透支时,观察、记忆和思维判断能力下降,表现为反应迟钝、动作缓慢。战斗状态:战斗顺利易有麻痹侥幸心理,缺乏危险预见与保护;战斗受阻则产生急躁、泄气情绪,降低观察力[2]。传统思想:受“人在阵地在”思想影响,即便意识到险情,消防员采取的避险措施仍不足。指挥问题:超大型火灾现场,前期灭火指挥混乱,无线电受干扰,命令下达不畅,消防力量分散,缺乏统一组织与监督,消防员自主行为多,作战失误易致慌张、失去判断力。

三、现场力量配合和灭火进攻技战术探讨

(一)现场管控。大型综合体包含裙楼和高层建筑,裙楼火势过大易蔓延至高层,即便有实体防火墙,高温烟气也可能导致高层出现跳跃式火点。因此,警戒范围要涵盖高层,并及时疏散人员、启动自动设施。对于有一定建龄的商城,还需将周围防火等级低的临近建筑纳入警戒疏散范围。

(二)社会联动机制建设探讨。社会联动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强调消防救援专业力量的主力军作用和各部门协作的联合响应。为保障联动工作高效有序,联动机制应规定联席会议、联络员、专家组、值班工作和定期演练等制度,尤其要建立专家库和大型机械等级调派清单。政府还应将各部门响应能力纳入年度考评,形成政府施压、部门自我加压的态势,确保在火灾或灾害达到规定等级时,能迅速支援大型火灾现场。

(三)不同阶段灭火进攻技战术思考。1.火灾初期。坚持“固移结合、以固为主”原则。充分利用建筑消防设施内攻近战,一是远程或实地启动喷淋泵、消火栓泵向管网加压供水;二是利用消防车向自动喷淋、室内消火栓接合器补水,力量不足时优先考虑自动喷淋系统;三是优先用室内消火栓布设阵地,辅以消防车移动供水线路。2.火灾中期。坚持“固移结合、固移并用”,采取分割控制、强攻近战措施。“横向堵截”把握一个重点和两个技术环节。重点是以防火分区为单位,部署力量穿插包围、逐片控制。技术环节上,一是利用消防性能化设计建立“亚安全区→防烟(封闭)楼梯间→防烟前室”的安全内攻线路,提供临时安全空间;二是在防火分区外围设置水幕水带保护防火墙或卷帘,利用室内消火栓梯次攻防。同时,要在顶层设立水枪阵地,防止高温烟气引起顶层商户着火。3.火灾后期。此阶段灭火难度大,坚持“固移结合、以移为主”和“先控制、后消灭”原则。重点依靠移动消防装备,通过疏散楼梯、消防梯等在建筑内部设进攻阵地,加强内攻力量;利用高喷车等从外部打击火势,必要时调集破拆车开辟外部进攻路线,加大排烟排热力度,配合内攻灭火。

4.撤离信号下达方式探索。对数控、汽笛、手动三类撤离信号进行测试并评估下达效率。手动信号中,导向绳、旗语等部分信号效果不明显。数控方面,利用头骨耳骨振动仪和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配合使用,测试发现其接收速率快、覆盖范围大、信号接收明显,明显优于其他方式。

四、大型综合体灭火作战避险方法和措施

大型综合体发生火灾后,因其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庞大的可燃物,可能会出现各种火场紧急情况,建筑物坍塌、火场发生轰燃、消防员失踪或伤亡为最主要出现的三种紧急情况,因此有必要对发生紧急情况后的避险对策和技战术措施进行探究。

(一)建筑物坍塌紧急避险及对策。大型城市综合体建造工程不同,建筑结构坍塌情况也可能无法通过外部预警做到提前避险,如果建筑突然发生坍塌事故,首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内部进攻人员按进攻小组依次报告小组人员、位置、安全等情况。大型城市综合体火灾是分为多个内攻小组深入内部进行灭火,确立内攻小组负责人,严格按照指挥员决策进行火场内部行动,落实行动汇报制度,确保指挥员时刻掌握各小组进攻位置和火场内部情况。当发生突然坍塌事故,内攻小组负责人应组织内攻小组进行合理的火场紧急避险,随后清查身边小组人员情况,并向指挥员进行汇报。

2.指挥员应在坍塌事故发生后科学指挥、冷静决策、合理部署。火场内部突然坍塌之后,总指挥员应第一时间发出紧急撤离信号(撤离警报),通过各级指挥员掌握各内攻小组撤离情况或困难,并做出相应救援措施;灭火救援行动各级指挥迅速清点人员情况,并向现场指挥部报告并标注人员位置;根据汇报情况,判断建筑物是否存在二次坍塌可能,统计失联人员或伤亡人员大体位置,组建专门的救援小组对失联区域进行快速搜救。

(二)火场发生轰燃紧急避险及对策。大型综合体有烟气难排的特点,当室内温度和烟量聚集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导致轰然。发生轰燃时,火场内部温度会急剧上升,会让内部进攻人员感到难以承受,内部上层浓烟滚动,火场烟气中性面下降。内部进攻人员发现此类情况,应第一时间撤离进攻位置,同时向上级指挥员汇报情况,请求发出紧急撤离信号。若内攻人员离建筑出口较远,应寻找窗口、阳台等连接外部通道进行紧急逃生,或寻找建筑结构坚固,相对烟气浓度低的房间进行躲避。

(三)消防员失踪或伤亡紧急避险及对策。指挥员在指挥扑救大型城市综合体火灾时,应充分考虑此类突发事故发生的应对措施,通过设立快速干预小组保证此类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快速干预小组是由灭火救援的骨干力量组建而成,在大型火场中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们是建立在火场内部有消防员进行灭火、搜救行动的基础上,是一支专门针对消防员火场遇险的救援队伍,美消防体系中专门设立了此小组机构并发挥出效果[3]。

参考文献

[1] 杨赞.城市综合体灭火救援技战术分析[J].警戒线, 2023(2):125-128.

[2] 杨晨.建筑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技术研究[J].劳动保护, 2023(12):87-89.

[3] 佚名.关于城市综合体灭火救援技战术的应用分析[J].国际援助, 20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