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体育赛事活动安全与监管研究​

作者

张罡豪

成都体育学院 641400

摘要:随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类体育赛事活动日益丰富,其安全与监管问题愈发受到关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体育赛事活动安全与监管的重要性、现存问题,并结合相关政策法规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促进体育赛事活动安全、有序、健康地开展,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监管​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体育赛事活动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从大型国际赛事到基层群众性体育活动,涵盖了各个领域和层面。体育赛事活动不仅成为人们强身健体、丰富业余生活的重要方式,也在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加强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与监管成为当前体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的重要性​

(一)保障参与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体育赛事活动的参与者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人员以及观众等。在赛事过程中,由于涉及高强度的运动、复杂的场地环境以及众多人员的聚集,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如运动伤害、设施故障、突发疾病等。保障赛事安全,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风险对参与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损害,让人们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享受体育的乐趣。​

(二)维护赛事的顺利进行​

安全是体育赛事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赛事可能被迫中断、延期甚至取消,这不仅会影响赛事的完整性和观赏性,还会给赛事组织者、赞助商以及相关利益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只有确保赛事安全,才能保证赛事按照预定计划有序进行,实现赛事的各项目标。​

(三)促进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体育赛事活动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安全的赛事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提高全民的体育意识和身体素质,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体育赛事的品质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促进体育产业的繁荣,进而推动整个体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体育赛事活动安全与监管现存问题​

(一)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赛事组织者、参与者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对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风险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在赛事筹备和组织过程中,可能忽视安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对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例如,一些小型群众性体育赛事,组织者为了节省成本,可能简化安全保障环节,对场地设施的安全性检查不严格,导致在赛事进行中出现意外事故。​

(二)监管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体育赛事活动的监管机制尚存在一些漏洞。一方面,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的监管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存在多头管理或管理真空的现象。例如,对于一些跨区域、跨行业的综合性体育赛事,涉及体育、公安、卫生、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可能出现协调不畅、推诿责任的情况。​

(三)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

场地设施安全问题:部分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场地的设施老化、损坏严重,未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新。例如,一些老旧的体育场,看台座椅松动、楼梯扶手不牢固,在观众大量涌入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此外,一些临时搭建的赛事场地,在搭建过程中可能未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存在结构不稳定等安全隐患。​ 医疗救援保障不足:在体育赛事活动中,运动员和观众突发伤病的情况时有发生。然而,一些赛事现场的医疗救援力量配备不足,急救设备和药品短缺,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也有待提高。例如,在一些马拉松赛事中,曾出现运动员因突发心脏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死亡的悲剧,这凸显了赛事医疗救援保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许多体育赛事活动缺乏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预案制定不科学、不合理,未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且缺乏针对性的演练。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如恶劣天气、火灾、恐怖袭击等,赛事组织者和相关人员往往手足无措,无法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导致事故损失扩大。​

四、加强体育赛事活动安全与监管的策略​

(一)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对赛事组织者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的重要性,掌握赛事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风险评估、安全保障措施制定、应急处置等方面,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组织者的安全管理水平。​

加强对参与者的安全宣传教育,通过赛事官网、社交媒体、赛前动员会等多种渠道,向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人员以及观众普及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知识,如如何正确进行热身运动、如何应对突发伤病、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有序疏散等,增强参与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完善监管机制​

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建立健全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监管协调机制。通过制定详细的监管职责清单,明确体育行政部门、公安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在赛事安全监管中的具体职责,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建立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赛事安全监管中的重大问题。​

(三)落实安全保障措施​

加强场地设施安全管理。在赛事举办前,对场地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和评估,确保场地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同时,在赛事期间,安排专人对场地设施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此外,对于临时搭建的场地设施,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搭建,并进行验收,确保其结构安全。​

五、案例分析​

(一)某马拉松赛事安全事故案例​

在某城市举办的一场马拉松赛事中,由于赛事当天天气炎热,且部分路段的补给站设置不合理,导致大量运动员出现中暑、脱水等症状。同时,赛事现场的医疗救援力量不足,医务人员无法及时对众多伤病员进行有效的救治,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案例分析及启示​

问题分析:该案例暴露出赛事组织者在安全保障措施方面存在严重不足。首先,对赛事当天的天气情况预估不足,未提前制定相应的防暑降温措施,如增加补给站数量、提供更多的饮用水和防暑药品等。其次,医疗救援保障体系不完善,医疗救援人员和设备配备不足,无法满足赛事的实际需求。此外,赛事组织者在赛事筹备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缺乏充分的评估和应对措施。​

启示:通过该案例可以看出,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赛事组织者应充分认识到安全风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赛事筹备和组织过程中,要全面、细致地做好各项安全保障工作,包括对天气等外部因素的预测和应对、合理设置补给站和医疗救援点、配备充足的人员和物资等。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赛事的监督管理,确保赛事组织者严格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保障赛事的安全顺利进行。​

六、结论​

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与监管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体育赛事活动安全与监管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安全意识淡薄、监管机制不完善、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等。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完善监管机制,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并通过案例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体育赛事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为广大参与者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赛事环境,推动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体育赛事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们还需持续关注安全与监管领域的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探索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为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与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