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赵海英
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
前言:
伴随新高考改革的逐步推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面临着从知识传授过渡到能力培养的转型需求,传统教学模式在内容筛选、教学手段和评价体制上,已无法很好地适应新高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现在教学中存有教材内容落后、课堂互动不充分、评价方式单一等现象,急需探索创新性策略,本文依托新高考背景展开,意在为教师提供具备可操作性的教学建议。
一、 新高考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的新要求
新高考改革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多维度、多层面的新要求,这些要求集中体现在核心素养导向与考试形式变化两大方面,从根本实质改变了传统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与途径。
(一)核心素养导向
新高考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当作教学与考查的核心,具体落实在以下四个维度:新高考突出从“知识本位”过渡到“能力本位”,要求学生不光可以理解文本的浅层内容,更需拥有深度钻研和灵活表述的能力,2023 年全国乙卷阅读理解题要学生根据一篇有关“慢生活”的文章,剖析作者观点之后用英文书写评论,既考查信息筛选能力,又测试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得在教学中设计“阅读 - 分析 - 表达”的完整体系,就如开展“文本细读 + 观点辩论”这样的活动,助力学生实现从内容输入到能力输出的过渡。
新高考特别看重跨文化理解能力的造就,以 2023 年北京所出试卷为例,阅读理解所选取的文章对比了中英茶文化,需要学生探究文化差异背后的历史源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里引入多元文化素材,就如采用“文化对比表格”等工具,引领学生体悟文化差异,也开展“文化大使”角色扮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
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成为考查的核心点,新高考的典型题目类型有“作者意图推断题”,教师应采用“问题链”这种设计形式,经由苏格拉底式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与批判性。
新高考看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多个地方的试卷里出现“拓展性阅读题”,让考生把课内外知识整合后作答,这要求教师做出角色的转变,由知识传授者转为学习引导人,凭借设计“阅读日志”、“主题探究项目”(比如“人工智能利弊”资料收集和分析)等途径达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考试形式变化
深度阅读跟逻辑推理题型的数量增多,传统事实细节题在整体中的占比下降,而需开展分析、综合、评价的高阶思维题型大幅增加,就2023 年新高考Ⅰ卷举例,7 道阅读理解题里,有 4 道题是推理判断方面的,此类题目要求教师改变“找答案”式的训练手段,转而采用“思维可视化”方法,好似以“论证结构图”对议论文进行解析,运用“情节因果链”剖析记叙文,助力学生打造深度阅读的思维路径。
现实语境与多样材料的采用,考试材料突破了教材既定的局限,大量采用新闻报道(比如路透社气候变化的报道内容)、学术文章(如心理学实验摘要)、实用文本(例如 App 使用说明)等真实语料,就像2023 年湖北卷选用了一篇针对“城市垂直农场”的科技报道。这倒逼着教师在教学期间引入多模态资源,进而设计真实任务,像“为国际学生创作校园APP 使用指南”,增
二、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局限
现行的教材更新所需周期长,内容大多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某版教材做例子,该教材的最新版依旧以传统话题(如书信写作)为主要构成,欠缺人工智能、碳中和等前沿主题,不少教师称教材内容跟学生现实生活脱节状况明显,引起学习兴趣的下降。
(二)教学模式单一
课堂教学目前依旧以“教师讲解,学生去做题”为主流,有教师反馈课堂时间都花在语法解析和选择题训练上,仅有一小部分时间投入到讨论和批判性思考,该“填鸭式”教学压制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他们逐渐丧失深度阅读的本事。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学校普遍把月考分数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诸多教师一直未使用
过程性评价工具,导致没办法准确判断学生的思维发展进程,这种“仅以分数评判”的评价手段,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效。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聚焦核心素养
处于新高考的背景阶段,英语阅读教学需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过渡到核心素养培养,教师开始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应把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作为核心构架,让目标具有可实施和可评价的属性,在北师大版必修一“Lifestyles”单元的教学里,教师可制订分层目标:基础层学生需掌握跟职业相关的词汇,且能描述不一样生活方式的特点;高档次学生得对生活方式背后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并借助小组辩论这种形式探讨“科技对生活质量的利弊方面”,此目标设计把语言知识给覆盖了,又融入了跨文化比较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二)丰富阅读材料,拓宽学习视野
突破教材的框限是教学创新的关键所在点,教师需搭建起“ 1+X ”阅读资源体系:“1”说的是教材核心文本,“X”涉及跨学科材料,以必修二“Cyberspace”单元为例展开说明,教师可以把三篇材料组合:一个关乎 AI 伦理的 TED 演讲。某学校借助引入此类材料,学生年均的课外阅读量从 5 万字增长到 15 万字,而且在新高考“多文本关联题”里表现十分突出,需要留意的是,材料选择需依照“三贴近”这个原则:贴近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优化教学设计,实施分层教学
阅读全程都应贯穿分层教学,在预读进程的阶段,基础层学生可运用“词汇云图”(像航海主题课里的“voyage”“navigate”)预热相关语言知识;高阶层学生完成“KWL 表格”(已知 - 想知 - 学知)来激发背景知识,处于精读阶段时,就“The Spirit of Explorers”这篇课文而言,教师能设计出分层式的阶梯任务:基础层标识时间线索,明白探险的进展;高阶层次绘制“性格 - 行为”双轴图,探究领导力特性。技术手段也能对分层给予一定助力,比如利用“智慧课堂”系统推送差异化的题目:给基础层级发送词汇选择题,对高阶层开放“如果你是探险队长”的开放性讨论活动。
(四)引入多样化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设计需同时具备趣味性跟思维深度,角色扮演可升级成“沉浸式剧场”模式:在“Sea Stories”教学实施期间,学生不只是去表演遇险场景,还得采用“船长日志”形式,借助过去完成时对决策进行复盘,阅读竞赛可推行“闯关模式”:第一关快速读文找细节,第二关结合课外知识,第三关创意写作。数字工具可增强互动的强度,就如用“Mentimeter”实时收集学生对“网络成瘾对策”的看法,生成词云以展开探讨。
结束语: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乃是系统工程,要求教师针对目标设定、材料选择、教学策划、课堂活动和评价反馈等多个方面实施综合改革,本文所提的创新策略不仅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应试水平,更利于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与终身学习本领,随着教育技术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工具会为个性化阅读教学增添更多的可能性,教师需一直探索并付诸实践,把先进的理念及技术嵌入教学环节,让英语阅读教学实现更精准高效,为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颜桂香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策略探讨 [J].中学生英语 ,2025,(24):81-82.
[2] 李海云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J]. 求知导刊 ,2025,(12):89-91.
[3] 林春红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创新策略分析 [J].高考 ,2025,(12):15-17.
[4] 陈雅慧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J].高考 ,2025,(11):6-8.
[5] 谢玲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优化路径研究 [J]. 高考 ,2025,(09):12-14.
[6] 张婷婷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优化研究 [J]. 高考 ,2025,(08):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