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院职工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精准设计探讨
罗涛敏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412200
一、引言
医院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可有可无,其价值在于将医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内化到医务人员日常行为中。然而,随着医疗机构规模不断扩大、职工队伍日趋年轻化,传统的“一刀切”教育模式似乎难以奏效。只有充分了解医护群体的需求,才能找到更能触动人心的教学方案,也才能在深化医改的大背景下,帮助医院形成高质量人才梯队。
二、文献综述
(一)医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
以往文献关注较多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医院文化建设的关系,却较少从职工需求出发深入探讨教育内容的具体定位。部分研究认为,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应包含职业道德与廉洁行医等方面,但对如何满足年轻护士、临床医生或后勤保障人员的差异化需求,尚缺乏系统论述[1]。
(二)需求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教育学者普遍强调,“只有先清晰了解学习者想学什么,再谈如何教”。在医院环境中,医护人员承受业务与情感压力,需要更实用、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因此,需求导向意味着在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广泛收集基层呼声,不断调整与更新授课重点。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文采用先问卷后访谈的方式,尽力覆盖不同科室和岗位层级。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探讨医院职工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主要期待与潜在需求缺口。
(二)样本与数据采集
研究选取某市级医院为调研点,向其临床科室、护理科室及行政后勤科室等发放问卷 2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180 份。另选取 15 名一线医护人员与 5 名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访谈,重点了解职工在医德教育、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领域的关注点。
(三)数据分析方法
将问卷中涉及“渴望了解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与“对现有教育形式的满意度”等指标量化处理,访谈内容则归纳成若干关键词,如“抗压技巧”“沟通能力”“典型案例分享”等。再将其与医院现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相对照,从而找出差距。
四、结果与分析
(一)医院职工的主要需求
1. 医患沟通与人文关怀
问卷显示,有超过 60% 的临床医生和护士希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多讨论“医患沟通”,包括如何化解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怎样向病人有效传达医学信息。有人坦言,自己掌握医学知识没问题,可面对病患的焦虑甚至不信任,却不知如何应对。若思想政治教育能深入这一话题,提供案例及沟通技巧,无疑会更贴近需求。
2. 压力管理与心理支持
约 55% 的受访者表示,因医患冲突、高强度工作等因素,常有焦虑或疲惫感,并期待从思想政治学习中获得心理调适方法。有几名护士在访谈中还提到,若在思想政治学习中能有互动环节,允许职工彼此分享压力体验,会让人觉得“被理解、被支持”。
3. 职业道德与先进典型学习
许多职工认为,“医者仁心”不能只是一句口号,平时若能学习到一些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并且结合相关案例分析,就会更容易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观念。特别是新进员工需要通过模范带动,真正理解医院“治病救人、关爱生命”的内核。
(二)精准设计的主要思路
1. 围绕核心需求设置教育专题
医院政工部门可将职工最关心的主题,如“医患沟通技巧”“情绪管理与减压”“职业道德与典型榜样”,分别开发成不同模块。每个模块有明确目标和针对性案例,使职工能够有的放矢地选择或参与 [2]。
2. 利用情境模拟与案例教学
在“医患沟通”专题里,可以组织小型情景模拟,让一名医生或护士扮演自己,另一名同事扮演焦虑的病人或家属,然后根据实际对话展示可能的冲突点。再由资深医护或思政教师进行点评,分享如何在体谅患者心理的同时守住医疗原则。这样的实操演练比单纯听讲更能留下深刻印象。
3. 融入人文关怀与心理辅导
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心理健康服务联动。课程可邀请医院心理咨询师或政工干部,就“如何在自我认同和职业目标中寻找平衡”开设讲座,并提供私下咨询渠道。这样让一线人员感到院方不仅强调医德、也真切关心职工的身心状态。
五、结论
基于医院职工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计应当更加精准和实用。通过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可以看出,医护人员最期待的是与职工工作和心理需求直接相关的教育主题,包括医患沟通、人文关怀、先进典型案例、压力管理等。若医院能将这些需求融入到课程大纲与日常培训活动之中,并采用更灵活多元的授课形式,就有望增强职工对思想政治学习的认可度和参与热情,进而提升整体服务质量与团队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谭颖 . 新时代加强医院新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探析 [J]. 健康管理 , 2020(8):0170-0170.
[2] 史文俊 , 王娜 , 金慧 . 医院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党团班”三位一体模式的思考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8):0191-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