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 欣语文” 课程:开启教学新样态

作者

李纪华

福建省邵武市通泰中心小学 354000

引言

在教育改革浪潮汹涌的当下,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探索出一条更具活力、更贴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新路径。“欣语文”课程教学新样态应运而生,“欣语文”课程以“欣动”“欣学”“欣成长”为核心,致力于构建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样态,旨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与素养。

一、点燃“ 欣动” 之火,激发学语文内驱力

“欣动”是“欣语文”课程的起点,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动力源泉。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与动力。而“欣语文”课程通过多种创新方式,点燃学生学语文的内驱力之火。

情境创设是“欣语文”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内驱力的关键环节。2022 年版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理念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出现“虚假性任务、虚幻性情境”等问题 ,而“欣语文”则强调创设真实可信、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自然产生探究欲望和表达需求。语文学习不应局限于枯燥的课本知识,而应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中。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创设真实可感的生活情境 ,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感受。使学生对课文产生亲近感,激发他们阅读与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出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如在学习描写四季的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四季的变幻,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四季之美,再回到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将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进而主动去探索语文知识。

二、开启“ 欣学” 之旅,优化学习过程

“欣学”是“欣语文”课程的核心环节,它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与多元体验,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

(一)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在“欣语文”课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例如,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式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学生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如何快速浏览课文抓住主要内容、如何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词语含义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合作探究,促进思维碰撞

语文学习是一个充满思维碰撞的过程,而合作探究学习则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与小组成员进行分享,倾听他人的意见,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圆明园的毁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这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与思维碰撞,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课文内容,深化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三)多元体验,丰富学习方式

“欣语文”课程注重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除了传统的课堂学习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举办语文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紧张刺激的竞赛氛围中巩固语文知识;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让学生将课文内容改编成剧本并进行表演,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性格与情感;组织语文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开展书法比赛,让学生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感受汉字之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收获“ 欣成长” 之果,见证学习收获

“欣成长”是“欣语文”课程的最终目标,它体现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上。

(一)多元评价,全面衡量成长

评价改革是“欣语文”教学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欣成长”的关键杠杆。与传统语文教学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评价不同,“欣语文”倡导多元立体、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让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助推器。不但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表现、小组合作、作业完成等方面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的发言次数、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通过作业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及时给予反馈与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学习,还要重视采用表现性评价方式,评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举办校园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语言表达、情感传递、台风表现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

(二)发展素养,强化学习自信

“欣语文”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例如,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学生需要自己设计活动方案、收集资料、组织活动、展示成果,这一系列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欣语文”课程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学习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受到思想启迪、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论

“欣语文”课程以其独特的“欣动”“欣学”“欣成长”理念,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样态。它以激发学生学语文内驱力为起点,以优化学习过程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在“欣动”中开启语文学习之旅,在“欣学”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在“欣成长”中收获语文学习的硕果。未来,“欣语文”课程有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 翁明 . 小学语文思辨教学路径探索 [J]. 文理导航 ( 下旬 ),2025,(07):37-39.

[2] 方雪华 .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践探索 [J]. 华夏教师 ,2025,(21):63-65.

[3] 陈秋雪 .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多元化教学策略探究 [J]. 名师在线 ( 中英文 ),2025,11(2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