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合作组织的创新模式研究
张光雷
山东省新泰市泉沟镇人民政府 山东省新泰市 271207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农村合作组织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在资源整合、产业升级、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当前农村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组织结构松散、功能单一、资金和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亟需探索创新发展模式以适应乡村振兴的需求。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农村合作组织的创新模式,包括基于产业融合、社会化服务、数字化技术和多方协同的创新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政策支持、优化组织管理、加强技术与资源支持和构建多方协同机制的政策建议,以推动农村合作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发挥。本研究旨在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合作组织;创新模式;产业融合;社会化服务;数字化技术;产业融合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旨在通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这一战略背景下,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其作用愈发凸显。农村合作组织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链、提供社会化服务等方式,不仅推动了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还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然而,尽管取得了显著成就,当前农村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组织结构松散、功能单一、资金和人才短缺、与市场衔接不畅等问题,亟需通过创新模式提升其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因此,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合作组织的创新模式,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农村合作组织发展规律的认识,还能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价值。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农村合作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当前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组织结构较为松散,许多合作组织内部管理不规范,成员参与度不高,导致组织凝聚力和执行力较弱。其次,功能单一,大多数合作组织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环节,缺乏对加工、销售等下游产业链的延伸,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此外,资金短缺和人才匮乏也是制约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合作组织缺乏足够的启动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缺失使得组织的运营和发展受到限制,难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与市场的衔接不畅,合作组织在市场信息获取、产品营销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难以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合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也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因此,探索创新模式,提升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1]
二.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合作组织的创新模式
(一) 基于产业融合的创新模式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于产业融合的创新模式成为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路径。该模式通过整合农业、加工、旅游、电商等多产业资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农村合作组织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合作组织可以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种植或养殖,同时引入加工技术,延长产业链,开发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在此基础上,结合乡村旅游和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例如,某地合作组织通过种植特色农产品,如有机稻米和绿色蔬菜,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生产即食食品和保健产品,同时开发农事体验和农家乐旅游项目,吸引城市游客,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通过这种产业融合的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合作组织的经济效益,还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2]
(二) 基于社会化服务的创新模式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基于社会化服务的创新模式正成为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新方向。这种模式强调通过提供各类社会化服务,如农业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产品营销等,来增强农村合作组织的服务能力和市场适应性。具体而言,合作组织可以建立专业的服务团队,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为成员及周边农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方案。例如,某些地区的合作组织设立了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定期举办培训活动,传授现代农业种植和管理技术;同时,他们还建立了农资采购平台,集中采购优质种子、化肥和农药,降低成员的生产成本。此外,合作组织还可以与电商平台合作,开设线上销售渠道,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这种基于社会化服务的创新模式,农村合作组织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服务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还能够带动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
(三)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创新模式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创新模式正成为农村合作组织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这种模式通过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赋能农村合作组织的管理和运营,提升其效率和竞争力。具体而言,合作组织可以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全过程的智能监控和数据分析,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和决策流程。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合作组织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土壤湿度、温度等环境数据,精准调整灌溉和施肥方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产品的溯源管理,增强消费者信任,提升品牌价值。此外,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等数字化营销手段,也为合作组织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帮助其更好地对接城市消费需求。通过这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创新模式,农村合作组织不仅能够实现精细化管理和高效运营,还能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
四. 结论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农村合作组织通过探索基于产业融合、社会化服务和数字化技术的创新模式,实现了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这些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合作组织的经济效益和服务能力,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然而,要实现农村合作组织的长期稳定发展,仍需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技术扶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
参考文献:
[1]穆玉梅,and 范琪. "探索临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农业工程技术 44. 29 (2024): 112-113.
[2]马海燕.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农村科学实验 19 (2024): 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