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民营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作者

方武龙

雷州仁康医院 湛江雷州市 524200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以及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提升,推动民营医院迅速发展,民营医院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解决医疗技术难题方面的作用凸显重要。财务内部控制为医院管理质量和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基于财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撰写本文,文中首先介绍民营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其次分析民营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民营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化建议和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并分析雷州RK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构建方案,为提升民营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民营医院,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民营医院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调研及阅读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数据,显示民营医院的数量和服务能力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不仅缓解了公立医院的就诊压力,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社会民众医疗服务迫切需要民营医院的存在。然而,民营医院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尤为突出。研究民营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为民营医院的财务管理提供参考。

一、民营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概述

财务内部控制是企业为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资产的安全性以及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程序和措施。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监控,降低财务报表失真、舞弊风险及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财务内部控制可分为几个关键要素。一是控制环境。良好的控制环境为有效的内部控制奠定基础,二是信息传递机制,确保所有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获得必要的财务信息。三是监督和评价。医院需要定期评估和审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发现潜在的缺陷和问题。

二、民营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民营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不仅关系到医院的财务安全,还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运营效率和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有效落实财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二是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三是防范财务风险和运营风险;四是增强合规性和透明度;五是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六是提升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

三、民营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民营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财务管理不规范、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薄弱、信息系统安全性差、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不当、人事管理不完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不到位、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直接影响了医院的运营效率和财务安全。一些医院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往往是照搬照抄其他医院或行业标准,未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导致制度管理“形同虚设,不切实际,难有成效”。

(二)缺乏内部审计

医院内部审计是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合规的重要环节。然而,许多民营医院在这方面存在缺失或不规范的问题,导致财务风险加大、资源浪费以及管理效率低下。医院内部审计应该是独立的。在一些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直接向医院管理层汇报,这可能导致审计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受到管理层的干预。一些医院在完成审计后,未能对审计结果进行有效整改和跟踪。

(三)缺乏精细化成本管理

精细化成本管理强调对每一个成本项目的详细分析与控制,要求医院在进行医疗服务时,对人力资源、物资采购、设备使用以及服务流程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成本核算。缺乏精细化的成本管理会导致医院在服务流程中的资源浪费。以患者就诊流程为例,如果医院对每个环节的成本没有进行细致分析,可能会导致在接待、检查、治疗等环节出现重复操作或不必要的流程,从而增加了患者的就诊时间和医院的运营成本。

(四)信息系统安全隐患

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数据泄露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许多民营医院在信息系统中存储了大量患者和财务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医疗记录以及支付信息等。一旦这些数据遭到黑客攻击或内部人员的恶意泄露,患者隐私将受到侵害,同时医院也可能面临法律和声誉的双重损失。随着网络攻击技术的不断升级,许多医院的系统可能无法及时更新和维护,导致原本能够防御的攻击变得无能为力,或被蓄意预谋的员工盗用。

四、民营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化建议

(一)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

一是制定明确的财务管理政策与程序:医院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政策与程序。二是建立分工明确的职能体系:通过合理的分工,可以有效防止权力的集中与滥用。三是实施定期的内部审计:通过审计,可以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四是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一套先进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财务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减少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错误和风险。

(二)加强内部审计机制

民营企业应当建立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和流程,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权限及审计流程,以确保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制定审计年度计划,明确审计的重点领域和对象,并通过风险评估来确定优先级,都是重要的举措。

(三)加强预算和资金管理

在民营医院加强预算和资金管理措施包括一是应当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二是应当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三是引入预算绩效考核机制,针对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评估,鼓励各部门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通过加强预算和资金管理,民营医院不仅可以提升财务透明度,还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确保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

(四)落实精细化成本管理措施

一是完善成本核算体系,根据不同科室和项目设定相应的成本核算标准。以手术费用为例,各类手术在器材、药品及人力资源上的投入各不相同。通过对每种手术的成本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医院能够准确掌握每项手术的盈利水平,从而制定更为合理的定价策略。二是建立完善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院可以实时监测各项费用的使用情况。一些医院利用信息化系统对药品的采购和使用进行跟踪,发现某些药品的使用频率和成本偏高,并及时做出调整。这种基于数据分析的决策方式,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五、民营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完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

通过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系统性识别和评估,医院能够提前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财务损失的可能性。一是定期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排查管理制度漏洞、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信息系统安全隐患。杜绝由于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无法及时掌握财务状况,增加了财务风险。二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定性评估可以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意见,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二)应急预案与危机管理

一是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预判,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识别潜在的财务风险,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二是落实危机管理措施,制定对事件的整体处理和后续恢复流程和多种方案。面对突发事件,医院应立即成立危机管理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并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

结论与展望

综上,围绕民营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的研究分析,揭示当前部分民营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相关因素,并提出科学的财务内控及风险防范策略:包括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明确职能分工、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强内部审计机制、加强预算和资金管理、落实精细化成本管理等措施,不但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而且能降低财务风险,增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变化,在当前理论研究基础上,未来民营医院内控风控工作应当关注新的业务管理模式结合新兴智能化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代忠.新医改背景下民营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研究,2023,(02):4245

[2]宋亚宾.民营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现状与优化建议[J].投资与创业,2023,34(2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