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苗族服饰文化:寻着太阳的足迹

作者

马亮

韩国草堂大学(博士在读)

《苗族服饰文化》是一部描绘几千年来苗族服饰文化的书籍,内容生动丰富,从苗族服饰表现出的独特创造生命力、巧夺天工的色彩运用。然而这些服饰色彩以及苗绣记录了他们经历了的苦难漫长的迁徙史,这种迁徙行为也反映了苗族对太阳的崇拜和对光明、温暖的向往。在苗族的自然崇拜中,太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太阳是万物之源,万物向着太阳才有生机。这种信仰一直影响了他们的艺术和文化表现形式。

此外,苗族的迁徙传说和古歌中也多次提到他们追逐太阳的脚步,寻找新的家园。这种对太阳的追寻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更是对祖先迁徙历史的一种记忆和传承。

因此,苗族追着太阳的足迹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对祖先迁徙历史和对太阳崇拜的一种象征性表达。例如,苗族祭祀太阳神来祈求丰收和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天、地、日、月等自然现象的崇拜,在一些地区,每当农作物抽穗时,苗族人会祭拜“天公地母”,祈求天地使农作物丰收,这也是苗族崇拜天、地的遗迹。

苗族服饰中的太阳常常与自然现象和天文现象紧密相关。例如,Su-Miao节日服饰上五星级图案源于古代对五大行星的崇拜,象征着太阳和月亮的结合。这种图案不仅在视觉上和谐了自然界的混乱,还体现了人类对时间与空间的智慧利用,以及对宇宙时空三维概念的深刻理解。当然在大花苗人的蜡染裙中,八角星纹作为一种从远古流传至今的象征太阳的符号,表达了对生命的崇敬。这种图案通常被认为与太阳或宇宙模式有关,象征着光芒普照天上人间,给人生命与希望。

苗族的迁徙历史和路线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其迁徙过程复杂且多次发生。从商周时期、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苗族在历史上曾消失数百年,直到宋朝才重新出现,并广泛提及。这本书以各种方式展示了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其纹样和图案不仅反映了苗族人民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还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智慧和审美情趣。苗族服饰的设计和装饰也体现了苗族人民的集体意识和世界互联性,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服饰中的“天圆地方”概念,体现了苗族哲学对时间与空间的理解,这种哲学思想在服饰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本书探讨了苗绣在中国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如在“织布与织锦工艺”里讨论过的理由,从楚绣逐渐发展起来的苗绣有了良好的基础,唐代苗族的“乌章卉服”,就是用刺绣装饰的写照。从明、清时期史籍记载看,当时各地苗族除以织锦、蜡染装饰外,刺绣为服装的主要装饰。苗绣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苗族人民整个迁徙过程的浩荡历史,并融合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精美的装饰艺术。

苗绣的技艺种类繁多包括平绣、挑花、堆绣、锁绣、贴布绣、打籽绣、破线绣、辫绣、锡绣等多种技法。如锁绣有双针锁和单针锁,不同的苗族支系在掌握同一技法上有粗犷与精细、娴熟之分。苗绣的色彩绚丽,主色调多为红、黄、蓝、绿等色,且每种色彩又分为不同的明度和纯度,对比强烈而又整体和谐。苗绣不仅是苗族妇女情感的写照,也是她们艺术创作的结晶。

透过文章引领读者探索苗装纹饰也成为苗族人民记录历史的载体,他们的这种记忆看似任意,实际是有其历史依据的。例如黔西北一带苗装,不论男女均有披肩,披肩左右花纹无异,每块披肩又分披底和披面。披底边纹标志苗家故土旧居住房基脚为长条石垒砌;披底中心花纹标志苗家故土旧居,土壤肥沃,美丽富饶,田园连片。扇面的花纹分为卷柏细辛花、蕨草细花和猪槽细辛花三种。三种花纹虽异,可含义一致,它标志苗族故地一片锦绣河山,有绚丽多姿之巍巍群山环抱之盛景。然而这些纹饰会让读者不难理解苗族历史,更不会忘记苗族是一个在远古时生活在黄河、长江间的一个古老民族。正因为是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在他们被迫迁徙到西南山区的时候,他们才不忘记把自己曾经开垦耕耘的富饶故土、田园会绣在服饰上,用以教育他们的子孙后代。

苗装形态与背景和谐是苗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相一致。苗族固然是生活品,但又不但是护身御寒的生活品,与现代市场上出售的服饰不同的是,它的造型、形态、色彩和工艺均向我们表明了它具有艺术品质特征的一面。作为符号系统,苗装的形态和色彩象征着苗族历史的、心灵的和情感的诸多含义,特别还蕴藏有许多人们难以破译的象征含义。苗装更重要的是表现和负载着苗族人民浓厚的情感。

苗装之所以发展得那么丰富多彩、瑰丽绣人,笔者认为除了与他们的生活习俗、审美倾向有联系外,更主要的还是与他们掌握熟练的冶炼技术、银饰制作工艺、纺织工艺、染色工艺和刺绣工艺密切联系。没有工艺技术作为基础,苗族服饰艺术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可能成长得这样枝繁叶茂。从纺织工艺上说明,苗族织布、织锦工艺技术与楚墓出土的织物工艺同样也是继承的关系。或许苗族服饰、苗族纺织工艺由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将发展到十分高超水平的楚纺织工艺继承而来,才可能造成后来苗族纺织技术和苗族艺术的辉煌。

《苗族服饰文化》这本书准确描述和记录工艺流程,切要分析其文化背景,全面反映苗族服饰文化面貌。更好的让我们知道苗装伴随着苗族历史发展而变迁,了解苗族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理解苗装变迁的文化背景。苗族服饰文化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民族哲学、美学和工艺技术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制作工艺以及传承与创新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