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多途多径有效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作者

徐学妹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摘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道德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基础与根本。学生道德素养的高低程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对于学生家庭,对于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的进程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育者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当今学生的德育素养现状不容乐观,亟待提升。立德树人,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是教育者面临着的紧迫而艰巨的重任。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需要多途径多渠道整合各种资源,多管齐下,齐抓共管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提升师德修养榜样示范;二、加强德育阵地指导引领;三、创设德育氛围熏陶感染;四、开展德育活动体验感悟;五、倡导家庭社会齐抓共管。

关键词:师德修养  德育阵地  德育氛围  德育活动  家庭社会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道德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基础与根本。学生道德素养的高低程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对于学生家庭,对于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的进程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育者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当今学生的德育素养现状不容乐观,亟待提升。立德树人,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是教育者面临着的紧迫而艰巨的重任。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需要多途径多渠道整合各种资源,多管齐下,齐抓共管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提升师德修养榜样示范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道德修养对于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地位是神圣的,他们大都有着强烈的“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甚至影响着学生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教师必须严格地要求自己,时时处处做到身正行端,以身作则,以良好的道德素养去影响、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成为学生的表率,热爱生活,勤奋努力,勇于创新……以优秀的道德榜样示范,做好学生道德成长的人生导师。

二、加强德育阵地指导引领

学生是天真的,懵懂的,需要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教育与引导。教师首当其冲承担着引领的重任,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班会、队会、晨会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指导与引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实学校教育中一些教师受到这样思想的影响,德育教育的意识不强,《道德与法治》课、班会、队会、晨会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被侵占、挪用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即使德育课堂正常开展,其德育教育的效果也是堪忧的。德育教育说教味浓,形式单一,不能走入学生的心里,教育效果有限。面对种种,教师应该首先转变自我的德育教育的意识,充分加强德育主阵地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指导与引领,多深入钻研,多大胆创新,以生动的内容,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教育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省性,有效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三、创设德育氛围熏陶感染

“孟母三迁”,良好的德育氛围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心灵的滋养,得到道德素养的熏陶与感染。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因此学校的整个德育氛围的创设特别重要。在学校校园环境的建设、布置中,需要用心地将德育要求融合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于细节处落笔墨,努力做到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每一块砖都能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礼仪歌》大厅、《朱子家训》读书角、《三字经》文化长廊……只有在校园环境布置中,用心地将对于学生的德育素养的要求与规范融入其中,时时、处处提醒学生对照标准要求自己,才能以浓厚的德育氛围净化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了提升。

四、开展德育活动体验感悟

学生年龄还小,对于学生的德育要求与规范仅靠单一的宣传、说教效果是有限的。对于学生来讲,生动活泼的活动是他们所喜欢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紧紧地抓住这一点,将德育的规范与要求有机地融入进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中,寓教于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德育活动中深入体验感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当然,德育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结合节日契机来开展,过新年的时候可以开展年俗文化体验活动,三月开展学习雷锋做新时代好少年活动,十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还可以结合时代的形势开展教育活动,如红领巾中国梦活动、建功新时代争做好少年活动……还可以结合地域文化及学校特色开展活动,如学校结合苏州地域以及学校传统文化的特色开展的吴门中医文化的特色传承活动……在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中,学生深入体验了道德素养的各个方面,切身的感受让学生更深深感悟了道德素养的内涵,从而能自觉地将道德素养转化为对于自我的道德要求,有效提升自我的道德素养水平。

五、倡导家庭社会齐抓共管

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仅靠学校、老师的努力效果是有限的,需要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努力。“5+2=0”的现象就是在提醒大家,除了学校的教育,家庭、社会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只有家庭、社会协同努力,齐抓共管,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教育才能真正有效、持久。家庭是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更是终身的老师,家长对于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的重视与否,对于学生的道德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家长时时处处都要成为孩子的道德榜样,要为学生创造健康和谐的道德成长的环境,从小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尊敬师长,有爱心、懂感恩、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质,通过讲道德故事等途径熏陶感染孩子。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等对于学生良好道德素养品质形成的影响力也是举足轻重的。社会是多样的、复杂的,随着信息的时代发展,网络等对于学生的价值取向、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道德观的冲击也是强烈的,导致一些学生道德问题频出,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德育环境,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在美好的社会环境中得到不断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