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控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许璀璨

宿迁圆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建设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技术需求日益提升,进度管理中面临的挑战也逐步多样化。本文结合当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特别是数字化转型滞后、供应链风险增加、复杂环境及可持续发展要求等,探讨了现代化进度控制的优化策略,旨在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与效益,实现建设项目的高效推进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优化策略

1引言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进度控制是确保项目按期交付的关键环节。然而,随着社会需求和技术环境的变化,项目管理中出现了新的挑战,这对传统的进度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聚焦于新问题的识别及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项目管理提供科学指引。

2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存在的新问题

2.1数字化转型滞后

尽管建筑行业近年来逐渐引入数字化管理工具和信息化技术,如建筑信息建模(BIM)、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但许多建设工程项目的数字化转型仍然滞后,面临信息孤岛和系统割裂的困境。这种滞后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数据共享和传递不畅:由于不同部门和参与方使用不同的管理系统,数据难以实现无缝对接,影响信息的流动与共享。项目进度监控往往缺乏实时性,导致决策延迟。

技术应用水平不均衡:即使引入数字化工具,也存在使用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部分管理人员对新技术缺乏足够的理解和掌握,难以充分发挥数字化工具的效能。

传统管理模式的惯性:在部分项目中,依赖于传统手工方式的管理方式仍然普遍存在,这与数字化管理之间存在冲突和过渡难题,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2.2供应链风险增加

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新冠疫情的影响以及市场需求的波动,使得建设工程项目的供应链管理面临较大的风险。具体表现包括:

材料短缺和价格波动: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部分建筑材料可能出现短缺现象,或价格大幅波动。这种情况可能导致项目预算超支和工期延误。

物流和运输中断:国际贸易摩擦、政策变化以及运输限制等因素可能导致项目所需材料和设备的运输延迟,进一步影响施工进度。

供应链复杂化:随着项目规模的扩大和合作伙伴的增加,供应链的管理也愈加复杂。若未能有效监控和管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进度延误和成本浪费。

2.3复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建设工程项目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政策的影响。具体问题表现为:

绿色建材和环保施工的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绿色建筑和低碳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在材料选择、能耗控制和施工方式上做出调整。这些变化虽然有助于可持续发展,但也可能引发工期变更和进度延迟。

环境影响评估和合规性要求:建设项目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必须满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如果在项目过程中发生环境违规行为,可能被迫停工或重新整改,直接影响施工进度。

2.4管理模式转型与多方协作难题

随着建设工程项目向多项目并行和跨组织协作的方向发展,管理模式的转型带来了更多的协调难题。主要包括:

管理权责不清:在多方合作和跨区域项目中,不同参与方的权责分配不清晰,可能导致任务脱节和沟通障碍,进而影响项目进度。

跨区域协调困难:多项目并行和跨区域项目需要高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但往往由于各地法规、文化差异以及资源分布不同,导致项目的进度管理难度加大。

信息同步和反馈不足:在传统管理模式下,项目信息的同步和反馈机制往往较为滞后,难以实现快速响应和调整,增加了进度管理的复杂性。

3优化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策略

3.1推进智能化与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技术的全面引入和应用是解决进度管理滞后的关键路径。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集成各种现代技术,能够更高效地监控项目进展、优化资源配置,并确保信息畅通。

引入BIM技术:建筑信息建模(BIM)作为一种协同设计和施工管理工具,可以直观地展现项目进度和各阶段的进展情况。通过BIM技术,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在三维模型中对资源调配、施工顺序、材料消耗等进行模拟和管理,从而实现更精确的计划和控制。

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通过物联网(IoT)实现现场设备和工序数据的实时监控,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管理者可以获取全面的项目动态和潜在问题的预警。大数据分析还可以用于预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并帮助项目调整资源计划,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整合项目的各类数据源,实现各参与方之间的无缝信息共享与协作。项目团队、设计方、施工方和供应商等各方的协调效率将显著提高,避免信息延迟或丢失引发的工期问题。

3.2建立灵活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供应链风险的管理是确保项目进度的重要环节。建立灵活、透明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供货延迟和材料波动的风险。

多渠道供应策略:通过构建多渠道供应链体系,避免单一供应商依赖,提高应对市场波动和物资短缺的能力。管理者可以在项目初期评估和建立多个供应渠道,确保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有备选方案,从而保障材料供应的连续性。

实时供应链监控:借助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实时跟踪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运输、库存和交付情况。通过这一系统,管理者可以快速响应任何供应异常,减少因物流延迟对工期的影响。

灵活的库存管理:采用“即需即供”的柔性库存策略,同时建立安全库存和预警机制。这样可以减少材料积压和浪费,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3.3强化复杂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管理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绿色建筑的要求逐步提高,建设项目在规划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政策和环境要求。为此,应在项目管理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推行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通过在项目设计和施工阶段应用绿色建材、节能施工工艺和环保设施,减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满足环保合规性要求。绿色建造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项目的施工效率,并为后续的运营提供更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提前识别和应对环境风险:在项目初期进行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估,并根据政策和标准要求设计出合规的施工方案。建立专门的环保管理团队,确保项目在各阶段能及时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政策需求,减少因环保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

构建生态友好型施工流程:采用更加环保和低碳的施工流程,如减少废弃物排放、降低噪音污染等,从而在项目进度管理中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3.4优化多方协作与管理模式

现代建设工程项目中,参与方众多、协作复杂,进度管理需要更加系统化的协作和高效的沟通。为此,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实现优化:

集成化项目协作平台:建立集成化的项目协作平台,实现项目各参与方的实时信息共享和互动。通过该平台,项目的各类信息可以快速传递,减少沟通滞后或信息不对称对项目进度的影响。

责任明确化与任务分工优化:在项目初期进行清晰的权责分配,将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和部门。通过制定科学的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可以确保多方协作的各项任务无缝衔接,避免职责不清和权责混乱。

精益管理与持续改进:通过推行精益管理理念,减少管理过程中的浪费与冗余,提升项目的执行效率。持续改进流程和反馈机制,能够帮助项目团队及时识别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结论

现代建设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引入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工具,优化供应链管理,强化环保合规性,提升多方协作效率,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的管理难题,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守信.试论如何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控制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9):259.

[2]曹健涌.建设工程项目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和优化措施浅析[J].四川水泥,2019,(1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