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加强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的策略研究

作者

彭德鑫 王宏伍

610525198406150418 61058119820615137X

摘要:加强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的策略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升矿山救护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快速反应和高效处置能力。矿山救护队作为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力量,其应急救援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企业的稳定运行。因此,研究和制定有效的策略,对于提高矿山救护队的整体应急救援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矿山救护队;管理;救援能力;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矿山建设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安全开采的标准与要求亦相应提高。矿山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已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通过强化矿山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他们能够在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响应中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最大限度地降低此类事故带来的损害与影响,从而根本上推动矿山工作的安全与稳定发展。

1 矿山安全生产事故的特点

(1)突发性。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质。鉴于煤炭资源开采环境极为恶劣,多数采煤工作面位于地下数十至数百米深处,空间受限。加之天然气泄漏、爆炸和坍塌等各类事故可能随时发生,难以预先预测,且无充足时间进行逃生。因此,矿山救援队伍在执行矿山安全生产事故救援任务时,必须高度重视时效性,迅速抵达事故现场并立即展开救援工作。(2)继发性。矿山安全生产事故不仅可能一次性爆发,还具有次生性特点。事故发生后,可能引发其他相关事故,严重干扰救援进程。矿山救援队伍在执行救援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其继发性特点,预防次生事故的发生,尽可能消除所有不可控因素。唯有如此,方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矿山安全生产事故的负面影响,确保救援工作的安全与顺畅。(3)破坏性。矿山安全生产事故一旦发生,将导致极为严重的损失。若矿山安全生产事故救援不及时,可能会加剧破坏程度。若工人被困,救援时间越长,他们所面临的危险就越大。矿山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越强,营救被困人员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影响,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 现代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问题

2.1 救援装备建设滞后

随着煤炭产业的持续发展,对矿山安全生产的要求日益严格,安全投资相应增加,技术和设备亦取得显著进步。尽管如此,我国煤矿安全技术和设备的整体水平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在矿山救护队中,救援装备建设的滞后问题显得尤为明显。由于缺乏先进的救援设备和技术支持,矿山救护队在应对突发事故时常常感到束手无策,难以有效地进行救援。这种情况不仅严重影响了救援的效率,还可能导致矿工面临更大的生命危险。

2.2 矿山救护队工作经验不足

当前,矿山救援队伍在实际操作经验方面仍显不足。诸多矿山在进行救援队伍培训时,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的实施。这导致救援人员虽掌握大量理论知识,却在实际操作经验上有所欠缺。鉴于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矿山救援工作尤为特殊。一旦发生事故,救援队伍必须迅速抵达现场并展开救援。然而,由于救援队伍经验不足,其整体救援效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因此,救援队伍亟需加强与矿山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矿山安全生产事故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救援演练,以提升救援人员的实战能力,进而增强矿山救援队伍的整体救援效能。

3 加强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的策略

3.1 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建设

加强应急救援装备的建设,在矿山救护领域显得尤为关键和紧迫。为了确保矿工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矿山救护队伍必须配备一系列先进的救援设备和工具。这些设备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呼吸器、救援车辆、通讯设备以及各种检测仪器。呼吸器能够在有害气体环境中保护救护人员和矿工的呼吸安全,救援车辆则能够在复杂地形中迅速抵达事故现场,通讯设备确保现场与指挥中心的实时联系,而各种检测仪器则能够准确评估事故现场的环境和矿工的健康状况。通过不断更新和升级这些装备,矿山救护人员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采用现代化的救援机器人可以在危险环境中代替人工进行搜救,而先进的医疗设备则可以在现场提供初步的医疗救治,提高矿工的生存几率。此外,定期对救援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在关键时刻能够正常运作,也是保障矿山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不仅包括日常的例行检查,还包括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深度维护和性能测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潜在的问题,避免在紧急情况下出现设备故障,从而确保矿山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严格矿山救护队管理

制度构成了管理团队的基本规范。在提升矿山救援队伍的应急响应能力过程中,必须对矿山救援队伍实施严格的管理。首先,应依据实际情况,持续对矿山救援队伍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该制度不仅能够规范矿山救援队伍成员的行为,而且能够得到广泛认同;其次,必须强化矿山救援队伍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严格实施矿山救援队伍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救援人员的行为,通过加强制度的约束力,提升矿山救援队伍成员的责任感。在实际培训中,一个有效的奖惩机制同样能够显著提升矿山救援队员的培训成效。此外,在矿山救援队伍的管理实践中,管理系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培训系统、生活系统、会议系统、应急系统等多个子系统。这些不同系统下的管理制度要求各异。矿山救援队伍必须严格遵循这些制度规定,确保所有成员的行为均在可控范围之内。即便面临突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矿山救援队伍亦能迅速集结人力,高效开展救援工作。

3.3 完善应急救援制度体系

首先,应急预案的制定要科学合理,根据不同类型的矿井事故,制定详细的应对措施和流程。应急预案应涵盖事故发生后的报警、疏散、救援、善后处理等各个环节,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启动并有效执行。其次,救援队伍的培训至关重要。矿山救护队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救援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救护设备的使用、现场急救技术、逃生自救方法等。再次,救援设备的配备必须齐全且先进。矿山救护需要各种专业设备,如呼吸器、救护车辆、通讯设备、救援机器人等。这些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正常运行。最后,救援行动的协调指挥是确保救援成功的关键。建立高效的指挥体系,明确各级指挥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救援。

3.4 提高应急演练质量

定期安排矿山救援队伍参与应急演练,确保演练活动具备明确的目标和实际应用价值。演练的主题和场景设计应与真实安全事故情况相符,特别强调火灾、瓦斯泄漏、顶板事故等紧急情况的模拟训练,以提升演练的实效性。为保障演练的质量,防止应急演练仅成为形式主义的应付,必须在演练过程中及结束后进行全面的总结。通过评估应急预案、人员配置及运作机制的不足之处,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并对演练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优秀做法进行认真梳理和总结。

结束语

加强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的策略研究,需要从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建设、严格矿山救护队管理、完善应急救援制度体系和提高应急演练质量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矿山救护队的应急救援水平,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企业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阙永兵.探讨如何提升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J].装备维修技术,2021(02):41.

[2] 朱西宝.应急救援能力在矿山救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提升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9(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