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教育”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盖清华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教学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特别是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为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旨在探讨"互联网+教育"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分析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理念已经深入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引入“互联网+教育”模式为体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互联网技术的融入有望打破这些局限,为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互联网+教育”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丰富教学资源
互联网拥有海量的体育教学资源,包括各种体育项目的教学视频、动作示范、训练方法介绍、体育赛事直播与分析等。这些资源可以突破传统教材的限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丰富、更生动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到不同风格的篮球教学视频,展示给学生多种篮球技巧的训练方法,让学生接触到更专业、更多样化的知识。
(二)拓展教学时空
借助互联网技术,体育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操场。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平台,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例如,一些健身类APP为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进行体育锻炼的指导,即使在家里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布置预习任务、课后作业,开展远程指导,使教学时间和空间得到有效拓展。
(三)增强教学趣味性
互联网的交互性和多媒体特性可以使体育教学变得更加有趣。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和增强现实(AR)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体育比赛场景或参与虚拟运动训练,这种新奇的体验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此外,通过在线游戏化的体育教学软件,将体育学习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
(四)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都不同。“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体育课程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智能学习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运动数据、学习进度和测试结果,为学生推荐适合的体育课程内容、训练强度和学习计划,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基于“互联网+教育”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一)构建多元化教学资源平台
1.整合优质网络资源
学校和体育教师应积极整合各类互联网上的优质体育教学资源,包括国内外知名体育教育网站、体育赛事官方网站、体育明星的训练分享视频等。将这些资源按照体育项目、教学内容、教学难度等分类整理,建立学校内部的体育教学资源库。例如,将各种足球教学视频根据不同的技术动作,如传球、射门、控球等进行分类,方便教师和学生查找和使用。
2.开发校本在线课程
结合学校的体育教学特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发校本在线体育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深入教学、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体育项目介绍以及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讲座等。例如,某学校位于武术之乡,可以开发武术校本在线课程,详细介绍武术的历史、流派、基本动作和套路,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二)创新教学方法
1.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
引入VR和AR技术,为学生创造沉浸式的体育学习环境。例如,在游泳教学中,通过VR设备让学生模拟在游泳池中的游泳场景,感受水的阻力和浮力,学习正确的游泳姿势。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利用AR技术将虚拟的舞蹈动作示范与学生的实际动作进行对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提高教学效果。
2.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发布预习资料,如教学视频、学习任务单等,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体育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在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示范,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练习。课后,学生通过在线平台提交作业和训练视频,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例如,在排球教学中,课前学生通过观看网上的排球发球教学视频进行预习,课堂上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进行现场指导,课后学生上传自己的发球练习视频,教师根据视频给出改进建议。
3.运用游戏化教学
将体育教学与游戏元素相结合,开发体育游戏化教学软件。在软件中设置各种体育挑战任务、关卡和奖励机制,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体育技能的训练。例如,设计一款跑步类游戏,学生需要根据游戏中的指令完成不同速度和距离的跑步任务,同时在游戏中可以解锁新的跑步路线、装备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1.增加过程性评价比重
在教学评价中,除了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外,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利用互联网技术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如在线课程的学习时长、参与讨论的情况、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训练视频的提交次数等。将这些过程性数据纳入评价体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评价学生的篮球课程学习时,不仅看学生的投篮命中率和比赛成绩,还要考虑学生在篮球在线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在篮球训练APP上的训练时长和频率。
2.引入多元评价主体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评价为主的模式,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通过在线评价平台,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体育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评价,分享学习经验和建议。同时,家长可以参与到评价中来,对学生在家中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反馈。例如,在家庭体育作业评价中,家长可以通过手机APP记录孩子在家中完成跳绳、仰卧起坐等锻炼任务的情况,并在评价平台上进行评价。
3.采用大数据分析评价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通过分析学生的运动数据、学习行为数据等,发现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潜在问题。例如,通过分析学生在健身APP上的运动心率、运动时间等数据,了解学生的体能状况和运动强度适应情况,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四)加强师生互动与沟通
1.建立在线师生交流社区
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体育课程师生交流社区,如班级体育QQ群、微信群或专门的体育教学论坛等。在社区中,教师可以发布教学通知、学习资料、体育赛事信息等,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分享自己的体育学习心得和训练成果。教师也可以通过社区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开展线上辅导与答疑
教师定期开展线上辅导活动,通过视频会议、在线直播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体育学习辅导和答疑。例如,学生在进行自主训练时遇到困难,可以通过在线直播向教师求助,教师实时观看学生的动作并给予指导。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平台收集学生的常见问题,制作成答疑知识库,方便学生自主查询。
参考文献
[1]赵燕.“互联网+BOPPPS”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OL].教育理论与实践,1-4[2024-11-0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4.1027.G4.20241030.1006.018.html.
[2]李大伟.“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4,(29):133-136.
个人信息:
姓名:盖清华
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教学部
课题信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2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20889,“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创新实践研究——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体育基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