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的音准训练方法研究
刘诗瑶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尚格小学 412000
引言:小学音乐教育里合唱教学意义重大,它既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与团队协作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但音准问题始终是合唱教学的难点,音准不准会破坏合唱的和谐之美,所以探索有效的音准训练方法,对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质量十分关键,尽管已有相关研究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基础发声与音高感知训练方法
(一)重视正确发声训练
正确发声是保证音准的基础,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发声方法,让学生了解正确呼吸方式,采用腹式呼吸法,感受腹部在吸气时的膨胀和呼气时的收缩,可通过简单呼吸练习,如深呼吸、慢呼气,帮助学生掌握技巧,引导学生放松喉咙,避免用喉咙挤压发声。,可通过“哼鸣”练习,让学生感受声音在头腔的共鸣,找到正确发声位置,通过正确发声训练,学生能更稳定地控制声音为音准把握提供支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平躺在地上,将一本书放在腹部,感受吸气时腹部将书顶起,呼气时书缓缓落下的过程从而掌握腹式呼吸法,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发出“嗯”的声音,感受声音从鼻腔和头腔发出的共鸣逐渐找到正确的发声感觉。
(二)强化音高感知训练
音高感知训练是音准训练的重要环节,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音高感知能力,比如利用钢琴等乐器弹奏不同单音让学生闭眼聆听后说出音高,随着训练深入增加难度,弹奏简单音程,如大二度、小三度等让学生辨别音程关系,让学生进行音阶模唱练习,从 C 大调音阶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调式,在模唱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音高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长期音高感知训练,能让学生更敏锐感知音高变化提高音准能力,教师可以每周安排一次专门的音高感知训练课,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听单音,然后逐渐过渡到音程和音阶,为了增加趣味性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竞赛,让学生分组进行音高听辨比赛获胜的小组可以获得小奖品。
二、借助乐器辅助训练方法
(一)发挥钢琴的辅助作用
钢琴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音准训练中作用重大,钢琴音准稳定能为学生提供准确音高参照,教师可用钢琴进行单音听辨训练,弹奏一个音让学生跟着唱,逐渐加快弹奏速度,增加难度,在多声部合唱训练中钢琴可作为和声伴奏,帮助学生掌握各声部音准与和声关系,例如训练二声部合唱时教师先用钢琴弹奏一个声部,学生演唱另一个声部,然后交换声部练习,最后让学生两个声部同时演唱,钢琴作为和声背景帮助学生把握音准与和声效果。
(二)运用其他乐器辅助
除钢琴外口琴、竖笛等乐器也可用于音准训练,口琴和竖笛相对简单易学适合小学生,教师可先教学生口琴或竖笛的基本演奏方法,再通过吹奏乐器训练音准,如让学生吹奏简单旋律,教师用钢琴或其他乐器校音纠正音准错误,同时学生吹奏乐器能更好感受音高变化和音程关系提高音准感知能力,此外教师可组织乐器合奏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音准协调能力,学校可以开设口琴或竖笛兴趣小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演奏,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奏练习,让学生在合奏中体会音准的重要性。
三、运用游戏化训练手段
(一)开展音准接龙游戏
音准接龙游戏是有趣的音准训练方式,教师先弹奏一个音让学生依次接唱下一个音,要求音高准确,可逐渐增加游戏难度,如规定接唱的音程关系,如大二度、小三度等,游戏中教师可设置小奖励,如小贴纸、小奖品等,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通过音准接龙游戏,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音准能力,增强对音程关系的理解和记忆,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音准接龙比赛,每个小组的学生依次接唱哪个小组接唱得又快又准,就能获得奖励,这样能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组织音乐猜谜游戏
音乐猜谜游戏也是有效的音准训练手段,教师播放一段简单旋律让学生猜出旋律中的音高、节奏或音乐风格等,如播放包含特定音高的旋律片段,让学生说出其中某个音的音高;或播放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片段,让学生猜出作品风格特点,通过音乐猜谜游戏,学生能更主动聆听和分析音乐提高对音准和音乐要素的敏感度,教师可以定期举办音乐猜谜活动,在活动中设置不同的难度级别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参与,对于猜对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结合音乐作品综合训练方法
(一)进行经典合唱作品分析训练
选择经典合唱作品,如《黄河大合唱》《欢乐颂》等,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先让学生聆听作品,感受整体风格和情感表达,然后逐句分析作品音准特点,如音高起伏、和声变化等,教师分段指导学生演唱,重点关注音准问题及时纠正错误,通过经典合唱作品的分析训练,学生能接触不同风格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提高对复杂音准关系的把握能力,在分析《黄河大合唱》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然后分段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每个乐章的音准特点和情感表达,在演唱训练中教师可以针对一些容易出现音准问题的乐句进行重点指导。
(二)实施创作简单合唱作品训练
鼓励学生参与简单合唱作品创作是提高音准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简单旋律进行和声编配或让学生自己创作歌词和旋律,创作过程中学生需不断调整音高关系,以达到和谐效果,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善作品,通过创作简单合唱作品学生能更深入理解音准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性,提高音准运用能力和音乐创造力,学校可以举办合唱作品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比赛中教师可以邀请专业的音乐教师作为评委,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让学生从创作中不断提高音准能力和音乐素养。
结束语: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的音准训练是长期且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持续探索创新训练方法,通过基础发声与音高感知训练、借助乐器辅助、运用游戏化手段及结合音乐作品综合训练等多种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音准能力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音乐魅力,培养良好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 崔爱莲 .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 [J]. 神州 ,2018(1):1.
[2] 陈端阳 . 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中音准问题的解决策略 [J].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22,10(4):25-27.
[3] 高 勇 . 小 学 音 乐 合 唱 教 学 音 准 的 培 养 方 法 浅 谈 [J]. 人 文 之友 ,2020,000(02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