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二次代码分配异常致航班连续触发DU告警排查

作者

赵润南

民航东北空管局 沈阳 110000

摘要:二次代码分配技术作为当前空管自动化系统着力推进的技术之一,多种分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二次代码综合利用效率,保障管制单位平稳有效运行。本文结合沈阳NUMEN3000自动化系统因二次代码分配异常致航班连续触发DU告警的案例,详细介绍二次代码连续分配错误的原因,并在与相关管制员和技术人员沟通后提出了多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并针对本场出现的其他案例,对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展开讨论。

关键词:二次代码 DU告警 自动化系统

0 引言

民用航空空管自动化系统作为空管五大关键设备之一,在保障空中交通运输安全、维护空中交通运输秩序、提高空中交通运输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日益增加的航班量,自动化系统通常使用二次代码作为飞行器的临时识别标志,其在航班指挥、自动相关等领域起到重要作用。

二次代码,全称二次雷达(SSR)应答机代码 ,是管制单位为航空器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方式,其在自动化系统中也通常显示为SSR。二次代码早在上世纪二次雷达诞生时就广泛使用,飞行员在机载设备上将二次代码调整至管制单位所实时提供的数字,随后二次雷达获取机载应答机回复的二次代码并传送至自动化系统[1]。目前,沈阳NUMEN3000空管自动化系统在当前版本只使用二次代码作为自动相关方式,二次代码分配的准确性关系到飞行计划与综合航迹的相关,影响着管制员指挥的顺畅。近年来,随着各地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综合航迹和飞行计划还可通过二十四位地址码(24bit)和航班号(呼号)等方式相关以提高相关的准确性,目前沈阳NUMEN3000自动化系统已经在测试平台上线以上相关方式进行试运行。综上所述,二次代码的分配功能在空管自动化系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2]。

本文结合现有案例对由于收到错误起飞报导致单个二次代码的连续错误分配情况展开分析,并针对误分配问题的原因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1二次代码分配原则

二次代码分配功能和后续的综合航迹与飞行计划相关功能均可在DBMS中配置,本章中将阐述本场应用情况和部分基础理论。

1.1二次代码组

二次代码组编辑功能窗口界面用于编辑二次代码数据。在沈阳NUMEN3000系统中共包含58个可用的二次代码,分别位于11个不同的二次代码组内。

前三小节所述内容均涉及FDP和SPS软件进程,在DBMS配置后需要在技术席位界面上重拉生效。

1.2二次代码类别

二次代码类别编辑功能窗口界面用于将1.1中所述的二次代码组分配给不同的类别。在沈阳NUMEN3000系统中共包含7个不同的二次代码类别,分别为DOMESTIC(情报区内飞行)、MILITARY(军方飞行)。SUBDOMESTIC(国内飞行)。SUPERDOMESTIC(地区飞行)。SUPERTRANSIT(国际飞越飞行)。TRANSIT(国际飞行)。

1.3二次代码分配方式

NUMEN3000系统根据飞行计划中不同的飞行数据配备6种分配方式,常用的有:

(1)根据DEPDEST(起降对)分配

(2)根据DEST FIR(目的情报区)分配

(3)保留二次代码

(4)根据进入的情报区(ENTER FIR)分配

1.4航迹与计划相关

综合航迹与飞行计划相关分为相关前检查、相关和去相关三个部分。

(1)相关前一致性检查

首先进行航路一致性检查,航迹当前位置到计划航路的距离(到航段的垂直距离或到报告点的直线距离)小于离线VSP参数,本场配置为40公里;航迹当前航向和最近的计划航路的方向相差(航迹容差角)不能超过离线VSP参数,本场配置为±50度。

然后进行时间一次性检查,系统根据航迹的当前位置和飞行计划巡航速度,预测其到达计划航路上最近一个报告点的时刻,和计划里的预计到达报告点时间不能超过门限值,本场配置为40分钟;在飞行计划中的起飞机场为本场时应使用单独参数,本场配置为6小时,这里需要强调是延误超过6小时导致的不相关会影响后续起飞报的拍发。

(2)相关过程

根据二十四位地址码-二次代码-呼号的顺序相关,只要有一项符合即可相关。

(3)去相关过程

第一,综合航迹消失。

第二,飞行计划生命周期终止。

第三,飞行器下传二十四位地址码、二次代码、呼号与飞行计划完全不同。

2 典型案例分析与讨论

2024年2月7日UTC时间03:14由沈阳桃仙国际机场飞往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CESXXX8所隶属的飞行计划进入预激活状态,自动分配二次代码1624。随后在UTC时间03:46由锦州飞往武汉的CESXXX7起飞,本场收到锦州方面拍发的DEP报,报文中将该航班二次代码更改为1624,释放流量管制室分配的二次代码1627。由于重复二次代码的出现,管制员反映两航班出现DU告警。

经查看录像发现,管制员人工修改二次代码为正确的1627一分钟后,原二次代码1624解除冻结变为可用二次代码,告警解除;查看FDP日志发现,本场收到CESXXX7的起飞报为错报,错误二次代码导致飞行计划改变。

UTC时间03:56,系统再次收到同样错报,导致二次代码再次更新为1624触发告警,7秒后锦州方面重发二次代码为1627的正确起飞报,告警解除。随后UTC时间04:35,准备起飞的UEAXXX7自动分配二次代码1624,此时本场起飞的CESXXX8仍在管制区内,飞行计划生命周期未终止,二次代码未释放,因此又一次触发DU告警。在UTC时间05:55,CESXXX8出界超过十分钟,飞行计划终止,释放二次代码1624,告警解除。

UTC时间06:09,CSZXXX2所隶属的飞行计划进入预激活状态,自动分配的二次代码仍为1624,上述情况再次出现,进入连续触发DU告警的状态。检查配置文件,FDP_Config.xml配置如下:<REMALLOC_ASSR_CONFLICT DESCRIBE="二次代码冲突时,重分二次代码功能">0</REMALLOC_ASSR_CONFLICT>,以上表示修改计划时不会对重复二次代码进行重新分配。

综上所述,系统对已分配二次代码计划的维护存在缺陷,在释放二次代码时,未能有效识别出其他占用该待释放二次代码的计划信息,导致二次代码被释放变成自由二次代码,之后可被自动分配给其他计划,最终导致二次代码被连续的重复占用。

在后续讨论中,作者提出三种解决方案:

(1)同时将触发DU告警的两个航班所隶属的二次代码全部手动重新分配,直接终结该种现象。

(2)将二次代码所在的二次代码组禁用,等待与之相关的全部航班生命周期终结后自动释放二次代码。

(3)修改CETC_FDP软件,优化已分配二次代码的计划信息维护处理流程,释放二次代码时判断该二次代码是否被其他计划占用,如果还有计划在占用,则不能释放为自由代码。

幸运的是,作者联系到了相关的塔台管制员,在友好的技术讨论中发现:方案一是最便捷的做法,原则上是塔台的标准操作方法,但操作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塔台管制员在飞机起飞前调整二次代码是游刃有余的,但飞机起飞后脱波交给终端区的时间非常短,而塔台管制员无法调整已经进入终端区的航班的二次代码。

方案二同样是可行的,缺点是对应的二次代码组在相关航班飞行计划生命周期终止前会持续被禁用,这也是遇到类似事件时塔台带班主任的标准做法。

方案三属于事后处理的手段,需要上线补丁,目前NUMEN3000系统已经上线运行。

本场多次出现外区更改二次代码后,由于报文进自动化系统出现延迟导致二次代码未更新,进而出现二次代码和综合航迹实际的二次代码不一致而无法相关的情况。因此,作者认为频繁更改二次代码可能会导致其他管制单位出现类似情况,这是不必要的,最好的方案仍是在源头解决软件问题。

3结语

本文介绍了二次代码分配异常致NUMEN3000自动化系统航班连续触发DU告警的案例,通过分析排查出当前二次代码分配方式的不足,结合NUMEN3000自动化系统分配逻辑和管制部门常用解决方案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法,并根据与此相关的案例展开讨论,给出了合理性建议。

参考文献

1.田晓颖.现行二次雷达代码管理及分配机制浅析[J].收藏,2018,6.

2.何泽宇.空管自动化系统中二次代码的管理[J].民航科技,2010(4):1-5.

作者简介:赵润南;男;1997.7;辽宁沈阳人;满族;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空管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