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住宅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研究
阳寄 黎星 曹旭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长沙 410000
摘要:临江住宅项目因地理位置原因,在地下室极易出现进水、渗漏等问题,因地下室结构、外墙以及垫层等出现裂缝,地下水渗透进地下室,影响整体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为此,本文以临江住宅项目地下室建设为例,分析当前住宅项目地下室渗漏问题,做好施工勘察,通过加强地下室结构强度、做好外侧墙防水以及铺设混凝土垫层等措施,起到防渗漏效果。
关键词:临江住宅;地下室;防渗透
引言:临江住宅工程地下室防水设计应遵循“防排结合、刚柔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设计时,既要考虑防水层的设置,又要考虑排水措施的实施;既要采用刚性的防水材料,又要结合柔性的防水材料;同时,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条件以及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水方案。
1.工程概况
某临江住宅项目位于江流附近,雨季时间长,地下水位高,住宅项目地下室建设难度较大。本次为保证住宅项目地下室建设质量,从地下室结构、外侧墙体以及混凝土垫层等方面,解决地下室渗漏问题。该住宅项目地下室共3层,总面积23.4万㎡,地下室基坑标高3m左右,最高峰水位超过地板1.37m。
2.临江住宅工程地下室渗漏问题
通过对该工程地下室渗透问题的勘察发现,地下室结构沉降、外墙与围护桩位置较为接近,且在前期建设过程中,回填土层存在垃圾等杂物,导致地下室地面压实度不足,易出现地面渗漏问题。
2.1地下室结构沉降
地下室结构沉降会导致沉降缝处原有防水层可能因物理力学性能差或施工质量缺陷而失去正常使用功能,且结构沉降变形错位可能导致防水层产生拉伸裂缝,从而失去防水效果。另外,沉降缝内预埋的止水带可能因浇筑结构混凝土时振捣等原因错位。随着结构沉降变形扩大,止水带无法抵抗结构的过度变形而被拉断[1]。
2.2外墙与围护桩距离较近
当地下室外墙与围护桩距离较近时,施工团队可能难以在外墙与围护桩之间进行有效的防水层施工。防水层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间来确保施工质量,距离过近可能导致防水层无法完全覆盖或存在缺陷。随着地下室使用年限延长,地基沉降、温度变化等因素,外墙与围护桩之间的微小间隙可能发生变化,导致防水层受到挤压或拉伸,进而出现破损或失效。另外,由于地下室外墙与围护桩距离较近,后期维护也存在一定问题,检修工作难以开展。
2.3回填土中含有垃圾
当回填土中含有尖锐的碎石、砖块亦或是垃圾等杂物时,这些杂物可能在回填过程中刺破或损坏地下室的防水层,导致防水功能失效。而且杂物和垃圾可能堵塞排水通道,使地下水无法顺畅排出,从而在地下室周围形成积水。长时间积水会对地下室结构产生压力,导致渗漏,其在土壤中形成不规则的空隙,这些空隙可能成为地下水渗透的通道,增加地下室渗漏的风险。地下室回填土含有垃圾等杂物,导致回填土层难以达到理想压实,一旦出现地下室渗漏问题,会加剧地下室水源渗漏[2]。
3.临江住宅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
根据前期对该临江住宅项目地下室渗漏问题进行分析,本次针对上述地下室渗漏问题做好施工勘察,并从地下室结构、外侧墙体、混凝土垫层等方面开展防渗漏施工,确保地下室渗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1施工勘察
在对地下室渗漏施工前,对地下室渗漏进行施工勘察,确定结构渗漏、外侧墙围护桩、回填土渗漏具体位置,以及渗水量情况。
就地下室结构沉降而言,上部荷载突变、地基土压缩性质差异、软弱土层厚度变化等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且在前期施工时,地下室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如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振捣不充分等,也可能导致结构沉降。
就地下室外侧墙体与围护桩而言,地下室外墙与支护桩的标准间距一般为1.5米至2米。但通过对实际间距调查发现,地下室外墙与围护桩间距<1.5m,导致地下室墙体稳定性不足,出现渗漏。
就回填土而言,回填土中除存在垃圾外,还有有机杂质,粒径大于规定值,导致地下室回填土压实度在规定值范围内,影响地下室结构稳定性。
3.2确定地下室结构底板强度
因地下室结构出现沉降问题,要遵照地下室结构设计强度和抗渗漏要求执行地下室结构建设技术。首先,根据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地下水位、防水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抗渗等级。本工程项目地下室的抗渗等级应不低于P6,对于有特殊防水要求的地下室,抗渗等级可适当提高。其次,考虑到地下室结构建设要求,本次地下室防渗漏选择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按照混凝土混合比,敲定与砂石混合料的最大容重,确定混凝土砂率,敲定混凝土系数后,为防止余浆过多,适度添加掺合料,确保混凝土层达到混凝土抗渗等级[3]。最后,在施工时,为保证混凝土结构达到地下室抗渗漏设计要求,处理混凝土浮粒,在铺设混凝土前敷设一层厚20mm的水泥砂浆。
3.3外侧墙防水控制
地下室外侧墙防水控制,首先,用耐久性好、防水性能优异的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如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酯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防水涂料等,防水材料的厚度、规格等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其次,为提高外墙的防水性能,地下室外侧墙应设置多道防水层,且防水层之间应相互独立,避免相互影响。最后,防水层施工期间,对基层进行彻底清理和打磨,确保基层平整、干净、无杂物,让防水材料与基层粘结牢固,无空鼓、气泡等缺陷。为防止外侧墙施工缝和后浇带等出现裂缝,设置止水带或止水钢板,以防止水分渗透。
3.4配置混凝土垫层
按照本次地下室建设要求,根据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和使用要求,确定混凝土垫层的强度等级,如C15、C20等。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确保水泥的质量稳定、性能优良,再配以细骨料、添加外加剂,保证混凝土强度。其次,将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按计算得到的配合比进行搅拌,确保搅拌均匀、无结块。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垫层料浇筑到地下室底板或侧墙上,确保浇筑厚度均匀、无漏浇。最后,混凝土垫层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如覆盖保湿、洒水养护等,以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对混凝土垫层的强度、抗渗性能等进行检测,确保满足设计要求,如有不合格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
3.5后期维护管理
首先,设定定期检查的周期,如每季度或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地下室墙面、地面、顶板、排水系统、防水层等关键部位。观察墙面、地面是否有裂缝、起泡、剥落等现象,检查排水系统是否畅通,包括排水沟、集水井、排水管道等。其次,使用除湿机或通风设备,保持地下室内部干燥,定期开启通风设备,降低室内湿度,防止湿气积聚。安装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控地下室内的湿度情况,根据湿度数据,调整除湿和通风设备的运行策略。最后,应对极端天气,在雨季来临前,对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排水口畅通无阻,防止雨水积聚和倒灌。在冬季,要注意做好保温措施,防止防水层因冻胀而损坏。
使用专业仪器检测防水层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每次检查和维护后,都要详细记录检查内容、发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以及维护效果,总结地下室防渗漏后期养护的规律和经验,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养护策略,提高养护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临江住宅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的研究应综合考虑设计原则、地下室结构、施工工艺改进、排水措施实施以及后期维护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水设计和施工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
参考文献:
[1]葛以松. 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浅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4, (31): 117-119.
[2]戴进尧. 房建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J]. 散装水泥, 2024, (05): 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