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管理策略

作者

杨芳

西安市胸科医院院感科 ,陕西 西安 710100

摘要:目的:探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管理策略。 方法:通过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基本现状以及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临床经验方法,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和隔离方法,控制并管理好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问题。 结果:ICU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逐渐演变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来源之一,需要采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多重耐药菌的院内交叉感染,保证患者诊疗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结论:医院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安全,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也存在着巨大威胁。对此院方要加强干预管理,制定严格的管控责任制度,降低多重耐药菌在ICU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速率,全面保障患者医疗安全。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根据药敏结果用药,加强ICU病房的清洁消毒隔离管理,全方位、多角度做好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管理工作。

关键词: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管理;策略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类抗生素类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得到了广泛使用,为患者疾病治疗和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但是由于医院常见病原体菌株的迅速增加,加之抗菌药物的滥用或不合理使用,极易导致病原体出现变异,产生耐药性,继而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问题。如果预防或者控制不当,将会给医院ICU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医疗质量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尤其是在以呼吸道疾病为主的胸科医院ICU病房,患者免疫力低下、感染风险极大,必须严格做好院内ICU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管理策略。

一、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基本情况分析

多重耐药菌也被称为MDROS,主要是由于细菌变异导致出现,或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因为过度使用抗菌类药物继而导致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病情复杂,往往具有很大治愈难度,且治疗经济负担较大。耐药菌感染通常分为革兰阳性菌感染和革兰阴性菌感染,常见的医院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CRE)如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CRPAE)、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及产超广谱β - 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等,尤其常见于胸科医院的重症ICU和呼吸与危重症科室。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部位一般包括腹腔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获得性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血流感染等,其他像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有侵入性操作继发的感染也比较常见。胸科医院ICU患者由于自身病情严重,总体基础情况较差,并且在长时间使用呼吸机的情况下,更容易因防护不当和交叉感染,继而导致较为严重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根据临床实践观察发现,胸科医院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多是由污染的手或物品等交叉感染方式导致接触性传播,如果管控不当,就会进一步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等院内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措施与管理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做好医院公共卫生安全管理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同步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质量安全。

二、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管理策略

(一)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抗生素类药物在医学领域的地位不言而喻,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的成效显著,但是滥用抗生素类药物就会导致严重的耐药菌感染问题。因此要合理、科学地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医院需进一步完善分级管理制度,由医院的药事委员会对抗生素的药效学、抗菌谱和药动学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将各类抗生素药物划分成不同级别,实施严格分级管理。另外对于医院的医务人员要加强培训,使其增加抗生素类药物的治疗和使用相关知识,同步监测和评价相关人员是否合理使用抗生素。院方可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和整治滥用抗生素现象。

(二)做好手卫生宣传、管理工作

ICU的患者多处于重症治疗和监护阶段,大多患者无自理能力,需要医务工作人员插管、擦拭、治疗、护理等,如果相关人员的手卫生管理不到位,也可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因此ICU的医务人员尤其要强化手卫生意识,医院内部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习惯培训与考核,使其随时随地增强卫生服务意识和自我手卫生管理的责任意识。院感科连同后勤管理科可以进一步完善ICU病房内的手卫生基础设施,比如医院可以在ICU内配备充足的干手纸、洗手液、消毒液等,定时消杀洗手池,保证医务人员无菌操作,尤其是在接触患者及其衣物等用品前后也要及时清洗、消毒手部。为确保医院手卫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可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科室的医务人员做好手卫生工作,不断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正确率水平。

(三)单间隔离和物品的清洁消毒

对检出的多重耐药菌患者实施单间隔离措施,对于院内同种同源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可以安排隔离在同一间病房,一方面便于统一管理和集中治疗,另外也避免和其他患者的交叉感染。隔离病房要做好隔离标志,当患者需要外出检查、转诊时也要及时告知接诊科室。对于隔离病房内部的各种物品一定要做好清洁卫生与消毒工作,常用的诊疗物品尽量专用或做到“一用一消毒”,比如体温表、听诊器、担架、血压计、轮椅等,每天都要安排专人擦拭、消毒;对于需要接触患者暴露伤口、血液、溃烂面的,一定要使用一次性手套或隔离衣,使用后及时脱去并严格按照感染性废物处置,防止造成二次传染。尤其对于胸科医院ICU患者多数经历气管切开术,医务人员在操作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放置引流管和导尿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当发现存在疑似耐药菌感染情况时,需要立即加大清洁、消毒力度和频次。

三、结语

总而言之,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问题是存在已久的问题,也是亟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随着现在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医疗技术的进步,预防和管理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不仅需要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还需要医院内部强化公共卫生安全培训,加大抗生素类药物的管控力度、增强医务人员的公共卫生责任意识,坚持做到规范操作和科学管理,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概率,全力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提高医护水平和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 阙春会. ICU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因素及管理对策[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1):64-65.

[2] 罗秋平,韦爱平,洪凌. ICU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风险因素的网状路径分析及预防对策[J]. 海南医学,2021,32(14):1802-1805.

[3] 卢超萍. 2022年某医院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北方药学,2024,21(2):100-102.

[4] 王成尧,李雪岩,杨怡侠. 780株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24,56(4):390-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