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党建大讲堂打造党建活力“新引擎”
杨玲
浙江烟草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310000
2025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如何创新推动党建工作是新时代的课题。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促共荣的新路径,进一步激发党建活力,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硬支撑”。党组织以党建大讲堂的形式对党员进行宣讲教育,对于提高广大党员的素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党建大讲堂真正成为党员政治学习的阵地、思想交流的平台,是当前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从而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党员提供一个展现自身政治业务素质的平台。
一、部分国企党建大讲堂开展现状
为提高党务工作者业务水平,强化广大党员政治素养,推进机关党建工作上台阶,某国企机关党委每月组织开展党建大讲堂,搭建党建业务学习交流平台。由各支部书记带头,党务干部轮流讲授机关党建业务,宣讲内容注重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围绕发展党员、“三会一课”、党史学习教育等当前机关党建重点工作进行业务讲解,会后下发学习清单,便于各支部做好工作落实,并在当月支部主题党日进行宣讲内容“一期一测”,旨在帮助党务干部进一步理清适应党建新常态的思路和方向,为提升自身政治素质和党建业务工作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各党务干部就日常遇到的业务难点、党建工作思路以及对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展开大讨论,对存在问题共同商讨解决办法,达到了“宣讲、学习、研讨、提升”的效果。党建大讲堂的开展是党建与业务紧密结合的一次有力探索,是增强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实践,是持之以恒加强理论武装的积极行动,是为全体党员提供展示平台的勇敢作为。
二、党建大讲堂的开展难点
党建大讲堂是机关党委定期对党员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旨在加强党员党性教育,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当前推进党业融合的新形势,对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理论修养、知识水平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党员政治学习的阵地、思想交流的平台,党建大讲堂还存在着内容不丰富、载体不多样、党员参与性不强等问题。
(一)宣讲内容单一,缺乏创造性、仪式感。部分国企因工作性质,大部分党员分布在基层一线。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党建大讲堂会成为一线员工的负担。党建大讲堂宣讲内容游离党员的思想实际,存在应付过关思想,而“仪式感”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形式而置内容于不顾,更不是走过场、留痕迹的形式主义。
(二)宣讲方法单调,缺乏时代性、吸引力。通过党建大讲堂实施对党员的教育,贵在讲求实效,否则只能是使宣讲教育流于形式。“互联网+”模式迅猛发展,拓宽了党员了解信息的渠道,但党建大讲堂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宣讲方式上。宣讲者“口干舌燥”,听课者“食之无味”,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无形之中使宣讲人者与听课者之间产生了距离,无法形成强烈的共鸣,听得大家心不在焉,收获不大。
(三)理论脱离实践,缺乏针对性、说服力。党建大讲堂内容大多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的各项决议等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理论,原封不动地照本宣科缺乏对本单位党员现状的了解和分析,缺少对党员思想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的解决,失去了针对性,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宣讲作用和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
三、党建大讲堂“+1”路径探索
党建大讲堂是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学习交流的平台,以此推动基层党务工作者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党员强化党性观念和基本素质,推进党建工作由规范化向高质量发展。如何进一步探索党建大讲堂教育培训效果,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仪式感”+1,宣讲氛围“热起来”。
基层党建活动的仪式感对发挥党建“牵引力”作用十分重要,增强仪式感可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更能提升党员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感,为中心工作保驾护航。部分国企党建大讲堂开展形式单调,缺乏吸引力,以“仪式感”引起党员重视,唤醒内心深处对“党”的高度认可尤为重要。
一是要有统一的宣讲仪式。机关党委要统一为线下参会党员制作印有姓名和党徽的桌牌,统一放置在座位右上角,党员按桌牌入座,会前线上线下统一签到,强化纪律性。参会人员必须佩戴党徽、携带工作笔记等,进一步增强党务工作者参加机关党建大讲堂的仪式感。
二是要有生动的宣讲地点。一般而言,党建大讲堂都在室内进行,但由于党员工作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到会率并不高。要根据实际探索把大讲堂设置在党员的工作现场的方式,让大讲堂走进一线,这样既保证了党员接受教育,也保证党员不会耽误太多工作时间。大讲堂地点可以“走出去”,灵活多样的宣讲地点也会受到党员的欢迎,可以选择辖区内党群行政中心、党建之家等地举行,作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学习培训的重要阵地,党建氛围浓厚。
三是要有立体的辅助演示。党建大讲堂是严肃的,但课堂可以是活泼的、生动的,要在宣讲方式上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要善于在宣讲中使用现场模拟、道具演示,通过道具可以让宣讲变得更加的生动立体。通过互动演示、道具展示为党员们增加仪式感,久而久之,党员会更加珍视自己的“第一身份”,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荣誉意识。
(二)“参与度”+1,党务工作“精起来”。
灵活的大讲堂形式可以活跃宣讲气氛,探索情景互动宣讲、多媒体宣讲、“云上大讲堂”等多种宣讲方式,达到“圈粉儿”的良好效果,真正实现党课质量和党员队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局面。
一是以互动式为基础,让宣讲有力度。宣讲方式要变“注入式”为“互动式”,加强预见性和计划性,增强宣讲人与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可以在宣讲过程中采用答疑式宣讲方法,及时了解党员想听的问题;也可以事先对党员关心的问题进行积累。选择党员关心的话题,通过现场问答交流、现场操作指导,鼓励广大党员从被动听到主动思,不断增强党课吸引力、感染力。
二是以多媒体为抓手,让宣讲有厚度。一次好的宣讲,要有大量的资料做支撑。党建大讲堂要改变“台上讲,台下听”的传统宣讲模式,运用现代传媒等技术,变抽象为形象。要充分利用科技和信息媒介,将多媒体手段运用到大讲堂中,如使用图片资料和电视、电影等形象生动的辅助材料,使党员耳目一新,增强宣讲的生动性,从而达到良好的宣讲效果。
三是以“云讲堂”为依托,让宣讲有温度。将“互联网+”与党员教育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探索“云上”党建大讲堂新模式。宣讲者通过直播、录播形式向全体党员宣讲,满足了党员个人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随时、按需、自主开展学习。广大党员在网上互相交流,或组织党建专家与党员在聊天室进行专题问答,进一步拓宽党建大讲堂的形式和服务内容,成为党员干部网上学习的新课堂、提升党务效能的新帮手。
(三)“实效性”+1,党建业务“融起来”。
实践证明,党建大讲堂要取得好的效果,一定要与时俱进选好主题,要注意与党的中心工作和党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
一是针对实际选主题。党建大讲堂的主题十分重要,要鲜明、正确。选题要有针对性,就某一问题作为切入点,也可将某个问题的某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然后讲深讲透。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势必使宣讲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深入浅出讲理论。讲党课离不开讲授理论,而理论总是较为抽象。如何使抽象的理论变成浅显的道理,这直接关系到宣讲的效果。如何让党员入脑入心,必须善于举例。且对案例的分析一定要透彻,提高党建大讲堂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