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赵宇征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摘要: 桩基施工作为建筑工程的关键基础环节,其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进度、成本与安全。本文深入剖析桩基施工现场管理现存问题,从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四个核心维度详细阐述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实践成效,旨在为建筑行业桩基施工提供可借鉴的精细化管理范式,推动工程建设高效优质开展。
关键词:桩基施工;精细化管理;施工现场;工程效益
一、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桩基施工项目日益增多且规模不断扩大。桩基工程作为建筑根基,其施工质量关乎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而施工现场管理则是保障桩基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抓手。传统粗放式管理模式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施工环境与高标准要求,精细化管理应运而生。通过对桩基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等各要素进行精准把控,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精细化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成本、确保工程质量,为建筑工程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二、桩基施工现场管理现存问题剖析
(一)安全管理漏洞
1.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桩基施工人员未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对桩基施工中的高风险作业如深孔钻进、钢筋笼吊装等缺乏足够认识,违规操作频发,如不佩戴安全帽、未系安全带在高处作业等,为施工安全埋下巨大隐患。
2.安全防护设施不足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配备不齐全或老化损坏未及时更换,如临边防护栏缺失、警示标识模糊不清;安全防护设备如通风设备、漏电保护装置等性能不佳,无法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增加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二)质量管理短板
1.施工工艺执行不严格
桩基施工工艺复杂,涉及成孔、钢筋笼制作与下放、混凝土灌注等多个关键环节,但现场操作人员有时为赶进度,未按照规范施工工艺操作,如泥浆护壁配比不准确、钢筋笼焊接质量不达标,导致桩基质量参差不齐。
2.质量检测滞后
质量检测多集中在施工完成后,过程中的实时监测缺失,难以及时发现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例如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若不能实时监测混凝土坍落度、导管埋深等参数,一旦出现问题,事后整改成本高且可能影响桩基整体质量。
(三)进度管理困境
1.施工计划不合理
桩基施工计划制定缺乏科学性,未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气候因素、材料供应等实际情况,导致计划与实际脱节,工期延误频繁。如在雨季未合理调整施工工序,造成场地积水,桩基成孔困难,进度受阻。
2.协调沟通不畅
桩基施工涉及多个工种、多台设备以及不同部门间协作,但现场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各环节衔接不顺。例如混凝土供应部门与桩基施工班组沟通不畅,出现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造成施工中断,延误工期。
(四)成本管理粗放
1.材料浪费严重
桩基施工材料用量大,现场材料管理混乱,如钢筋、水泥等随意堆放,防护不当导致受潮变质;领料制度不完善,超领现象普遍,造成大量材料浪费,增加施工成本。
2.设备利用率低
施工设备选型不合理,部分设备性能过剩或不足;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故障频发,停机维修时间长,导致设备闲置,利用率低下,租赁与维修成本居高不下。
三、桩基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
(一)安全精细化管理
1.强化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制定全面的安全培训计划,涵盖桩基施工安全法规、操作规程、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理论与实操并重的培训方式。新员工入职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老员工定期复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切实提升人员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
2.完善安全防护设施配备与维护
依据施工现场风险评估结果,足量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具与设备,如在深基坑周边设置牢固的防护栏、为桩基作业人员配备合格的安全帽与救生衣等。建立安全防护设施定期巡检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发现并更换损坏设施,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二)质量精细化管理
1.细化施工工艺标准与监控流程
将桩基施工各环节工艺标准细化分解,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明确操作步骤、技术参数、质量要求,并张贴在施工现场显眼位置。利用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等技术手段,对关键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如在混凝土灌注导管内安装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灌注压力,确保施工工艺严格执行。
2.构建全过程质量检测体系
除常规的桩基成品检测外,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环节。在成孔后进行孔径、垂直度检测;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逐一检查焊接质量、钢筋规格;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前、灌注过程中均进行抽样检验,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整改。
(三)进度精细化管理
1.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综合考虑地质勘察报告、气象预报、材料供应周期、施工队伍技术水平等因素,运用项目管理软件制定详细、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工序起止时间、关键线路与节点目标,并预留一定弹性时间应对突发情况。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进度实时调整优化计划,确保工期可控。
2.建立高效的协调沟通机制
搭建施工现场信息化沟通平台,涵盖施工班组、技术人员、材料供应商、设备租赁商等各方人员,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每日召开施工例会,通报工程进展、协调解决问题,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如遇突发情况,通过平台迅速通知相关人员,及时调整施工安排,避免延误工期。
(四)成本精细化管理
1.实施精准的材料管理
建立材料预算管理制度,根据桩基设计图纸精确计算材料用量,结合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材料采购计划,避免积压浪费。在施工现场设置材料存放专区,分类存放、妥善保管,防止材料损坏变质。推行限额领料制度,凭领料单领取材料,定期核算对比,对超领浪费行为进行处罚,有效控制材料成本。
2.优化设备管理策略
根据桩基施工工艺与工程量,合理选型配置设备,避免大材小用或小马拉大车。建立设备档案,详细记录设备购置时间、维修保养记录、运行状况等信息,制定定期维护保养计划,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综合成本。
四、桩基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实践案例分析
以某城市大型桥梁桩基工程为例,该工程桩基直径 1.5 - 2 米,桩长 80 - 100 米,地质条件复杂,涵盖软土地层、砂层与岩石层。施工初期,采用传统管理模式,问题频发:安全方面,因人员违规操作发生两起轻微事故;质量上,多根桩基出现混凝土离析、钢筋笼偏位问题;进度滞后近 20 天;成本超支约 15%。
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后:
五、结论
桩基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是提升桩基工程整体效益的必由之路。通过聚焦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四大关键领域,针对性地弥补传统管理短板,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并在实际工程中落地应用,能够有效解决桩基施工中的诸多问题,提升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确保工期可控、降低施工成本。在未来建筑行业发展进程中,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管理理念持续创新,桩基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将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深度发展,为建筑工程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磊,张宏。桩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精细化管理策略 [J]. 建筑安全,2023 (05): 42 - 46.
[2] 刘畅,陈晨。桩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精细化管理策略 [J]. 工程管理学报,2022 (06): 72 -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