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在水电站建设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张国寿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水电站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其建设成本高昂,有效控制成本成为关键。本文深入探讨工程项目管理在水电站建设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分析各阶段管理要点及方法,旨在为提升水电站建设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通过对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等阶段的剖析,揭示工程项目管理如何全方位、系统性地作用于成本控制,助力水电站建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电站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应对策略
一、引言
水电站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在能源供应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建设过程复杂,涉及众多专业领域、大量设备材料以及长时间的施工周期,导致建设成本居高不下。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贯穿于水电站建设的全过程,对成本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合理运用工程项目管理方法,能够精准识别成本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高质量完成,提高投资回报率,推动水电行业健康发展。
二、工程项目管理与水电站建设成本控制的关系
(一)工程项目管理内涵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运用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实现项目目标。它涵盖了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从项目构思、立项到交付使用后的维护等各个阶段,涉及人员、资源、进度、质量、成本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
(二)成本控制在水电站建设中的重要性
水电站建设成本不仅关系到项目的投资效益,还影响着后期运营成本及电价竞争力。过高的建设成本可能使项目陷入财务困境,延长投资回收期;而有效的成本控制能保障项目资金合理使用,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水电企业在市场中的抗风险能力。
(三)工程项目管理对成本控制的促进作用
工程项目管理通过优化项目流程、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各方关系,为成本控制创造有利条件。在项目前期,精准的可行性研究与规划可避免决策失误带来的成本浪费;设计阶段科学的方案比选能降低工程造价;施工阶段有效的进度、质量管控可减少返工与延误损失;竣工阶段严格的结算审核确保成本核算准确,杜绝不合理开支。
三、水电站建设各阶段工程项目管理对成本控制的应用
(一)项目决策阶段
1.可行性研究
深入调研水电站建设区域的水文地质、水能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条件,分析项目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采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财务评价指标量化项目效益,精准估算投资成本,为项目立项提供决策依据。例如,某水电站项目前期对水能蕴藏量勘测不准确,导致装机容量选型失误,后续改造增加巨额成本;而严谨的可行性研究可避免此类问题,确保投资效益最大化。
2.项目选址与规模确定
综合考虑地形地貌、输电距离、移民安置等因素选定最优站址,结合电力市场需求、区域电网规划确定合理装机规模。选址不当可能增加输电成本、施工难度及生态补偿费用;规模过大易造成设备闲置、资金积压,过小则无法充分利用资源,影响收益。通过多方案比选,权衡成本与效益,确定最具经济性的建设方案。
(二)设计阶段
1.方案优化设计
鼓励设计单位开展多方案竞赛,从技术、经济、环保等多角度对比筛选。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如数字化设计、BIM 技术,提高设计精度,减少设计变更。例如,优化大坝结构设计,在满足安全要求前提下,降低混凝土用量;合理布置厂房,缩短水轮机与发电机连接管路,减少水头损失与设备投资。
2.限额设计推行
依据投资估算设定各专业设计限额,要求设计人员在限额内进行创作。将成本控制指标分解到各设计环节,对超出限额部分进行严格审查。通过经济与技术的紧密结合,避免过度设计,保证设计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造价。如电气系统设计中,根据负荷计算精准选型设备,防止高配低用造成成本增加。
(三)施工阶段
1.施工组织设计优化
科学规划施工顺序、方法与场地布置,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人力、材料等资源投入。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如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隧洞快速掘进技术,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例如,某水电站隧洞施工采用 TBM 掘进机,相比传统钻爆法,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减少通风、支护成本,同时降低安全风险。
2.合同管理强化
规范合同签订流程,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工程价款结算方式、变更索赔条件等关键条款。建立合同执行跟踪机制,及时处理合同纠纷,防范施工单位通过不合理索赔增加成本。定期审核工程量与价款支付,确保资金支付与工程进度、质量相匹配。
3.材料与设备管理
建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体系,通过集中采购、招标采购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加强进场检验,确保质量合格,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返工浪费。合理规划材料库存,减少积压资金,对大型设备采用租赁与购置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设备利用率。如某水电站建设中,对钢材、水泥等大宗材料集中招标采购,节省采购费用 15% 以上。
(四)竣工阶段
1.竣工结算审核
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工程量计算规则审核竣工结算文件,核实工程量、单价、费用计取是否准确。对变更签证、隐蔽工程等重点部位详细审查,防止施工单位虚报工程量、高套定额。引入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提高结算审核公正性与专业性,确保建设成本真实反映工程实际投入。
2.项目后评价
对水电站建设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分析成本超支或节约原因,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评估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从宏观层面审视项目投资价值,为水电行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四、工程项目管理在水电站建设成本控制中面临的挑战
(一)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不确定性
水电站多建于山区峡谷,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如岩溶、断层、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前期勘察难以完全精准掌握地质情况,施工过程中常因地质突变引发设计变更、施工方案调整,增加工程成本与工期延误风险。
(二)政策法规与环保要求日益严格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水电站建设面临更严格的环保审批、生态补偿、移民安置政策法规约束。满足这些要求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设施建设、生态修复、移民安置点打造等,给成本控制带来巨大压力。
(三)技术创新与人才短缺矛盾
水电行业技术发展迅速,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但部分项目管理团队与施工人员知识更新滞后,缺乏掌握前沿技术的专业人才,导致新技术应用受阻,无法充分发挥其降本增效优势,甚至因技术失误引发成本增加。
(四)多参与方协同管理难度大
水电站建设涉及业主、设计、施工、监理、供应商等众多参与方,各方利益诉求不同,信息沟通不畅,容易出现协调不到位、推诿扯皮现象,影响工程进度与成本控制,如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对设计变更响应不及时,造成窝工损失。
结论
工程项目管理在水电站建设成本控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通过在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等各个阶段实施精细化管理,精准把控成本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应对策略,能够克服诸多挑战,实现水电站建设成本的合理控制,提升项目投资效益与综合竞争力。在未来水电行业发展中,持续优化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融合先进技术与管理理念,将为水电站建设乃至整个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助力我国能源事业可持续发展,迈向绿色、高效、经济的发展新阶段。
作者简介:张国寿 (1988-),男,甘肃武威人,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军。水电站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策略探讨 [J]. 工程经济,2022 (05):53-56.
[2] 张宏亮。论工程项目管理对水电站建设成本的优化作用 [J]. 水电与新能源,2021 (12):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