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市场改革对新能源投资的影响及方向指引

作者

刘强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电力市场改革对新能源投资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实际数据和案例阐述新能源投资在电力市场改革背景下的发展方向。旨在为投资者和相关企业在电力市场改革浪潮中把握新能源投资机遇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市场改革;新能源投资;影响;方向指引

一、引言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推进,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同时,电力市场改革在世界各国陆续展开,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对新能源投资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入研究这种影响对于优化新能源投资方向、促进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力市场改革概述

(一)国际电力市场改革现状

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进电力市场改革。例如,欧盟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电力市场的竞争和一体化。据欧洲能源交易所数据,电力交易规模在改革后逐年增长,近五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 8%。美国也在不断完善电力市场结构,通过放松管制和引入竞争机制,一些地区的电力零售市场价格出现了波动,平均波动幅度在 10% - 20%之间。

(二)国内电力市场改革情况

在国内,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从输配电价改革到电力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革等,一系列举措逐步打破传统电力市场的垄断格局。目前,我国电力市场已初步形成了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等多种交易模式。截至 2023 年,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已超过 60%。

三、电力市场改革对新能源投资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 市场机遇增加

电力市场改革如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为新能源投资带来了丰富的市场机遇。分布式电源“隔墙售电”政策在试点地区的推行,是新能源发电企业拓展市场的重要契机。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例,过去它们大多只能将电力出售给电网企业,而现在有机会直接与终端用户交易。在这些试点地区,经过实际数据统计,参与“隔墙售电”的新能源企业售电收入平均提高了约 15%。这一增长不仅体现了新市场模式的价值,更激励了更多新能源企业积极参与其中。

从新能源项目的容量配置和选址角度来看,改革带来的市场放开具有深远意义。企业在规划新能源项目时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诸多限制。在容量配置上,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更灵活地确定规模。

2. 价格机制优化

电力市场改革推动了新能源电价形成机制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多种电价机制的引入成为了关键因素。分时电价和容量电价等机制在不同的电力市场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于新能源发电项目而言,尤其是那些配备储能的项目,这些新的电价机制带来了额外的收益补偿途径。

3. 技术创新激励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力市场环境下,新能源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技术创新成为了它们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手段。这种市场环境为新能源产业的技术进步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激励企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以海上风电领域为例,降低度电成本是企业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在风机技术和安装技术方面持续发力。在风机技术上,研发重点集中在增大单机容量。通过不断的技术突破,全球海上风电单机容量实现了从数兆瓦到 10 兆瓦以上的巨大跨越。这种大容量风机的应用带来了显著的成本降低效果,幅度可达 30% - 40%。在安装技术方面,新的技术能够提高安装效率,减少安装成本和时间,进一步优化了海上风电项目的整体经济性。这种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海上风电项目自身的投资价值,还推动了整个新能源产业的技术进步,使得新能源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进入该领域。

(二)挑战

1. 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电力市场改革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价格波动和市场规则的变化成为了新能源投资面临的重要挑战。新能源发电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尤其是天气条件对发电量的影响显著。在市场交易环境下,这种发电量的波动性直接转化为了收入的不稳定。

2. 并网与消纳问题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迅速扩张,并网和消纳问题在电力市场改革进程中日益凸显,成为了制约新能源投资收益的重要因素。在部分地区,电网建设的滞后无法满足新能源电力快速增长的接入需求。

我国部分新能源富集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在高峰时期,弃风率和弃光率曾达到 10% - 20%。这意味着大量的新能源电力无法被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对于新能源投资者来说,这直接导致了投资收益的减少。一方面,企业为新能源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和运营,但由于并网和消纳问题,发电量无法全额上网销售,影响了项目的现金流和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弃风、弃光现象的存在也可能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后续项目的投资决策,增加了新能源投资的整体风险。解决并网和消纳问题成为了保障新能源投资收益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 辅助服务市场要求提高

电力市场改革对新能源参与辅助服务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给新能源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特点决定了其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需要提供调频、调峰等辅助服务。然而,目前新能源在辅助服务技术和能力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例如,在一些风电和光伏电站参与调频辅助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其响应速度慢、调节精度低等问题,面临着考核。这种考核结果往往伴随着经济处罚,直接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为了满足辅助服务市场的要求,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设备升级,以提高自身的辅助服务能力。这对于新能源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投资收益空间。同时,如果不能有效提升辅助服务能力,新能源企业在电力市场中的地位可能会受到影响,进一步影响其长期发展和投资价值。

四、电力市场改革下新能源投资的方向指引

(一)优化投资布局

投资者应根据电力市场的供需形势和价格信号优化新能源项目布局。在用电负荷中心附近建设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可减少输电损耗和并网难度。例如,在城市工业园区和商业区发展分布式光伏和小型风电项目,不仅可以满足当地用电需求,还能通过就地消纳提高项目收益。同时,关注不同地区电力市场改革的进度和政策差异,选择市场环境好、消纳能力强的地区进行投资。

(二)加强储能配套投资

储能技术是解决新能源发电波动性和间歇性问题的关键。在电力市场改革背景下,新能源项目应加大储能配套投资。目前,锂电池储能成本虽然仍较高,但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成本呈下降趋势。据预测,未来五年内锂电池储能系统成本有望降低 30%。投资者可以通过合理配置储能容量,提高新能源项目在电力市场中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参与更多的市场交易和辅助服务获取收益。

(三)关注综合能源服务市场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潜力巨大。新能源投资不应局限于发电环节,还应拓展到能源管理、节能服务等领域。例如,通过为用户提供能源监测、优化用电方案等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企业可以与用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增加收益来源。据估算,综合能源服务市场规模在未来十年内将以每年 10% - 15%的速度增长。

五、结论

电力市场改革为新能源投资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投资者需要充分认识改革带来的影响,把握投资方向,通过优化布局、加强储能配套、拓展综合能源服务和持续技术创新等措施,提高新能源投资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在电力市场改革的浪潮中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为能源转型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袁家海,吴疆等.电力市场改革与新能源发展: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05):27 - 32.

[2]王冬容,谢国辉等.电力市场改革对新能源消纳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电力,2021,54(01):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