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与议题式教学的融合策略探究
施丽燕
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
大单元教学法,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带来了新的方向和思路。议题式教学法,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一项创新教学策略,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将二者结合不仅能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层次分明且深入,还能显著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课堂效率,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下面将以统编版九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第1课“坚持改革开放”为例,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与议题式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总体把握教材,科学提炼与设计
1. 构建大单元,细化核心素养目标
教师可以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具体要求、教材单元内容和学生学情,紧密围绕核心素养,细化教学目标,为议题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提供目标支持。笔者就“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框题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绘制改革开放史的背景图,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认识到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坚定政治信念。
(2)健全人格:通过展示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励学生积极进取,主动适应社会,培养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
(3)责任意识:通过展现国家因改革开放而腾飞的壮丽景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担当精神,自觉成长为改革开放的坚定拥护者、积极支持者和广泛参与者。
(4)道德修养:通过挖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增强爱国情怀,引导学生珍惜当前美好生活。
2. 创设多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辨
在细化教学目标及构建知识体系之后,教师需基于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精心筛选与之相匹配且具备时代特色的议题素材,巧妙地融入认知冲突或争议点,构建总议题,并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子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根据“坚持改革开放”的教学目标,笔者精心创设了以下议题:
总议题:从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透视改革开放的伟大之处。
子议题1:中国火车从落后到崛起的奥秘何在?此议题旨在引导学生全面剖析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子议题2:中国高铁的崛起究竟意味着什么?通过探讨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这一论断的深刻内涵。
子议题3:携手共绘中国高铁的未来蓝图。此议题旨在鼓励学生对改革开放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激发学生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与责任感。
这三个子议题之间联系紧密:子议题1为子议题2提供了坚实的历史与现实基础,子议题2则进一步推动了子议题3的分析与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
二、实施议题教学,注重引导与深化
1.实施多元活动,激发探究兴趣
在深度融合议题式教学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紧密围绕大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精准捕捉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精心打造既生动又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如在探讨“中国火车从落后到崛起的奥秘何在?”这一议题时,教师可设计一场情境表演,生动再现詹天佑带领工人们克服重重困难,建设京张铁路的艰辛历程;再展示我国现代化高铁快速发展的材料,通过对比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思考高铁发展背后的原因,领悟改革开放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如在探讨“中国高铁的崛起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一议题时,教师可采用广西高铁超越绿皮火车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绿皮火车存在的意义,探究得出中国速度与中国温度并行的背后是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的幸福作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最终落脚点,进一步坚定学生爱国爱党的政治信念。
2.深化议题探究,引导学生思辨
议题创设时,教师需注意其开放性、争议性和拓展性,并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积极查阅资料,并就关键性问题展开讨论。围绕子议题3“携手共绘中国高铁的未来蓝图”,学生可从多个维度展开探讨,他们可以聚焦于中国高铁发展的广阔前景,进而深入探讨如何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从而为下一框题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可以将视野拓展至国际舞台,讨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如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努力,进而深刻思考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这些议题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具备高度的可操作性,能够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在思辨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拓展教学资源,加强总结与迁移
1.归纳整理单元知识体系
在学生初步完成议题探究任务后,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细致的评估,并实施必要的补充性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鼓励学生回顾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识别并补充在学习中出现的盲区和不足之处,教师可以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确保单元教学目标得以全面实现;引导学生绘制单元重难点思维导图,将学习中的关键信息和逻辑关系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查漏补缺,加强对单元知识的整体把握和记忆;组织学生回顾本单元共同探究的议题,并鼓励他们开展议题关联分析,通过自主分析议题之间、议题与单元教学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单元知识的逻辑结构,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堂拓展达成迁移应用
鉴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抽象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学情,适当补充教学资源,以拓展大单元的知识体系。具体而言,教师可关注时事政治,深入剖析大单元主题的社会背景,将社会热点话题巧妙地转化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热点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坚持改革开放”的教学中,教师可进一步补充相关知识,如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改革进入攻坚克难阶段、高质量发展等,以此为基础设计一系列拓展学习任务,如为什么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如何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如何促进企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教师可组织学习汇报,鼓励学生以开放性的态度进行交流、质疑,并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方式,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议题式教学模式与大单元教学模式的融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