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民法典》的校园体育活动侵权适用自甘风险规则探究

作者

陈志军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校园体育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举足轻重。体育活动中的意外伤害也是不可避免的。意外伤害不仅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给学校和相关责任人带来了法律风险。传统的侵权责任理论往往无法完全涵盖校园体育活动中的特殊情况,因此,《民法典》中自甘风险规则成为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自甘风险规则既是对体育活动参与者权益的保护,更是对体育精神的一种弘扬。

一、自甘风险规则的适用条件

(一)活动的特性

校园体育活动必须属于校园内开展的体育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训练、体育竞赛、体育考试、体质测试、课外体育运动等。活动具有高于日常生活风险的项目固有风险的风险,活动风险是理性人所知晓却又无法预料到的,且在体育活动中不可避免。

(二)自愿参加

学生必须了解活动风险,自愿选择参加。学生具有一定的风险认知能力,能够充分认知体育活动具有一定危险并能够承担风险,对自愿参加活动的行为表示认同。

(三)具备对风险的认识或预知能力

参与者通常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在校学生,他们能够理解和预见活动的风险,在参加活动时,需要评估风险,做出理性选择和判断,做好防护措施。

(四)伤害非故意或重大过失

在体育活动中,自甘风险规则适用于其他参加者对伤害的发生不是故意,未出现重大过失,否则将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这需要对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和客观行为进行综合判断。

二、自甘风险规则在校园体育活动中的适用

(一)自甘风险规则适用基础

1、校园体育活动中的风险

校园体育活动基于多重因素可能存在诸多风险,主要涉及教师指导不当、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场地设施安全隐患、极端天气影响及学生特异体质等多方面,这些因素可能引发学生运动损伤、跌倒、碰撞,甚至死亡等意外事件,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2、安全风险告知

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存在风险,学校和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负有告知风险的义务,应将可能风险告知学生,建议学生或其监护人签署免责协议,以明确风险承担责任,建议学生购买意外伤害险等。

3、安全管理措施

为了有效实施自甘风险规则,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体育活动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范;加强体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检查,确保场地器材安全可靠;定期开展体育安全教育,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实施体育活动风险评估,针对高风险项目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加强体育课堂管理,要求教师严格履行职责,做好学生运动过程中的保护与帮助;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理。

(二)自甘风险规则适用的难点

1、风险认知差异

学生对于体育活动中潜在风险的认知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学生由于缺乏充分的判断能力和经验,无法全面理解自己所面临的风险。认知差异使得他们在自愿参与时,并不具备完全的信息,从而导致对风险的低估。

2、信息不对称

学校和体育教师对活动中潜在风险的了解比学生更为全面。学生在参与之前没有获得充分的信息,或未能充分理解这些信息,就可能影响自甘风险的适用性。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学校在免责时面临更多挑战。

3、责任界定与免责协议

活动组织者责任程度的认定有一定难度,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对活动组织者的责任认定存在争议。由于不同地区、社区、学校之间存在差异,需要充分考虑并合理限定不同管理主体的安全保障注意义务,并合理分配与之匹配的体育设施标准建设责任。免责协议是自甘风险的重要工具,免责协议在法律上又面临不同的解读和限制,这进一步增加了适用难度,协议内容不清晰、未经过合理解释或签署过程不当,会被法律认定为无效。

三、校园体育活动中的侵权现象

(一)侵权现象的类型

校园体育活动中的侵权现象的类型主要分为学生之间、学校对学生、第三方对学生的侵权等3种类型。

学生自由组织或参加的体育活动中,如篮球赛、足球赛等,由于运动本身具有一定的对抗性和风险性,参与者之间可能会因身体接触而导致伤害。这种伤害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意外事件,参与者违反了运动规则或存在故意伤害或重大过失等不当行为,造成他人受伤,可能造成学生之间的侵权。

学校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如果未能提供安全的设施、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或未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导致学生受伤,就可能构成学校对学生的侵权。

在校园内,如果校外第三方(如观众、非学生人员等)造成学生人身伤害,且学校未尽到防止陌生人进入校园等管理职责,第三方和学校都可能需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二)侵权现象的应对策略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中风险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完善体育设施,定期检查和维护体育设施,确保其安全性和完好性。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参与者的行为。加强对体育活动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活动的有序进行和参与者的安全。建立健全保险制度,为学生购买体育运动伤害相关的保险,以弥合体育运动伤害补偿的缺陷,并满足体育运动发展的需要。

四、完善校园体育活动自甘风险规则的建议

1、 加强教育,强化风险评估与识别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风险教育,提高他们对参与体育活动潜在风险的认知,帮助学生在参与活动时做出明智的判断。学校定期组织开展体育活动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影响学生安全的因素。通过对这些风险的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2、加强培训,提升风险防范技能

加强对体育教师及参与组织体育活动教师的急救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学生安全的重视程度,以便在活动中更好地指导学生和及时处理突发情况,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加强对参加体育活动学生的风险防范技能培训和指导,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减少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伤害。

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预案与演练

学校应建立健全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场地和器材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落实活动前的安全检查、活动中的监督及事后评估。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方责任,确保安全。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学校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让参与者熟悉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反应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4、强化风险告知,合理使用免责协议

学生在参与活动以前,学校可以通过班会、说明会、书面通知等形式向所有体育活动的参与者清晰地告知活动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在涉及高风险项目,应该让学生及家长充分理解活动中的可能风险。必要时,学校应与学生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详细列出活动性质、可能的风险以及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学校对学生安全的重视,学校可以使用免责协议。

总之,自甘风险规则为校园体育活动中的侵权责任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视角。通过对自甘风险的分析,不断完善自甘风险规则,界定校园体育活动中的责任边界,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推动体育活动的安全和发展。

北方国际大学联盟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210604001